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静墨-个人文章

谁在毁坏他们的家园

静墨
2006-02-25 16:23   收藏:0 回复:18 点击:3913

    ------甘肃礼县金矿开采区的调查
   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甘肃省礼县地处陇南山地北部,西部为岷峨山地,东部为黄山梁峁壑区。该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铜、铅、锌等矿藏,其中金矿储量最多。
   面对金钱的诱惑,利欲熏心的老板们相继占据山头,进行掠夺式的非法开采。到目前为止,礼县的罗坝、洮坪两乡大小金矿区的采矿企业已发展到上百家,而真正合法持证的开采企业为数几家,这些采矿业的发展,给礼县人民及礼县财政并没有带来什么财富,而是带来了深重灾难……
  
   矿区生态环境严重毁坏
   2003年7月,记者徒步翻山越岭进入礼县洮坪、罗坝两乡金矿开采区,与矿区居民零距离的接触,历经数日的走访调查,看到了昔日葱郁高大的山体已经是千疮百孔,面目全非。矿区处处是乱石满坡,尘土飞扬,轰隆隆的机器声,爆炸声震耳欲聋。挖掘机、推土机、碎石机、翻斗车遍布每个山头,正在忙碌工作,矿区处处是一片繁忙景象。由于大面积的不合理开采,矿区的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矿区居民面对开矿企业围得水泄不通的居住环境叫苦连天,不知所措。
   礼县金矿主要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采矿企业在开采利用上存在采选冶回收率低,乱采乱挖,矿山管理薄弱,资源浪费严重,矿山综合利用和深加工能力低等问题。在不合理的开采中,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相当严重,大片森林被砍伐和掩埋,地表植被和耕地大部分被破坏。
   据礼县环保局资料显示,近年来因矿山开采已造成17795亩土地、植被破坏,特别是罗坝、洮坪矿区极为严重,占全县矿区总面积的87.6%,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剥离表土,改变了土壤结构,破坏了地表植被,加重了水土流失,导致了自然植被毁灭性的破坏,大多数矿山企业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尾矿随意在河床上乱堆滥放,不仅促使了河床的快速抬升,而且在堆放的矿石里面放入大量的氰化钠,这些氰化钠溶液在喷淋矿石过程中,有一部分进入河水中,给矿区居民及下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潜在隐患。随着采矿业的日益增多和大量开采,导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465.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土壤侵蚀总量为285.63万吨,平均每年土壤侵蚀模数为4820吨/平方公里,森林被采矿区砍伐和掩埋的已经有几十公顷。水土流失已经达到极强度,由于人为因素加速了山体侵蚀,造成沟道下切,沟岸扩张重力侵蚀,使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
   陇南市环保局陈豪局长看了礼县金矿开采区的环境后感慨地说:“地球在流血,人类在流泪,老板在发财,环保在失职。”这充分说明了大量且不合理的开采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破坏,让人深思!
  
   矿区自然灾害增多,居民无法生活
   矿区不合理的开采,使居民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正面临着泥石流、山体滑坡自然灾害的威胁。面对记者的采访,矿区老百姓都带着一脸的无奈和困惑,可以看出他们的眼在流泪,心在流血,他们厌烦和憎恨矿山企业肆无忌惮的开采,可在当地政府和矿区老板们以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礼县经济的号召下,只有眼看着自己仅有的几亩耕地被非法占用,耕牛被氰化钠污染的水活活毒死,好多居民为了自已的切身利益曾几次被矿山企业的“保安队”毒打过。
   当记者走进洮坪乡矿山脚下乱石山村村民刘老汉家里,正赶上正午时间,刘老汉和老伴从田间回来在家休息。记者说明了来意,他纯朴憨厚的脸上了立刻绽出了笑容。给记者讲述了自已家中的种种不幸。前几天,儿子儿媳由于逃避计划生育出外,至今未有下落,他所在的乡干部和村长带着一伙人来到他家让他交出儿媳,否则就用拖拉机拉倒他刚盖起不久的新房,他和老伴跪地求情才免于一难。但自家房子走廊的顶柱石被村长用铁锤砸掉了一半,后来还开走了他家的拖拉机,自已也被拉到乡派出所关了几天。记者提到矿山开采企业的事,刘老汉一直回避记者的提问,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他终于讲出了金矿开采企业给自已带来的不幸,他家的房顶被矿山企业炸飞的石头砸破,院子里落满了飞石,他气愤地去找矿山企业老板说理,说理不成反遭到“保安队”的毒打。矿山企业老板并以多种理由威胁他搬迁,便于他们采矿。但刘老汉不愿离开他这个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地方,更不愿看着他山青水秀,美丽如画般的家乡被轻意毁掉,真正成了乱石滩。为此事他去过省城,最终还是希望化为泡影。回家后只有忍气吞声,任凭他们折腾。刘老汉所居住的村子只有13户人,每家的耕地平均不到六亩,他们的生活和经济来源全靠这几亩地维持。可矿山企业为自身的经济利益,竟然将这个小村的耕地几乎占完,使该村成为名符其实的“乱石滩”。
   矿山企业老板显得很有善心,多少也给村民每亩耕地补偿些钱,有些矿山企业老板就没能这么慈善了,他们占地并不与当地村民协商,想占就占还不赔钱,村民们痛心地看着自家所种植的麦田被乱石掩埋。在这种情况下村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阻止矿山企业开采全家被挨打的事已经是习以为常,地方派出所人员不问青红皂白,向矿山企业老板说话,痛斥被挨打的村民是刁民,不懂理、也不懂法,村民们无可奈何,只有面临着失去耕地,失去家园的困境。
   走进矿区就意味着进入死亡之谷,记者在矿区每走一步时刻都要提高警惕,处处留神。矿区几乎所有的道路被挖断毁坏,到处是残垣断壁,乱石成山,随时都会被山上的滚石砸伤,会一不小心掉进万丈深渊。罗坝乡江平山村一位姓杜村民几年前就被矿区放炮炸飞的石头夺去了生命。村民们艰难地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里,每一个村庄都在矿山企业的层层包围中。金山村有一位姓崔村民的房子下边已经挖空,看上去已是摇摇欲坠,可他没地方搬迁,只有冒着危险住在那间房子里。村民们甚至连放牧的地方都没有了,大面积的草场被剥离和掩埋,即使自己的牲畜赶出去,也都会被滚石砸伤,会被氰化钠水溶液毒死。金山村崔老汉的耕牛赶出去放牧时,渴急了的牛喝了矿区氰化钠溶液沉淀池的水就当场暴死,罗坝乡李坝生家山村民杨金龙家的驴和杜玉宏家的牛都是喝了建在村庄边上沉淀池的水毒死。一年时间里仅罗坝乡李坝生家山村和王河村毒死牲畜18头,尤其王河村一次毒死6头牲畜。谁都知道氰化钠是一种剧毒,矿山企业为了从矿石里提取黄金,必须使用大量的氰化钠,利用山势筑坝而起便成了所谓的沉淀池,也就是蓄水池,遇到炎热天气沉淀池里散发出一种刺鼻的臭味,使村民难以忍受。如果天降大雨,沉淀池的氰化钠溶液流出池外,全部流入河水中,就是不外流,也会渗透到地下,慢慢渗入河流,致使当地和下游村民生产生活用水严重污染。
   住在矿区下游的村民向记者反映,他们所种植的蔬菜,浇了河里被污染的水会全部干枯而死。位于李坝金矿下游的苗河水库,在未开矿前鱼鸭成群,而今水库里竟连一只成活的青蛙都没有,并且库底直线上升,已经临近露出库底的潜在危机。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氰化钠供应商说,他每年给每个矿山企业至少供给上千吨的氰化钠,按这样计算矿区上上百家企业每年使用成千上万吨氰化钠,这些氰化钠溶液将会侵蚀多少亩土地,污染多少条河流,确实让人难以估算。有关专家经过实验分折,残留在土壤中的氰化钠,经开花植物吸收,待开花后花粉随风吹散,进入人的呼吸道,也会形成间接中毒。
   面临着一年又一年的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频繁发生,矿区的村民与死神同行,在河坝里的村庄由于矿区尾矿的大量堆积,使河床快速抬升,山上水土流失的加剧都有可能被泥石流冲走,也有可能被滑下的山体掩埋,山上的村庄将会滑入谷底,房毁人亡。洮坪乡李家坝村、金山村、马泉村,还有罗坝乡王河村、石窑村、李坝村都面临着泥石流的侵袭。座落在高山上的罗坝乡王老山村危害最为严重,此村一共有5户人,在村子周围驻扎着3家采矿企业,乱石堆满村子四周,并且遍地全是乱石,大部分的杨树林已被乱石压在下面,隐隐还探出点生命的绿。村民连出村的一条路都没有了,麦子收割了进不了村子里的碾麦场,如果出村下地干活,只有冒着被滚石砸伤的危险,在乱石中穿行。村子下边的山体被太白金矿基本上挖成空壳,山顶坡面上已经张开一米见宽的裂缝,下雨天随时都会有滑下去的可能,村民崔新定家的房屋,由于地基下陷,墙体张开许多裂缝,遇到雨天,全家都要胆颤心惊渡过每一个夜晚,村民们为搬出这个危险境地,几次与当地政府和矿山企业共同协商,最终都未达成协议,原因是当地政府不给村民搬迁费,矿山企业也不给村民补偿费,村民们只有冒着生命危险依然生活在将要滑坡的山上。与王老山村相邻的徐家台村已被村后山上矿山企业推下的乱石快要掩埋掉。
   罗坝柯寨村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经常被山上矿山的滚石砸伤,甚至天下大雨,上山的泥石大量滑入公路,村民的院内,麦田里,致使交通严重堵塞,村民财产受损。当目睹这一幕幕真实的画面,耳闻已经过去的悲剧,那些含泪诉说的百姓,矿区老板们对金钱的追求,对生命的冷漠,不禁使人感到一种心灵的撞击,良知的煎熬。
  
   官方称:矿区所有的开采企业都是经县矿产区批准持证合法的
   礼县矿区的生态环境破坏已经相当恶劣,给当地及下游的百姓埋下了巨大隐患。如果不及时防治,会造成重大的滑坡,泥石流灾害。于是记者到县环保局了解并反映矿区环境毁坏的情况,环保局张局长避而不见,并推诿矿区的事是县委、县政府管着,让记者去找县政府领导反映此事。可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道出了他们的苦衷,他们知道矿区的环境破坏相当严重,可真正管理起来有很多困难,因为绝大部分矿山企业老板不是政府某局、委、办的官员,就是政府某官员的亲戚,当环保局出面执法管制时,就会受到政府某官员的阻挠,所以此事还是政府说了算。经过一番周折,最后始终未见到环保局局长。记者又到县委宣传部询问并反映情况时,一位姓王的官员表现出惊人的坦率和可怕的冷漠,并带着一种威肋的口气对记者说:“我们县矿区环境的毁坏比起其他县还是好的,并不太严重,此事千万不能宣传报道,如果你真报道此事,还是掂量掂量。”
   据有位曾在县政府工作多年的知情人告诉记者,礼县上百家金矿大部分都是假借政府的名义,并以县委、政府各个局、委、办的名义大张旗鼓兴办金矿。实际上后台老板都是县委、县政府及各局、委、办的官员,他们假公济私,所创造的利润全部进入他们的腰包。当记者采访即将结束时见到了该县李树杰县长,记者及时向他反映了有关矿区的情况,他对记者说:“矿山生态环境破坏是很严重,但我们的矿山企业都是经过县矿产局批准的持证合法的,至于生态环境毁坏和农民耕地占用的事,我们矿山企业经过开采以后,对山体进行植树绿化,农民耕地进行复垦,然后归还他们种植。”听了李县长的话,让记者很是纳闷,因为记者深入矿区长时间的走访每一个采矿点,却没有发现经过开采后矿山的乱石堆里长出了一棵草,栽上了一棵树;也未听到当地百姓说归还给他们复垦的耕地。而看到的是一棵棵碗口粗的松树被砍伐,一片片森林地被占用;留下的是采完矿石后的悬崖峭壁,乱石成山,积水成潭的一片景象。使人难以置信居民们拿着种子在乱石堆里如何下种、植树,会长出庄稼,会使树木成林。
   据记者了解,按照国家《矿产资源法》有关规定,矿山开采企业必须经过省矿产局批准才是合法的,而礼县的大部分矿山企业除几家是合法的外,其余的都没有经过省矿产资源局批准,有一部分矿山企业甚至没有任何手续。在当地只要有钱并且是政府公务员,以自己所在单位的名义就可以办一个采矿企业进行采矿。看着富得流油的金矿老板们,又看看将要失去耕地和家园无法生存的老百姓们,记者感到心情无比沉重。
  
   矿区安全管理无法保障
   礼县金矿这种掠夺式的非法开采,个别官员追求经济发展,中饱私囊造成今天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山管理混乱的状态,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只能是自食其果,他们才是老百姓真正的掘墓人。在矿山安全管理中,各个矿山企业并未做到安全生产,处处隐患重重,矿区老百姓和矿工们的生命安全无法保障。记者采访矿区十多位村民得知,历年被矿山滚石、飞石无故砸伤、砸死的矿区村民达十几人;砸死、摔死、掩埋的矿工达几十人。经当地群众反映仅罗坝太白金矿平均每年砸死砸伤在矿井下的矿工达十几人,这些死伤的矿工大多数来自陕西和河南两省的农村。2003年三月份太白金矿矿井下当场砸死矿工三人,砸伤二人,死伤者都是来自陕西省商南县人。矿工们为了微薄的收入被夺去宝贵的生命,却没有得到矿山企业老板的怜悯,也未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活生生的生命,黑心的矿山老板们瞒上欺下,一“买”了之,依然大搞大办。矿区的生态环境遭到如此毁灭性的破坏,成百上千吨的氰化钠残液侵蚀在矿区中,形成巨大隐患,矿区和下游的礼县人民今后将如何生活?记者不敢想象。虽然当地政府在这件事之前进行了一次所谓的矿山整顿,只不过是对那些没有“靠山”、“保护伞”的小矿山企业进行毁烧,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已,而那些有钱有势非法开采的大矿山只是逍遥自在地做着一个又一个黄金梦、发财梦。
   在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今天,礼县政府却不顾国家的《矿产资源法》和《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公然纵容、支持非法乱采、乱挖掠夺式的采矿业。因此,我们每个公民有责任监督强势群众的作为,让这些“父母官”们奉公守法,执政为民,关心百姓的冷暖,开展好“保持***员先进性“教育。及时对矿区做出严格的整顿治理,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避免矿区以后泥石流、滑坡自然灾害的发生。
  
  
  
  
  
  
  
   

作者签名:
写我所写的,想我所想的,抒我所抒的,把尊严与良知永存人间!

贴图[时事关注]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