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很精彩,甚至堪称经典的对话。话从嘴边溜走,如生命在时间的河流里跳跃,我们能够把握的,仅仅是脚尖落下的那一点方寸。 很多年后,当我们开始回忆,我们也许不能确切的记起曾经说过哪些话,发生过哪些事,但曾经与我们对话的那个人,那个场景,却会在记忆中定格,所欠缺的,只是用笔,将它描摹。
2006年业已过半,在这半年来,有多少美好的文字被笔尖刻记,成为胡杨林一帧帧动人的风景? 大家不妨随我看看:
环佩叮当:《等等,我去杀个人就来》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7072
此篇将世事人情写到位了,特别是爱情错失后的感伤与无奈,静默和惆怅。而现实的人生,往往就有这么多的遗憾。但阳光在最后还是会照耀我们的。这样的文字,能够让人看进来,融进去。
落花风:《请把耳朵叫醒》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6698
“不要忘记你曾经有过的岁月,也许它是生命中最美的花开。不要刻意忽略任何的声音,不论嘈杂,皆是世上最动听的音符。睁开眼的一刹那,请让第一缕阳光把耳朵叫醒。”对于声音的体悟、对于生命的体悟是如此精致细微,轻易便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温柔的角落,那样的情怀让人感动。而有谁知道,当时落花正经受耳痛的困扰,面临着失聪的可能。但在她的笔下,没有忧伤苦恼,没有怨愤责艾,文字依然是那样洁净、透明,充盈着对生活的爱与向往。
她说:
一切的声音都是那么美好,如蚂蚁相互致意时头须轻触的清脆,菊花绽开时,蜂儿用尽全身力气嗡嗡地飞过花丛,月光下的脚步声,蝉儿在夏夜最后的鸣唱声,陌生人之间的一声“你好”,失意时,同事之间关切的询问。亲人的呼喊,朋友的倾诉。一旦这所有的所有在耳朵里都消失了痕迹,只能留在记忆里时,虽生命犹在,可世界的气息却是再也闻不到了。
一切事物而今在我眼里皆变成有声的了。春秋代序,季节更替,叶黄叶落,轻轻的,似无声无息,但却动人心魄。渚清沙白,候鸟飞回,一路欢歌,但又衬得山水静若处子。一次凝眸,一次回视,一次微笑,一次记忆,无言但都在有声地诉说着什么。虽无声,但却有声。还好,这些我们可以不用耳朵,我们可以用心去倾听。
所幸我还有一只耳朵,我可以用它听松风林涛,听寒山古钟,听花开花落,听雨打萍,听月色,听池水,听爱人离去的叹息,听大雁归来的哨声。听虫鸣,听蛙声,听夏夜的宁静,也听秋日的私语。
读着这些文字,我们也在读着她的心呵。洁白、干净、轻盈、透明。
书剑双绝:《旧日事》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7159
清朗明秀,情味深永。虽隔山海之远,不忘故人深情。
何处问余情?斯人已远行。
夜长红烛短,愁沉绿樽轻。
白塔岩渺渺,黄河水泠泠。
虬松尝自在,飞鸟相送迎。
夜来华灯在,环山依旧明。
昔日共一觞,今朝去二径。
抚琴弄弦断,邀谁倾耳听!
镜中的安娜:《那些安静的时光》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7389
安娜的文字简而丰腴,淡而有味。洋溢着阳光的温暖,读过,便会被感染。
生命中值得收藏的时刻很多。那些在同一时刻,同一个路口,常常会遇上的某个人,其实是跟生命无关的,陌生的人,可是擦肩而过的那一刻,对方深深的凝望就落进了自己的眼里,关注,欣赏,肯定,我从中读出了这些信息。一个陌生人,在这一刻用一道眼神给了我最大的鼓励和肯定。我因此深深感激。
经过广场,偶尔抬头,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说不上纯净透明,倒也映衬得干净。天空下三两只风筝静静浮着,寂静而悠闲。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清晨,忍不住停下来看一看,能在清晨这般悠闲自得的,恐怕只有老人了,在我们匆匆把一个个日子关进一只只或狭或宽的笼子里,老人们把它们悠悠的放飞空中。就象水里有了鱼,水才是活的。城市的天空因了这些风筝,变得生动变得有活力了。
静静品味这些安静的时光,心慢慢剔除浮躁,沉浸在一片宁静祥和之中。有人说,女人的心像装在玻璃瓶子里的水,是很容易被摇晃的。喜欢这句美丽而感人的话,我想,它其实是说女人的心总是易感的,为什么不呢?生活中能让自己感动的东西真的很多。自然,人情,艺术,甚至是平常的一日三餐,只要你用了心,只要你在某一时刻把脚步放得慢些,细细品味,一切都会变得意味深长。日子是平淡的,但如果你真诚的生活着,用心地感受着,它将不再平淡。
落花风雨:《(拟乐府诗一首)别离歌》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7392
“双亲凋零骨肉散,孑然只影涉洮河。南天遥望长安月,北地悲闻敕勒歌。碧草凄凄乡关远,云天渺渺雪风多。”“魏王麾指中原定,犹念文章思贤才。诏返汉家归故地,生离更比死别哀。征车未动泪沾衣,天地为之久低徊。”句逐意近,往复回环,起、落、翕、张之间,开、合、承、转之际,其声喈,其情哀,其心切,一曲《别离》方罢,子母眼泪双落。复见尘*儿古风,得此双璧,于心大快。
尘*儿:《古风·新春寄远人》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7407
一曲氤氲,觉无限古意,尽来眉前。
清角承明近,胡天几处鸡。环堤深树影,曲陌落寒枝。
潭波传晓日,壁苔浮晨曦。秉烛吟书罢,惊霜染鬓丝。
已知结佩晚,犹叹暮携迟。欲寄千般绪,思拙笔下辞。
梅苑曾同此,栖息两自宜。凤台多逸态,朱阙少矜持。
三载徊云巷,一朝隔水疑。始欢重际遇,倾许百年期。
梦醒似无忆,文成尽所思。予非泉上月,吾解锦中词。
楚楚秋波敛,绵绵郎意痴。漏断忧裘暖,更阑嘱露滋。
醅茗惬北固,煮酒邀东篱。盈觞请余岁,含笑戏为师。
兴展闲来画,乐敲醉后棋。添香托玉腕,抱琴捻柔荑。
鸳帐沉香细,荆窗斜月垂。回眸掩羞色,噙梦入瑶池。
心中无限事,绻锩说相知。惟愿执子手,投阁终永栖。
待得春回日,并銮与君齐。人间尘梦在,书剑忘情驰。
月亮上的猫:《英雄始末》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7437
不足千字的一篇短文,却浓缩了世情百态。题材虽不新鲜,描摹颇见功力,删赘去冗,不枝不蔓,结尾深化了主题,是篇优秀的小小说。
顽也:《江湖百业·海棠糕》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7417
顽也附记:我个人很喜欢这个故事,以‘海棠糕’为题目行文,一是因为这是我本身很喜欢吃的一种江南小点,二因为吃的时候可以看到师傅做时的全部工艺,感觉很有意思,三因为这种糕点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每次吃到它都会想起儿时的许多画面,所以渐渐地就想写一篇文字来纪念这种味道,最后因为一些人和事的经历终于以现在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了。不过两年前和两年之后的心情已经完全不同了。文字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一种可以记录的过程!
两年磨一剑,锋芒自不同。
悠然心会:《生存与死亡》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7386
悠然此文充满了哲理与辨证。
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原动力。而无论欲望如何膨胀,我们都应该坚守住心灵深处那一份最柔最软也最坚最韧的真情与善良。虽以讽刺批判为题旨,却更给人勇于追求、积极向上的希望。
山谷青松:《山林趣事》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7547
生活气息浓郁质朴,妙趣横生。文字如流水一般, 字字句句溢出了对家乡的情与爱。
闻鹃:《九寨,九寨》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7781
闻鹃笔下的九寨,自有别一番韵味。山光水色之美,令人目眩,值得一品再品。
那是一幅何等清爽的画面:高山之间的沟谷中,丛生着大片青葱的芦苇,一条晶莹的清流蜿蜒其间,变幻着迷人的色彩,时而翠绿,时而浅蓝,时而嫩黄。芦苇上方的一层雾气,淡淡的,柔柔的,若飘若定,有的如丝缕缠绵,有的如素带伸展,有的如鹅毛悠悠。我们下车步入林间,享受起回归自然的惬意。头上是苍黑如盖、遮天蔽日的古木枝叶,脚下是深厚松软的苔藓或落叶,鼻中充盈着树脂或野花的芳香,耳边回响着松涛和鸟语,身体浸淫着清冽的野林山风,让人心中顿时生出超凡脱俗,羽化飞升之感。
九寨的海,以蓝为主调。淡蓝、湖蓝、湛蓝、墨蓝…每种蓝,都是那么透彻,那么荡气回肠。它们深深浅浅的变幻着,却又总那么相宜,游人无不惊叹。海子大多清澈见底:游鱼欢畅,水绵摇曳,岩面斑驳,我们甚至能看见十几米深处那些被钙化了的树枝的纹理。我们步行细品的第一个海子是天鹅海。它海拔2905米,其实是一个半沼泽湖泊。湖草密密茸茸,齐整如剪,宛如一张巨大的天鹅绒绿毯。一弯淡蓝色的水流从容穿行其中。蓝绿相间,好一幅清凉的夏日山水图。
五花海,被誉为“九寨精华”,真是名副其实。因沉积物和深浅度不一,同一水域却呈现出鹅黄、翠绿、深蓝、藏青等色,斑驳迷离。山风徐来,湖面微泛涟漪,各种色彩便相互渗透、镶嵌、错杂、浸染,五花海便充满了生命,活跃、跳动起来。湖中还有不少钙化了的枯树,仿佛一丛丛灿烂的珊瑚,向游客诉说着沧海桑田的故事。我默立湖边良久,直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一个远古的童话世界。据说如有阳光的照射,这里会更加的瑰丽。我简直要嫉妒那些生活其间的鱼儿了。
兰语凝嫣:《暗香》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8005
一场水仙花事,多少暗香盈袖。
有风 从宋词里吹来
水仙花的呼吸 让时光更加沉静
淡白的书页折进黄昏
红笺小字 早已写满了相思
我吐不出任何语言
青瓷的酒杯 藏进了谁的影子
此刻 在遥远的乡村
梅正在暗香中走失
我甚至 可以看到她们
在枝头奔跑的步子 一朵咬着一朵
我赶不上这最后的约会了
整个过程 我都找不到一句黄金的词
可以缝补冬天开出的伤口
可以将花朵们 向着春天摆渡
爱人 我唯有呼唤你
请给我 给我一种力量
让我幻想幸福 怀揣火焰
即便在陌生的人群里
也能从容地 将灯盏点燃
让我挺过最寒冷的一场雪事
在黑夜之颠 抵达一个很阳光的位置
爱人 我该怎样
采撷你眼神里水样的温柔
以岁月相煨 醅酿出生命的芬芳
一直封存到你我老去的时候
白发如霜 衣襟沾满陈酒
即使不取出那些直白的情话
只要想起这样的夜晚 仍有暗香盈袖
借借:《忘掉她,就象忘掉一朵花》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8058
让我的心灵久久为之低徊,好到让我无法直视。此等文章,如何能够不精。
yangyao:《小城古韵》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8038
短小精悍,张弛有度,回味悠长,可作为小品文写作的典范之作。
初到小城,闲来无事,沿着小城古街踩着脚下的碎石漫步向前,小城特有的韵味沁着人的心脾。脚下的碎石在千年不变的风吹雨打中,在人们年复一年的踩磨下变的圆润光滑,晴朗的阳光映照在碎石上显的温婉、明快;充满现代气息的皮鞋走在上面奏出清脆低浑的妙曼之曲,悄悄前行,向四周送出那甜美的韵律。石上的阳光也被这独特乐器击打成了五彩的金片,在生命的尘埃中尽情地跳跃。凝神街道两旁:低矮的屋檐,背后是青砖土墙,上面布满了紫色的蔷薇,微风过处,“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饱经沧桑岁月倾诉的耳朵,继续倾听着街头巷尾亘古不变的家常琐事,评判着人间是是非非。屋檐上生满铁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徐徐清风吹着飞檐上的风铃,和谐、幽雅而不失浪漫。几个孩子在不远处嬉戏,撒欢地蹦跳着,儿时的纯真似一缕缕清香袅袅升腾扩散将整个古街弥漫,古色古香。小城于是被点缀的更加风致了。
月亮上的猫:《成长之夜》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8073
雨季又来:经过这一夜,他性格中的坚毅和对女儿的柔情似乎也正像这砖墙,层层堆砌,层层加固。今后,似乎什么样的打击都击不垮自己了。在砌墙的同时,似乎也砌起了自己的对于未来的信心。我觉得这是文章的中心。这个成长之夜值得写也值得读,好文章!
宿雾:《纤手》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7892
一直觉得奇怪,宿雾的文章为什么读的人那么少。
他总在默默的写字,默默的锤打文字,对每一个字都倾注了感情。
每一篇都是。
兰语凝嫣:《深夜的马蹄》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8420
感情饱满,内涵深刻。马的奔跑遍布整个心灵。
是谁 在深夜
把月光踏得如此响亮
花朵迅速醒来 河流正穿过村庄
那些在心底沉睡的事物
被向内的火焰 一一照亮
我无法说出感动
路正从远方 走进我的身体
带着麦子的翠绿和油菜花的金黄
温泽之光 瞬间穿过钟表
炊烟升起的地方 就是故乡
我是多么后悔啊
那么多的春天 我都在马上
追寻所谓的成功与满足
身后落满 被马蹄踏碎的往事
我却 从未想过拣拾
今夜 我该怎样
捧起我的泪水 还给村庄
还有谁 可以跟我一起
把青草还给大地 把飞鸟还给天空
同时扳回 那些逝去的爱情和时光
我是多么希望 能彻底搬开
那些不会开花的石头
用目光 重新开辟一条含水的道路
通向故乡 通向温暖和幸福
让每一个打马归去的人
比风快捷 比阳光快捷
更早一步抵达 这个春天的心脏
xin_yue:《漫话红楼之探春》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8306
漫话红楼行文至此,越来越见其精彩。探春有凤姐一样的本能,更有凤姐不具备的学识。所以探春身上,发散出的英气,如刃新发于硎,灼灼逼人。此篇眼光独到、慧心别运,不由人不高声喝彩!
一笛《沉在岁月深处》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8519
镜中的安娜:成熟老道的文字,经岁月的沉淀,如老树,根多叶茂,且带着一圈又一圈年轮。土地般的质朴厚重,看得人深深叹息!
lz冷子《插上翅膀的四眼猪看世界之——新西兰南岛·皇后镇》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8568
此篇不仅让我领略了新西兰的异域风情,更让我领略到lz的文字之美, 澄澈晶莹, 舒缓宁静。
湖是清澈透蓝的湖,无波无澜,安静淡泊一如这小镇。即使是坐在百年历史的蒸汽船上,看见船过处泛起动的浪花,也很快消融在空阔的湖面里。 无论是快速穿梭的快艇还是轻盈掠过的飞鸟,所有动的光影,在这个群山环绕的湖里,都变成一种瞬间风景,那独自巍然不动的,仍是那种沉着博大的静泊。而这种静泊,就来自它自身那种足以荡涤万般尘嚣的澄澈清蓝。 在这样的城里徜徉,如滑过浪潮,却从不会耽虑惊涛。
浅浅:《远眺》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8711
“风惊万壑云犹渺,色碧千峰雨尽濡。孤雁一声悲晚照,野鸭数点落平湖。凭阑把盏黄昏后,不尽相思入画图!”何其连贯而佳妙!
寒鸦:《清明踏春》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8865
有古诗十九之意,读来清浅,回味醇深。
此首不可分拆,妙在通篇,而不在字句。
桃点西坡红,儿戏南山墓。
杨柳何依依,黄花阡陌路。
燕去山还幽,光黯杳如暮。
俯祭黄泉人,一去永不寤。
青青草枯荣,年华如晨露。
人生似浮云,难比磐石固。
今朝酌清酒,他日谁共度。
世人羡神仙,多为贪所误。
高歌谁和我,云笺寄尺素。
黑雪公主::《红粉知己》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8578
一笛:豆蔻年华的点点滴滴,那些纯真的岁月,那些毫不矫饰的友情,读来是那么的亲切、温暖。宛如就在眼前,曾经的梅,曾经的柳,曾经的小河边、青草地、紫云英,曾经的欢笑和眼泪,而今都收藏在了记忆的箱奁里。偶尔打开,温馨如故,淡香盈怀。
摩羯座闹钟:《末世里的孤寂和牵挂》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8148
读完此篇,张爱玲在摩羯的笔下生动起来,在我们的眼里鲜活起来。能够展露她真性情的,不是《金锁记》、《倾城之恋》这样的名篇,而是像《流言》这样直面心灵的写作吧。安妮宝贝的文字,我们还可以亲近,而像张爱玲这样的女子,像张爱玲这样的文字,该是比烟花更寂寞的吧。
流风回雪:《[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9050
文之精奥,乃在顺自然,纵天性,发真情,养正心。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一尘一土,无不为上佳文字。子瞻得之、悟之、解之、会之,故诗、词、书、画,无一不佳,高迥百代,熠熠生华。回雪此篇,亦得子瞻神髓,可谓豆花四月擂台压轴美文。
流风回雪:《[艳遇丽江]-小三和弦》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9252
天地入眼,风物养心。文字比图片更美好。
譬如此段文字:
里格的早晨,美到了极至。阳光清洗掉夜晚所有的暧昧,以他重生的姿态铺洒在整个村落里。推开窗,清凉的空气和湖面上氤氲的雾水一同袭击并且包裹着你整个身躯、思想以及眼眸。这个时候,需要调动眼睛和心灵共同感受这个与众不同的早晨。无论在人生的任何时段,回忆起这个早晨,那些恍恍然,宛若跌入仙境的纯美景致会一桢桢回放,清晰无比。沿着湖泊来来回回的走上几趟,脚步都不敢迈得太重,生怕踩疼了这个纯净的村落。阳光洒在湖面上,氤氲的水雾在湛蓝的湖水上缓缓升腾游走,向着远山的方向沿水流的波纹蔓延开去。太阳以尊贵王者的姿态坐落在山头,他俯视着你,你却不敢仰视他那双霸气的眼睛。走近湖面,你可以清晰的看见自己的倒影和湖底青绿的水草纠缠着。这会让人联想起那个古老的水仙花的传说。
那是一种以目观物、以心取景的淬炼。
冥界舞姬:《日光之死》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9251
一个在安静中沉思心灵的女子,叙述中带着无奈与悲伤的情绪,却倔强的活着。 这种自我不是来自书面,而是来自灵魂。
寒水月沙:《大山里的目光》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9257
榆树二月鸟:很久以来,我们的诗歌里,充斥着太多自我的主观感受.我们的语言应如此把握,我们的视角应该落在一个更大的生活层面上.诗的宽广,如此!
胡杨乡人:《穿越》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9362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穿越的过程,我们的脚步,永远在时光的河流中跋涉。
雁字云笺:《一个职业女性的真情道白》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9377
有些美丽,是不会被时间磨损的,比如内心。林中有许多美丽的女子,我认识她们,首先是从心灵开始。
情无悔:《沉醉“梦之湖”--记青海湖之行》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9495
好的贴图与好的文字一样,能够震撼人的心灵。翻开每一张,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美丽。
镜中的安娜:《人与书》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9529
我一直认为,书在手中,才是读书的正道,网上、报上、杂志上的阅读,始终是肤浅的。大学期间,听过余华的一次讲座,他说,宁读拜伦的一行诗,也不要读一千本文学杂志。虽是引用,却说出了读书的真谛。那就是,读书一定要读经典。余秋雨的读书态度是尽量读第一流的好书,因为当你在读一本坏书时,你已经错过了一本好书。而我认为,错过的不仅是一本,更可能是十本、一百本甚至更多。如果你读一本无意义的书,空耗了时间却无所得,并有可能对这样的书产生兴趣,你就会去读更多的此类书籍,而失去了亲近经典的机会。
在读书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一点,那就是书都是别人的,而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们才能拿起一本书从容不迫地翻阅、咀嚼、消化、吸收,让我们的学问由无到有,由薄到厚,化浮泛为精深,化古文为今文。 安娜读书,首在用心。这些清淡的文字,却能让人读到心里去。什么是精华,我以为这便是。
以上篇目是经由我手发在精华的文字,限于篇幅,未能一一列举,深以为憾。在写下自己阅读感悟的时候,也尽量附上作者的精彩文字,或句、或段、或篇,每读一次,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感谢他们为林中带来的锦绣文字,也希望能够读到更多作者的美妙佳篇。
------------------------ 望能看到更多编辑的文坛小评或札记,共同学习和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