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寒鸦 收藏:2 回复:5 点击:7165 发表时间: 2005.09.12 20:54:16

杂谈读《红楼梦》一书


  近期于林子里有幸观看陈嘉珉先生所写的《《红楼梦》最伟大的两个地方 》一文,很是敬佩先生独到的观点和看法。《红楼梦》一书于我一生也看过好多次,为之陶醉过,为之流泪过,为之感悟地方也颇多。
  现代国际上有两大显学,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莎学”和“红学”,东西相映,研讨热潮日高一日。《红楼梦》一书包罗万象,涉及面广,研究此书的硕者鸿儒古今皆有,涉及的点面不同,观点各异远非一两篇文章可以概括总结。就我个人而言,仅就研读《红楼梦》一书而说,应持两种态度来读此书。
  一,以虔诚的态度来了解曹雪芹此人。
  曹雪芹是中国200多年前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首先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然后才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
  曹雪芹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而中国正处于强大的清朝奴隶主贵族建立一个强大的奴隶主阶级专政时期。他出生在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受到良好教育;经历了抄家、夺爱、失子、落魄的大喜大悲大爱大恨的人生坎坷;参与了皇权的争夺,经受了失败的痛苦折磨;落魄中激扬文字、含泪著书,将一段“清宫秘史”隐记下来,传给后世,以填补历史空白。
  曹雪芹自号“梦阮”,引阮籍为同调,恨不生于同时,只好在梦中求之。可见他也是一个愤世疾俗,不被世人所容的人,不仅从字面上,而且从内容上都可见证。
  阮籍何许人也?阮籍是个愤世疾俗的人。他曾在日暮时,驱车到路的尽头,痛哭而返,他经常在邻居酒家喝酒,醉后便宿在那里,酒家妇生得很美,人们以为这就是阮籍宿在酒家的原因,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当富贵人家晒书时,他把自己的内裤也拿出来晒,人们笑问他,他答曰:“未能免俗耳!”……诸如此类的事,不一而足。这样的人,自然不能见容于世。
  曹雪芹文学造诣新奇。他精通博大精深、奇妙无比的汉语言文字,并巧妙地使用这神奇文字,建造了一座“一喉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的神秘的艺术殿堂。思想上他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站在女奴立场上,为奴隶们唱赞歌,《红楼梦》是他为奴隶们写出的赞美诗和辩护词。
   个人认为在曹雪芹面前,我们都没有任何骄傲自满的理由,只能是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红学研究者更要注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不是互相攻击,互相贬低。我们都应该虚心地向曹雪芹大师好好学习。
  二,以正确的态度来读《红楼梦》一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最高峰,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块绚丽多彩的瑰宝。与世界古典名著相比,不仅毫不逊色,而且更胜一筹。《红楼梦》有五奇:一是书名奇,有五个书名;二是作者奇,有五个作者,且都写进书中,书名却标“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三是结构奇,是“八十回正文+‘误谬’+脂批“的奇妙结构;四是内容奇,如“风月宝鉴”,似“一喉二歌”,正面是小说,反面为历史;五是写法奇,用了40多种奇法秘法写成。这样一部特殊的作品,必须用特殊的心态和特殊的方法去研究。有人说最少要看五遍才能入门,脂批曰要用“龙象之力”、“研究再三再四”。《红楼梦》是一部在类似小说的“满纸荒唐言”的掩护下隐写的一部真实的历史,是曹大师为我们留下的千古之谜。要揭开这个“迷”,必须同时具备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基本素质,又必须同时克服文学家和史学家的专业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在文学和历史的结合中去探求其深刻内涵。所以,任何先入为主、带着条条框框去研究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中国古典文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重视“史”的国家。在中国,是先有的“史”,而后才有的“文”。中国古典文学具有“文史不分”或“文史合一”的特征,“一声二歌”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它把“艺术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高度发展的结晶,是由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粹孕育而成的奇书。它的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顶峰。它既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文”和“史”彻底分流的反映,又是“文”和“史”奇妙的合而为一的体现。了解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这种特殊性,以及《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就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红楼梦》的“一喉二歌”的奇特艺术结构和“风月宝鉴”式的双重内容。
  偶有所感,纯粹是想表明个人所赞同读《红楼梦》一书的观点看法。而且部分内容文字来自前辈学者之言。本人非中文系本科生,也才疏学浅,朋友看了一笑而过,当是寒鸦来凑凑热闹吧。呵呵。
  
  
  附记:部分内容和文字来自《红楼艺苑》。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时事关注]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一池秋梦 Re:杂谈读《红楼梦》一书 回复时间: 2005.09.12 22:43

    “一喉二歌”的奇特艺术结构和“风月宝鉴”式的双重内容,
  我也喜欢着呢.

回    复    

回复人: 人生何处相逢 Re:杂谈读《红楼梦》一书 回复时间: 2005.09.13 09:46

    《红楼梦》我也看过多次了!
  
  
  有一本书上说---
  
  作为一个中国女人.
  
  一个期待精彩且美好人生的中国女人
  
  有4本书你一定要看.而且要仔细的看.
  
  因为它们会教你如何看一个男人.
  
  如何做一个女人.....
  
  它们是:
  
  《红楼梦》《围城》《飘》《神雕侠侣》
  
  
  :)

3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悠然心会 Re:杂谈读《红楼梦》一书 回复时间: 2005.09.14 19:06

    红楼梦一书看过多遍,每次看每次的感觉都不一样.中学时代看,是图个新奇当然也有包括对性色内容描写的嗜好,青年时代看,看的是儿女情长.把书中人物和自己做比较.现在看,就带着思索的眼光去看.看人物描写,看个中关系,看人间冷暖.看写作笔法,看历史发展.看...哦,多了.书中的故事和现代某些故事异曲同工.很是一种享受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美灵 Re:杂谈读《红楼梦》一书 回复时间: 2005.09.15 10:25

    陈嘉珉先生那篇文章有拜读过,自己的感觉就是先生所讲之观点不无道理,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生活就是曲曲折折,人生就是跌跌宕宕,其中剪不清理还乱纠缠着的丝丝情感,才会有了爱恨情仇的爱情故事一直在延续着这个世界“折腾”的缤纷色彩,而作者曹雪芹正是用一位文学巨匠的才能饱蘸自己经历的人生坎坷和磨难,书就出一曲那个时代那段历史的“折腾”的精彩和悲哀。有其能才有此精彩,自认为如此。寒鸦的这篇文章所言观点美灵比较赞同,应情怀崇敬之情之心却拜读并感受深思“红楼”及作者之“梦”,是为佳。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凌晨三点 Re:杂谈读《红楼梦》一书 回复时间: 2005.09.18 09:15

    对于此类文章,应把相应的文章链接过来,这样便于大家阅读。
  
  相关链接:
  
  《红楼梦》最伟大的两个地方  文 / 陈嘉珉 发表时间:2005.09.05 01:25:27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5752&userid=0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