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山夫-个人文章

大茶杯与小茶杯《法律文学》征文

山夫
2010-01-15 10:53   收藏:0 回复:3 点击:5429

    自古就有“文如其人”的说法。意思是文章的风格与作者的性格很相似。于是,善于归纳、推理的国人又创造了“物如其人”的论断。譬如:通过一个人的服饰看其性格,或是通过他们的棋风,或是通过他们的字迹,等等。诸如此类,人类的智慧也就逐渐得到了发展。
  冬日来临,办公室內又生起了火炉,同事们的茶杯也都摆在了案头。规格、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有玻璃杯、塑料杯、钢杯、还有磁化杯;有大茶杯近似于可装二斤水的“暖壶”,有小茶杯甚至于只装二两酒的“口杯”。
  忽一日,不知谁首先发现了这一强烈的对比。将两只杯强行放在一处,且惊呼:“这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同事们迅速看着这两只杯:一个体壮如象,一个瘦小如鼠。再看看他们的主人:一个身宽体胖,一个细小孤单。大茶杯的主人开怀大笑;一仰脖,二斤水几乎下了一半儿。小茶杯的主人笑得很腼腆;咂一口,不过一钱。这个发现不逊于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真是太精妙了!这简直就是一个极富夸张而又极富刺激的比例。一时间,笑声顿起而又经久不息。惊叹:物如其主啊!
  此后,人们一谈起性格或行事之事,便很自然联想到“大茶杯”与“小茶杯”。有时亦免不了被强行进行一次这极富夸张而又极富刺激的比较,再加上一句戏剧性的解说词:“这就是性格的差异!”于是,笑声仍顿起,仍经久不息。
  于是,伴随的仍是开怀的笑与腼腆的笑;仍是一斤水与一钱水。
  省里来检查的消息经过一阵紧张而被炒热之后,很“幸运”地来到了我们单位。其实这次来检查除了其他事件之外,主要是检查教师工资的发放情况。偏又很“幸运”的是,检查团竟来到了我们教研组。
  “你们的工资都发齐了吗?”检查团成员问。
  这可如何回答?真是既希望你们问又不希望你们问。不真实回答谁也受不了生活的窘迫;真实回答吧,又怕迎检前“紧急会议”中抛出的那句:“出了事——责任自负!”的话。
  众人的思想在急速的争斗:最好一定要说,但绝不是自己说出去。目光巡回搜索……摇头……终于落在了大茶杯上:那体魄、那开怀的笑、那一斤水——宰相肚里能撑船啊!期待的结果是低头咂一口大茶杯里的水,一钱。
  同事们的额头都开始冒汗了……哎,工资——养家糊口;可工作……
  “没开齐,我们已经有四个月没开工资了!”声音虽小,却似一声雷,炸开了沉闷而紧张的办公室。寻声望去:啊,——小茶杯!……
  不多日,开始逐渐补发工资了。
  唯一的是,我们失去了茶杯的故事。但时常还会看见:那小茶杯被咂一下,仍一钱水。
  (补记:这是发生在十年前的事了;特为此处征文而修作的一篇小小说。)
  
原创[文.浮 世]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