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棉花糖TWO-个人文章】
永远有多远?[转载]
□ 棉花糖TWO
2010-11-27 18:07
收藏:0
回复:1
点击:4237
永远有多远?
前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们家。在七夕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天下所有有情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男主角是我的小叔。那时的小叔二十多岁吧,是个很前卫的人,他有全套很时尚的装备:发油,面膏,白衬衫,带斜条纹的领带,还有一顶宽边的帆布帽子。最最令我着迷的不是这些,而是他挂在床头的那把会发出悦耳的声响的吉他,每每空闲的时候,小叔就会抱着他的吉他弹一些其实并不成调子的曲子。
邻村的一位姑娘,名叫秋菊吧,大概,因为确实记得不太清楚了(我那时还太小,大概六七岁的样子),初中毕业,长得挺秀气的,可能因为是家中独女的缘故,很少干农活,所有看起来很瘦弱的样子。她的姑姑就在我们大院里住着,所以老过来串门,许是老听到我小叔弹吉他,渐渐的跟小叔熟了起来,再以后,她来的时间更多了,不过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我们家,每次她来的时候,我总能听到小叔的吉他声,似乎比以往更悠扬动听了。
没过多久,秋菊与我小叔好上了的传言便传的沸沸扬扬,秋菊的姑姑在村里是出了名的长舌妇,这事经她添油加醋的在秋菊父母面前一渲染,秋菊父母顿感无地自容,把秋菊狠狠的揍了一顿,明令不许再跟我小叔来往。秋菊的家族当然也是很支持秋菊父母的做法,因为在他们眼里,小叔就是一个异类,他跟村里所有的小伙子都不一样。村里没有一个小伙子敢用发油面膏,没有一个能穿衬衫打领带,更没有小伙子会在出门的时候带一顶宽边的帆布帽子,当然,更没有人会弹吉他。这些只有城里人才有的装扮却在小叔身上搭配的很完美,这些在那个宁静美丽却封闭落后的山村是不被允许的。他们说小叔那是资本主义残余,是崇洋媚外,是流氓!
小叔依然故我,有空的时候就在跑到屋后的山坡顶上抱着吉他弹一些现在听来也许不成调的曲子。秋菊也许是太想听小叔弹得吉他声了,终于趁她父母不在家的时候,跑到了我们家。整个下午,我们家都飘荡着小叔的吉他声。
这件事很快就被秋菊的姑姑知道了,她马上将此事报告了秋菊的父亲,秋菊的父亲带着他们家族的人气势汹汹的赶到我们家,带走了秋菊。秋菊遭到家族人的口诛杖罚,他们轮番的“劝说”她,整整一晚,天亮的时候,秋菊终于同意不再跟小叔交往,不再来我们家。
此后,秋菊病了,整日躺在床上,很少吃东西,很少说话。一周后的傍晚,她的家人从外面回来,发觉秋菊又不见了,他们满村的寻找,终于在后半夜的时候在秋菊奶奶的坟头上找到她,旁边有一个空的农药瓶,秋菊早已断气,满身刺鼻的农药味。
小叔闻听此事,不吃不喝的在床上躺了十天。半月后,小叔偷偷去秋菊坟上弹了最后一首曲子,回来后,扔了发油面膏,收起了衬衫领带,那把吉他也再没有发出过任何声响,他变的跟村里的任何一个小伙子没有两样。半年后,爷爷托人替小叔带了一位云南姑娘回来,我以为小叔会反对,没想到他沉默了有半个小时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婚后,小叔更不可思议的随云南姑娘去了云南,临走前一天傍晚,我下学回来,看到小叔蹲在秋菊的坟前说着什么。三年后,我考上区里的重点中学,爷爷也病逝了,小叔回来,口音里已带上浓浓的云南味。临走前,他还会去看秋菊吗?我这样想着,但结果不得而知,因为小叔临走时,我已去区里念书了。
小叔再回来时,已是我去区里念书的七年后了,其时我已工作,去车站接他,他抗着大包的行李,身后跟着他的妻子,还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眉目酷似小叔,我的堂弟堂妹们。小叔说想家了,要回到老家去,在老家修一栋房子安定下来。我再跟爸爸去车站送他,上车的时候,他走在后面,护着孩子们先上去,后面紧跟着他妻子,牢牢地牵着他的手。
望着他们一家人相互扶持的背影,我不知道什么滋味,高兴还是感伤,不得而知,我想,小叔现在不会再到秋菊的坟前陪她说话了吧?
你会永远爱我吗?会永远想我吗?
只要生命没有停止,生活就会推着我们不断向前,向前,这才是永远不变的······
作者签名: 无论未来的路平坦抑或坎坷,无论未来的生活是甜蜜抑或苦涩,我都会追随在你的身边,海角天涯,如影相随。在每个风起的日子,我会弹着我的哀伤,等`你在风里;在每个雨落的季节,我会唱响心痛的旋律,等你在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