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趋向-个人文章

粮的忆     

趋向
2005-05-23 10:58   收藏:0 回复:1 点击:4711

    傍晚,出去遛狗,那狗两次去嗅一个塑料袋。上前一看,袋内有两个馒头,一半烤地瓜、烧鸡的半个脯。
   这是学校后墙,一定是学生扔过来的。这使我想起早年的往事。
  
   那日,去饭店联系换房业务,在门头上等经理。约四点余,走进一老一幼。老者六十左右,把幼女领到冲门的桌前,转身去了柜台。看那份亲情,定是老人的孙女了。
   服务员喊了声“三毛的杂烩、一碗汤。”转身称了油条说:“半票油条,老爷子,一两粮票!”
    老人解下布扎腰带,在加缝里拿出自己缝的小钱袋,换了笑脸,凑上前对服务员说:“还要粮票啊?”
   “那是啊!少了,我就成了贪污犯了!”
   老人踌躇了一阵,又陪笑脸说:“没粮票咋弄?”
   “您老,找赶集的借一下!”说着,端过杂烩和汤,并给了油条。
   老人将其端到正张着闪亮大眼望着两人对话的孙女面前,“妞妞!·吃吧!”
   孙女放松了,爬上凳子,跪起来,在筷盒先拿出一双筷子,递给爷爷,又给自己拿了一双,放在桌上,慢慢爬下来,又爬上去,坐在凳子上。
   过午的日头从开着的大门投过最后强烈的阳光,金色的光辉照在稚嫩的妞妞油黑的头上、柔嫩的脸上,更显出那旺盛的生命力。
   饭堂里人很少,显的空荡荡的,也许到饭时人才会多起来。
    “爷爷!您吃呀!”“吃!吃!”爷爷在杂烩里挑了个菜叶,慢慢又放了回去,放下筷子,拿出烟袋,在烟袋荷包里慢慢剜拧起来。
    “老爷子!没有粮票,再给我一毛钱也行!”
   老爷子听着,停下剜拧,思量了一会,自言自语唠叨了一句:“回去路上咱还得取回咱的“调子”,焊个“嘴”不知三毛钱够了吧!”想必怀里还有四毛钱,拿出一毛,还有三毛了。
   过了一会。
    “老爷字!不用了,不知谁掉在这里一两!(粮票)”服务员说。
   “好!好!”这支应分明是感激和谢谢。
   他如释重负,又安心的剜拧起烟袋荷包来。
   看着妞妞有条不紊吃的极香,那内心的喜悦反映在脸上,又象一股透心的爽气回到了心里,眼里不觉流出泪来。
    “爷爷!您流泪了!”妞妞赶忙又跪上凳子,用那稚嫩的小手背给爷爷擦掉泪珠。
   爷爷脸上的皱纹都展开了,那是因为它们都在笑而展开的。
   一会儿,爷爷要了两张纸回来,想必要把妞妞吃剩下的油条包回去。此时,妞妞已不在吃饭,将新买的加花边的布书包打开,将心爱的文具摆在桌上,一支铅笔、一个小刀、一个本子。
   服务员走过来:“孙女这是要上学吗?”“是!是!”爷爷答话。
    “妞妞!你上学,会写字吗?”
    “会!”
    “会写什么字?”
    “队里黑板上的字都会写。”想必天天在队部外面玩学会的。
    “来!写一个!”服务员拿了纸和笔过来。
   妞妞写了一个“米两”字(粮),米字还少了一点。
    “还有呢?”
    “黑板上就这些字。”
   服务员摸了摸妞妞的头说:“来!”走进柜台里,找出一个长条的纸盒:“给!做铅笔盒!”
   妞妞喜出望外并不知说声谢谢,跑到爷爷跟前去了。
  
   西晒日影更长了。但不减辉煌,迎着光辉,他们走了出去,消失了。
   大堂里静了下来,静的燥人,想必憋了一股劲,将拥入潮水般的人流,真有些压抑感。
   ……
  
   记得,新中国诞生之际,有人在离开中国时断言:中国那么多人连吃饭也解决不了!然而,中华民族向贫穷开战,向落后开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真正把贫穷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了。然而,不应忘记我们祖辈走过的艰辛岁月,在一定历史背景下,他们那种挚朴的品德加上那钢毅的奋斗精神,才过度到了今天。打开那久远的尘封记意:可以看到那诚信、善良、又俭朴、忘我而行成社会基础,也是古老文化传承的基础;这种基础又是一种精神,一种闪现着光芒的精神;靠了这种精神古老的文化才传承了几千年。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翻了几翻,好上加好,妞妞怎样了呢?粮字的米还缺点吗?
  
   一定会好的!一定是丰衣足食了。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