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徐博达 收藏:1 回复:29 点击:9689 发表时间: 2006.06.15 23:30:00

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月亮上的猫,这个名字是林中大多数朋友熟悉并关注的。如胡杨乡人所言:月亮上的猫使我熟悉了真正的胡杨林和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们,她是个能把生活里人和事快速而又生动地表述出来的“故事大王”。
  
   胡杨乡人对猫的看法与我不谋而合。她的创作源于现实,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和总结,并能够生动、细致、准确的表达。这对于其他林友的写作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那些原生态的东西一旦成文,顿然有了神气和光彩,而每一篇,都源于猫的切身体会,这比一切书本上的知识都更有用。 以猫的创作为参照,相信会让更多人受益。 经我再三相邀,猫终于同意和林友们进行一次创作对话。
  
   胡杨乡人: 请猫谈谈现实生活原形到小说艺术角色的升华方法。
  
   容冰季节: 想问问猫怎样走入角色中那些人物的内心?是交谈?还是猜想?或者,就是猫自己的切身体会?如果是猫的生活体验,那猫的生活经历是否很多彩?谢谢!
  
   镜中的安娜: 记得池莉曾说:对于一位作家,生活无处不在。如今借这句话一用,在我眼里,生活对于猫,真的是无处不在,一个简单的场景,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细节,进入猫的眼里皆是文字皆是有灵有肉有骨骼的文字,我想这不仅与猫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注重阅读有关,这里还有着诸多的天赋,猫同意否?
  
   江南鬼火: 猫,你觉得自己擅长小说还是擅长散文?你认为两者在创作上有什么区别?还有,你喜欢自己作品中的哪个人物?是现实中什么样的发现让你有写这个人物的冲动?
  
   乡间小路: 创作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个高深的话题.一个好的文学创作者,必定具备好的综合素养,再问猫:你都进行了哪些修炼?在你动笔前你是怎样把握和调控素材的?或者说什么能力对你写好文章起的作用更大?
  
   月亮上的猫:其实我绝对不是个聪明的人或者有天赋的人,对外来事物的接受也比较迟钝。就像书中写的那种叫雷龙的恐龙,行动迟缓,比较愚笨,被踩了尾巴,三天后才回头说 “好痛啊。”
  
   初进胡杨林,不辨路径,文字都不知道怎么贴。有的贴出去了别人却看不见。半路一把刀古道热肠,帮我设置了文集,只是由于自己糊涂,现在文集又被弄得一塌糊涂,也懒得重新设置了。他对文章的评价总是一针见血。那次聊我的某一篇文字时,给予了建议和肯定,然后说置顶了。我心里纳闷,置顶何意,是不是和没有价值的物件一样搁高处闲置了。问他,他不理我,大概是以为我装纯真吧。知道真意后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傻”字概括了。后来带学生拾花,拍了几组真实的照片,配了简单的文字,他回复说“很草根的东西应该加精”。 我想,草根就是太差吧,应该加精是叫我做得精致一点吧。这样的意见当然接受。结果,唉! 看来我的朋友都说我不像地球人真是没有错。说我好话不明白,对我有意见不直说也不明白。
  
   写文字也属于歪打误撞,每一篇都是突发奇想。上班时想的是学生以及教材,回家想的是家事,更多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属于白痴状态。偶然灵光一闪,出现一个什么念头,想到某个问题,思索一番,许多有关的场景就会像放电影一样从脑海里迸出来,就像一颗颗珠子,穿起来就不会再散落了。我写字的过程就是穿珠子的过程,找一条合适的线绳子,把珠子一颗颗缀在一起,就是一篇文章。当然穿得漂亮可以当装饰示人,手工拙劣的也就劳作一番真的置顶了。我的文字当属这样,心又急躁,想到的事情一定要立即去做的。做的时候又要偷懒,最终只是一串串闲搁置顶的珠子而已。
  
   听录音机有时走音或者突然不响了,就会拿起磁带对着录音机啪啪拍几下,正常了,就不去追究是磁带还是机子的问题,只要能听就行。真有大的毛病,把磁带敲碎机子砸烂也于事无补。对事物没有探究的态度,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不能引经据典,是我最大的毛病。又犟,不思悔改,只能写些粗糙的真的草根,肤浅,无一点文采,大概和我本人一样,素面朝天就去见人了。看见林中半路一把刀、阿辽申卡、胡杨乡人、容冰季节、老骥、悠然心会、镜中的安娜、木梨 、寒水月沙等等的美文本已汗颜,又见书剑双绝、冷若冰霜、慕容诗黛等年轻人才气冲天,简直无地自容。就像自己穿着一件粗布衣服,误闯进了五彩斑斓、流光溢彩的盛装宴会,除了恨不得变回月亮上的猫还能做甚?
  
   今天却被博达拉出来示众。感觉就像上刑场。好歹喝口酒,杀头也得壮烈些。他说就谈谈我这原生态的文字是如何创作的,也就是草根如何长成草的吧,这要结合某些文章来谈。
  
  
   喜欢金庸,喜欢鲁迅,喜欢钱钟书,喜欢路遥,喜欢柯云路……那都是曾经,现在喜欢谁都忘完了。教师这一行业很磨人。学习变化多端的新教材,没完没了的无用的培训,批改想到就要犯旋晕的作文,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你可以不知道鲁迅是谁,但是你绝对不能不知道四五十个孩子哪个的爹娘叫什么名字,家住哪个单位从事什么职业。所以近些年来,满脑子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回家还有家里的事,大部头的书没啃过,小说之类的杂志能静下心看几本已然是享受。当然偷懒是最大的原因。
  
   所以我的文字只能来源于生活。知识面单一,见识短浅,生活圈子狭窄,自己又没有什么爱好,就靠点奇思怪想和发现的点滴堆些文字打发时间了。要结合每一篇文字来谈。猫的小说写了近百篇,不能一一谈起,况且也不是什么精华美文。关于《回归》,已经谈了一些。也许看后许多人会想,哈哈,原来就那么简单啊!其实就是那么简单的,只要想写,人人都会写,只要你想写。
  
   比如《花殇》,就是看新闻,自杀人群中学生增多。就想这其中是有什么原因的呢。结合自己多年对学生的了解,塑造了张丽的形象。但是重男轻女,父亲外心,母亲自杀,同学歧视,老师的忽略,周围人的麻木等等都是真实的事情。关键就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表达的完美合理一些。这就是怎样把一颗颗珠子穿起来,并穿得好看一点而已。
   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有个创作谈,然而猫的文章实在太过粗糙,不值得一一谈来,占用胡杨林空间和读者的时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就某一篇文章,听听创作的背后的故事,发在信箱,那时猫一定耐心悄悄地说,不那么大张旗鼓了,只要你不烦。
    
  
  
   关 于《回 归》
   猫的小说,其实每一篇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找到影子。每一个创作灵感都有一个触发点。当然还离不开猫的奇思怪想和一些奇异的关联,希望读来不至于太荒唐。
   对写作,猫没有深究,理论知识也知之甚少。当初参加全国自学考试, 《写作》只考了及格分。 《回归》写出后,有朋友质疑,有朋友感叹,不知猫笔下描写的是什么时代的事情,我简单谈谈创作的过程。
   猫的周边环境就是塔河水围绕着,只是好像越来越干涸,小时候看着塔河水滚滚而来吞噬大片田地的壮观再也见不到了。胡杨林原本到处都是,现在也越发的少了。沙漠距离人群好像越来越近。但是环境总是会被改造好的,现在每年都会种植大量树木,注重绿化了。
   猫生活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概很多朋友对新疆是知道的,对建设兵团就很陌生了。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些历史。为了写出来大家能看明白一点,就权当农村了。
   悠然兄回复说兵团的第一代人几乎不在了。第二代第三代在团场种地的也很少了。实际上,猫的父母就是第一代拓荒者。至今不到七十岁。当然还有八九十高龄的以及已故的第一代。当初他们从五湖四海来到这个荒漠的时候不过十几岁的年龄。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就属于第二代了,还有近五十岁的人。那么第三代当然也是存在的了。现在团场的政策总是好起来了。领导阶层或者有点钱的人都主动掏钱买地做地主。承包大户到年底十几万是可以到手的,毕竟有付出就有收获。外来民工还是给地主打工的多。而真正当地主的多还是那些老拓荒者的后代。
   把大漠变成绿洲的过程是何其艰辛。十几岁背井离乡能识几个字看书读报就很不简单了,对孩子多疏于管教,能吃饱穿暖就满足了。当然那时也不像现在,受那么多外界媒体等的影响,那时孩子想不单纯都没有机会。
   猫的小时候就是这样。有时和父母姐姐坐在一起回忆小时候,就想如果是现在家长这样疏于管教,那我们早就去劳改了呢。看电影的情形无半点虚假,记忆犹新。那是一九七零年到八零年的事情。这个年代,很多林友都没有出生呢,自然不能明白。猫那时也爱看电影,也在看的过程中睡过。当然还有一些片子至今有模糊的痕迹。很多经典的片子也还记得一些。《伤逝》是黑白影片,那时看不大懂,只知道子君和涓生几乎不说话,就那么默默地坐着,用眼神交流,还有一只可怜的小狗。 《人证》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爱看的日本电影。《流浪者》是上下集,还记得看了半夜,回家时鸡都叫了。
   这些背景中长大的就有二毛。她是猫的小学同学。比猫大了好几岁。她的情况和文中描述无二。那时猫瘦弱也不多言,别人欺负二毛不会参与也不会打抱不平。二毛也就感激涕零把猫当成了好友。说心里话猫还是有点害怕她呢。被奸一事其实是二毛告诉猫的,可当时发生的事情猫也是不能明白的,也就傻乎乎地答应二毛守口如瓶了。当然多行不义必自毙,王怀最终是劳改去了。他家的情况也完全真实。他的母亲几乎是以乞讨养大了六个光头,但是没有哪个孩子让这个辛苦的母亲省心的。想想还是缺乏管教的结果。
   彩霞也确有其人,只是和二毛是不相识的。那是猫的中学同学。为了故事的连贯性,使人物不要太多太杂,猫把她们安排在一起了。1980年到1984年间地质队确实来过两年。最后当然没有带走姑娘,只是带来了一股外面世界的气息,在平静的如死水般的村庄投下了一颗石子罢。
   1984年成立了劳改队。猫的家就在监狱附近,从1984年到1998年直到父母离休才搬走。虽然期间猫也外出学习工作,但是对许多事情也是耳闻目睹的了。对于大墙内的犯人和大墙外的军人了解颇多。其实很多事外人看起也是匪夷所思,大批的女孩外嫁了,嫁给武警或者刑满人员。有的女人私奔了。男人有当兵走的,有留在本地发展的,有外出打工的。当初父辈创建的天堂,对第二代来说简直地狱一般,都是想方设法地离开。彩霞是第一个和犯人走的,几年后不言不语回来了,那是受骗的一个悲剧。也有过好日子的。那时有个老太太的女儿走了后,老太太不识字,经常到我家要我帮她写信读回信等。从开始的训斥,到规劝,后来见女儿日子过的还行,又有了外孙,也就作罢了,开始祝福。这一切变化猫心知肚明。
   还有干警在外面管教犯人,家里妻子和犯人通奸的。有武警奸污女学生的。干警鬼迷心窍私放犯人反被犯人告的。说多了大家会以为猫在编天方夜谭,与我的主题也无关,不提也罢。
   金凤一家大胆泼辣,父母都是第一代拓荒者,至今身边没有子女,但是心宽体胖。不要说八十年代初,就是现在大老远根据一则征婚启示远嫁他乡的也不是很多。她的大妹妹紧随其后。二妹妹早早嫁了中学同学,现在孩子读初中了,终是意识到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了。三妹妹嫁到繁华都市后,然后天南地北走上直销完美之路。
   如今村子是富裕了许多,普遍也开始重视了教育。只是猫写作功力不够,又太急躁,只是写了肤浅的表面没有挖掘深度。
   走的走了,没见的好与不好。留的留了,没见得差到哪里去。来的来了,带着憧憬用双手开辟新的生活。
   胡杨林静静,塔河水静静,无论怎样,生活还在继续。
    
  
   月亮上的猫
   2006.06.03 23:33:52
  
  
   猫的文字是个整体,她的回答已经溶入到文章里去,我就没有再作额外的分割。朋友们的提问在猫的文字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附月亮上的猫代表作品链结地址:
  
   《英雄始末》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7437
   《成长之夜》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8038
   《回 归》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9575
   《花 殇》 http://www.my510.com/exforum/ex.php?exid=19024
  


热点.鸟过留声收录 原创[鸟过留声]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胡杨乡人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5 23:58

    娓娓道来的创作感悟,叫人更深刻理解了猫眼里的世界。谢谢猫的回答。
  博达做出这样紧密联系作品的创作访谈,很是用心。相信会提升了林子里的交流层次。辛苦了。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容冰季节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01:02

    感谢博达的组织,感谢猫的精彩回答!
  
  对我而言,猫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所思确实是丰富多彩的,这也是猫创作的源泉。
  
  “写字的过程就是穿珠子的过程,找一条合适的线绳子,把珠子一颗颗缀在一起,就是一篇文章。”
  
  猫串珠子的功夫可不一般,值得我们好好琢磨,好好学习!

------------------------
在文字的表面巡回,在思想的层面激荡;感悟于感动中,思索于思想里……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轻舟一叶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06:51

    “写字的过程就是穿珠子的过程,找一条合适的线绳子,把珠子一颗颗缀在一起,就是一篇文章。” 朴实而又经典的话!
  
  猫,你可知道你是穿珠的高手?生活细节被你穿出了精彩!早就有很多问题需要请教,但一直没有时间,那就留待以后请教吧。
  
  博达有一双睿智的眼睛,为我们寻觅着榜样,感谢博大的精心采访,让我们一路欣赏了这么多的风景。
  
  期盼猫写出更多更好的故事,祝博达与猫快乐!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风舞九天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09:55

    看博达的文评是一种享受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乡间小路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09:57

    不错,很受启发.
  生活里有很多美丽珠子.不过能否成为精美的项链,的确不是谁都可以.猫不仅有一颗睿智 善于思考 长于发现的头脑,还有猫一样敏捷的身手,能及时抓住闪现的灵感火花,并记录下来.这是她成功的重要原因吧.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指尖的温柔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12:00

     谦虚过度就是骄傲。让人生厌烦之感。
   又笨又愚的人何能写出篇篇美文?又如何能说出“写字的过程就是穿珠子的过程,找一条合适的线绳子,把珠子一颗颗缀在一起,就是一篇文章。”这样经典之句?
   莫怪!原谅!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落叶无痕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12:48

    名家大师的创作经验虽好,但总觉得离自己太遥远,对于林友们来说,哪里比得上象猫的经验之谈实实在在,可触可及!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有笔力的文友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和指尖的温柔有同感的是,林友们是不是可以少些谦虚,多些坦诚,让林子里的人共同分享您的创作感受?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雁字云笺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12:56

    此篇访谈录最大的可取之处是,猫以切身的体会,并结合自己的创作文章,证实了一个颠覆不破的创作真理:文学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
  
  那么正如楼上指尖所讲的,没有积累一定的写作经验的人是很难成为串珠高手的.猫作品的成功是她在生活中细心体察琢磨的好收成.祝猫能给林友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佳作.
  
  读了这访谈,我个人就受益匪浅.谢谢参与这次访谈的所有人了.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闲云孤鹤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16:40

    原来林子里有这么可爱的猫阿,改天和猫也学一招。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青青草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17:19

    猫文笔的流畅,文字的精美,说话的幽默令人折服!

4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慕容诗黛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18:11

    只有融入真诚才会有如此的好文字。
  创作来源于生活,月亮上的猫善于捕捉生活里的点滴灵感,将自己见解和感触结合,写出一篇篇漂亮的文章。
  “写字的过程就是穿珠子的过程,找一条合适的线绳子,把珠子一颗颗缀在一起,就是一篇文章。”
  (这句话说得经典!)
  有心人总能将自己想做的打理的漂亮,包括文字。
  期待猫带来更精彩的新作品!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顶尖高手阿宝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18:44

    猫的文字,值得一读:)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镜中的安娜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18:56

    月亮上的猫:其实我绝对不是个聪明的人或者有天赋的人,对外来事物的接受也比较迟钝。就像书中写的那种叫雷龙的恐龙,行动迟缓,比较愚笨,被踩了尾巴,三天后才回头说 “好痛啊。”
  猫就是这样处处让人感到精彩,这般率真率性的话常常让安娜爱到极处。
  不刻意追求文字风格反倒形成猫的风格,过于注意文字风格反倒让人觉得匠气十足。猫的文字不雕琢不粉饰不涂脂抹粉,一切似乎自然天成,但其中自有灵气和智慧,用她自己的话说素面朝天,用朋友们的话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字其实跟人的性情有关,猫的文字更多来源她骨子里的真诚和随意,她始终是她自己,不会去迎合人,这一点反倒让人敬重!作文其实也可从中看出如何做人。
  猫,在我眼里始终是率真率性的,欣赏她,追随她,无怨无悔!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yc姚律师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20:21

    这样讨论很好,是林友们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其实就是那么简单的,只要想写,人人都会写,只要你想写。”这和巴老的一句话不谋而合。巴老说:“写吧,只要写,你就会写。”都告诉人们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有成绩。
  阅读本文后,我详细阅读了猫的小说《回归》,我喜欢的还是猫的语言。作者极其熟悉群众的语言,所以她写出的作品极富生活气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被猫抓住了。其文很有赵树理的味道,很象“山药蛋派”。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追日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21:02

    安娜说得对,其实猫就是一个率真,坦诚的人,怎么想的她就会怎么说,不虚伪不造作.刚入林子那会儿和猫素不相识,但她给我的帮助却是最多的,在我还没有一篇作品的时候她便鼓励我坚持写下去.感觉猫不但会作文而且更会做人!

3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江南鬼火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21:22

    猫同志似乎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悠然心会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21:39

    博达的评诉总是出人意料。即博采众长,又独到见解。
  猫是个极有灵性的猫,随时观察她所认知的世界,并把她认为的世界,用小说的形式写出她的感叹。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阿辽申卡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22:47

    不错.我看下期的胡杨明星,该是猫了吧.怎么样?大家说:好不好?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阿辽申卡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6 22:47

    不错.我看下期的胡杨明星,该是猫了吧.怎么样?大家说:好不好?

回    复    

回复人: 冷若冰霜110 她是一只黑色的猫,冷眼月亮的阴晴圆缺 回复时间: 2006.06.16 23:26

    三月十四、又是三月十四,是我的生日,也是月亮上的猫的生日。
  双鱼,又是双鱼,是月亮上的猫的星座,也是我的星座。
  我是信守宿命论的,又爱翻读玄学。当某日发现“三月十四”这个日期曾在历史上埋下了太多的故事素材,又看到双鱼座人于本日出生的生日密码,就觉得,冥冥之中,似早注下了每个人在尘世间应沿循的轨迹和应历的劫数。“无论热烈亦或缠绵,都将化作碑文真诚的记录于生命的扉页。”那么,已叙满的年少懵懂我们无力改变,但空白的章节还等待着书写,是混沌还是冷眼,是盲从还是坚守——选择,时刻面临。写作,也许是其中方式的一种。
  猫猫姐,这个一直唤我小妹的女子,这个常于夜间出现,身影飘忽、气质独特的女子,用猫般的眼睛看网络、看生活、看世道变迁、看人情冷暖。然后用成熟、冷静的字眼将这些化成一篇篇简短精悍的随笔、寓意十足的故事。让有心人在闲暇时刻,端杯茶水,在阅读“思绪如烟”、“猫眼看世界”等系列文字时“悠然心会”、思索回味。
  她,没有受到污染——这是我读《善 界》三章后,得出的结论。
  她,笔法简练,如行云流水,当行则行,讽刺艺术玩得酣畅淋漓又适可而止——这是我读《禽流感:一群鸡的最后二十二个小时》和《招 安》等后产生的微笑。
  她,俏皮可爱,温情厚道——这是我读《花 语》、《试 验 恋 爱》和《记取那一缕温馨》后觉察的细节。
  她,清醒理性、沉着勤奋——这是我收读她那阅人、阅景、阅世、阅情文集后的总体评价。
  猫猫姐是积极入世的,所以她立足现实,用她那细细尖尖的“猫爪”,轻轻挑开包裹红尘的彩色薄纱,还原其真实面目,原来是如此脆弱和可怜。令人不忍的 《花 殇》,令人叹息的《守 候 狗 的 女 人》,令人沉思的《英雄始末 》,令人哑然的《寂寞的星空》是我最看好的四篇特具“猫味”故事。
  “好的文章,一定要触痛人的神经。”这是一位我很佩服的作者曾对我说过的话。我觉得,已能作为我这篇拙评的结尾:)
   

3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徐博达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7 00:28

    冷若冰霜的回帖中是月亮上的猫 的照片:)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杯子里的海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7 01:49

    又来....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一切皆有规则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7 02:03

    我很惭愧,之前对猫了解甚少,只是猫发来的帖多些,有了印象。最初的交往是帖猫的日记《换老公还是换房子》,我以习惯的调侃回帖:最好两个都换,好玩。看完博达的关于猫的文章的杂谈,顿时感觉猫于我很陌生。但也是这时,我有了想法,要了解猫,要了解猫的文字。
   在杂谈中,知道了猫的兵团背景。
   我生在西北,长在西北,对于兵团的认识,原以为在东北辽阔的黑土地上有,哪还知道辽远的新疆也有。因为工作的关系,知道了新疆建设兵团法院,从此知道了兵团的来由、建制,还有它的规模。对于兵团人的生活,有一些说法,不知真假,只是从不入流的书中看到,从闲谈中听到。
   看完杂谈,听到对猫及猫文字的看法,我为了有话可说,花一个多小时,仔细读了博达推荐的四篇:《英雄始末》、《成长之夜》、《回归》、《花殇》。读完,又赶到文集,读了《善界》之一二三。
  
   说说你的文字吧。
  
   一说题材。
   猫的文字中,在兵团的大背景下,以描述兵团人尤其是后兵团人的生活为主,《英雄始末》、《成长之夜》、《回归》、《花殇》都是。《善界》的背景未定位,也可以划在其中。
   对于文字或者文学,无疑是生活的反映,是写者对生活的认识,生活有厚薄的不同,认识有深浅的差异,这些都会反映到文字中去。于猫们而言,阅历数十年,其间变化多端,就猫而言,兵团的背景是特定的,也是特殊的。
   塔拉村就是这样,很特殊,靠近原始胡杨林、浩瀚大漠、滔滔长河的偏远村庄。别的村民称这里,是个山到头水到头电到头的荒蛮之地,到这里仿佛就到了天边。
   塔拉村的人尤其是后人也是这样,具有不同一般的典型新鲜,父辈是第一代拓荒者,来到当年这个不毛之地安营扎寨后,开辟了塔拉村,开始安家落户,也过起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这是一代十几岁就背井离乡的人群,尝尽了生活的磨难。当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有了一间可以遮风避雨的住所,娶妻生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为一日三餐犯愁时,就觉得过上了天堂的生活,满足感溢满了一颗颗吃苦耐劳忠厚本分的心,有滋有味地过着平淡的激不起半点涟漪的日子。总是由于自身的文化素养太低,劳作时间又相对固定,锄耕斧凿的劳动又消耗大量的体能。随着下班的钟声回家之后,多已精疲力竭,做了晚饭简单收拾一下之后,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娱乐,就带着疲惫之后的解脱酣然入梦。他们的后代就在这样缺乏管教,又极少外界影响下无拘无束地成长起来。
   人对世界的感知,对他人于世界的认识,吸引眼球,以新鲜著,感动心灵,以真善美。
   猫是有生活的,这生活很困难,但也是真实的,如文友评说,猫是故事大王,不假,猫给我们讲述了人性的归位,讲述了十五岁人生尘埃落定的瞬间,讲述了英雄的没落,讲述了少女的成长,还有那出人意料的善良的禅般的领悟。
   猫字确实感动了我。
  
   二说体裁。
   猫字的体裁应定为小说化。原因如次:
   怀与民的王家兄弟,二毛,彩霞,都有原型,这是有名的人物,无名的人物群也是有原型的。虽如此,毕竟虚构,小说无疑;
   因为篇幅限制,细节量少,甚至微乎其微,少了很多小说的要素,知识白描式的叙说,有些散文的印象;
   如果小说和散文可以连体,猫文即是。
  
   三说技巧。
   写字如同说话,有技巧。
   同一事,有人说的动听,有人说得入胜,而有人繁琐,有人冗长。是为技巧。技巧,连接写者的生活及其对生活的认识。
   农村的孩子对农村很有故事,也有思想。漫步说:只有生活在农村贫困地区的人,才能感受到文章中描写的人性的伟大,还有贫困承担不起的亲情的重压。有些人可能会怪罪农村人的愚昧和落后,认为生了很多的孩子就应该贫穷和经受无穷无尽的磨难。我们说:不,生活中的许多,是无法选择的,比如国家,制度,民族,家乡,乃至性别等等。农民的苦难也是一样,要是村里人知道少生孩子生活会轻松一点,那么他们和城里人有什么区别?但是,不论怎么艰难,朴实憨厚的中国农民,却总是最大限度在努力着,用伤痛的双肩背负起亲情,用粗糙的双手细心地劳作,用浑浊的双眼期待希望,用坚定的双脚丈量旅途……尽管很苦,但他们很少报怨,用简单的行动诠释着人性的灵光,不有生命的不屈。
   是专业或者未受专业训练的原因,猫的文字,如果是小说,更象故事梗概或纲要。
   都这样。我从农村来,现在居在城里,以为什么都可以随手拈来,实践说明,得有技巧。我曾经的写城市浮躁生活和乡人静谧生活的文字都夭折了。
   白描的功力是深厚的。
  
   四说代表作。
   《英雄始末》:以现在的篇幅,还有欲表达的主题,从小说的角度,还不如定位就事而论的杂文来得好些。
   《成长之夜》:短小说的样子。
   《回归》:主题鲜明,人物都有血肉,但不够丰满。最能锤炼出来的一篇,要以巨的细节来丰满。人物的定位是相当成功的正如霜霜话说,猫猫的文字,永远立足在被我们淡忘了的或不屑注意的小人物和小事件上。但好象是一把指甲刀,喀嚓喀嚓几下,让我们看到许多皮肤上许多脏乎乎的污垢和内里粉红鲜嫩的肉。
   霜霜的眼睛超毒。
   《花殇》:成功的心理透析。
   《善界》:虽不在博达划定的代表里,我看来是成功的。
  
   一个胡杨人的代表,胡杨里的大家,我喜欢的月亮上的猫。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寒水月沙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7 11:17

    支持博达。:)
  我也来自新疆,对于猫儿处身的环境很熟悉,正因为这份亲切,猫儿的文字我几乎每篇都看的,很喜欢。关于猫儿,我也有半拉专评在日记里,过段日子想办法完成,发来林子。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深谷幽兰123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7 14:57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猫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肯于行动使然!她把那些精妙的五彩斑斓的生活珠子捡拾并藏于腹中,每每需要时一蹴而就,完成一部部力作!很是欣赏她那些来源于生活的率性犀利的语言!她的智慧融于每一篇文章中!令人叹服!酷猫!用你的猫眼好好看世界,期待你永远的精彩哦!
  感谢博达率众参与,这种颇具新意的访谈,很是受益!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风轻扬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7 21:50

    猫可能和年轻人一起久了,写的文章朴实风趣又幽默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漫步长天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6.19 17:15

    楼上这话说得有意思,猫本来就年轻,还没有结婚呢,现在的家只是个临时机构,蜗居,远行是迟早的事.
  对于猫,想说两句还是有点难度,不是水平问题,而是能感觉出猫本身的特点,但不好意思指出来.
  按农村伯伯的话说,这孩子有点懒,本来可以走远一点,可她转过村口就回来了,山坡上的那棵树好美呀,可她只采到了村头的那朵喇叭花,尽管惹人喜爱,但毕竟小巧了许多.
  应该给猫一些时间,让她把心里的故事细心地整理,并巧妙和穿起来,身边的,社会的,家庭的,梦中的,要是能串在一条主线上,那才真是胡杨林里的大风景.
  给她一个空间,给她一个反刍的机会,给她一片宁静的环境做沉思状,不论外边风雨如麻,电闪如织,都不要打乱她的思绪,等她走出故事来到我们中间的时候,那个猫就真的成仙女了.

3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xtzh241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07.07 15:56

    看了以上各位林友的感悟,其实所有的创作均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这也是猫的作品耐人寻味和耐人咀嚼的本质所在。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cindy_510 Re:月亮上的猫创作杂谈 回复时间: 2006.10.07 22:38

    初来乍到,还是头一会转到博达这里来,豁然开朗了好多,原来林子里真热闹啊,以后好好感受感受。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