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趋向-个人文章

年集

趋向
2006-01-25 14:22   收藏:0 回复:0 点击:4575

    年集 【趋向散文百篇集---50】
   小时侯住农村半年,赶过一次年集,没钱,也没买什么。但是,那股强烈的年味却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
   早上,天晴的特别好,湛蓝湛蓝的天空象透着底的河水,能看到更深的一层.在那很高很高的地方,不知谁放跑一只氢气球,已经飞的扣子大小了。是啊!那是节日象征了。
   路上,推车的,挑担的,赶羊的,卖猪的;成群结队的人向着一个方向集结着。人们带着满心希望的微笑想着,走着。小推车上,有的推的是孩子,有推的是小脚的老太太,他们是要赶集看热闹的.挑担的往往是一些更穷的人家,有的挑了两袋薯卜之类的东西;有的在袋子下面加了个筐子,想必是要卖了货,又要买回挑的东西来。还有一种挑子就不同了,他们的扁担是弯月形的,两头的尖儿向上翘的很高很高,一走一颤,不知能否减少体力。他们挑着的就更奇怪了,是点着火的炉.亲眼一见,才恍然大悟:都常说,剃头挑子——一头热,源出于此啊!
   前面的人更多密集起来,想必到了集头了。一块来的大孩子嘱咐说,千万别走散了,集上有拍小孩的,一拍脑袋,就傻了,在后面跟着人家走了。大家都答应了。又嘱咐说;有钱的,得看好。集上可有小偷.都一一应下。伸手抓着自己用气灯罩做的小钱包.那时的衣裤,都是自家缝的,根本没有口袋。其实那钱包里就两毛多钱,那也是一帮人中的大款呢。
   不觉已走进了集市;两边都用高梁楷做围墙,搭好的一家家饭店,一股股香味扑鼻而过,时不常的传出来吆喝声:“三毛的杂烩两毛的丸子汤——!”“六毛的芹菜炒肉,四毛的花生米鸡蛋汤两个外带一壶老白干——”“……”
   那清脆的女高音,真的能勾出馋虫来了。男孩子的钱是从不在这里派用场的.饿急了,大田里就是我们的饭店,野鸡山兔烤地瓜,鸟蛋玉米加鱼虾.钱的用处吗?暂时保密!
   我们又来到了喧闹的青菜是市场,前面响起鞭炮声是鞭炮市场,那里才是我们最心动的地方。想快点走过去,可人太多了,只得停停走走,走走停停,真烦透了。
   好不容易走过了青菜市,又是调料市场.这会子人更多了。干脆停了半天,一步也走不动了。没事干,只有听吆喝了:”买的买来带的带,拿到家里好熬菜"”大茴香小茴香,花角陈皮都加上,饺子馅儿香的栓舌头,煮肉好看靠陈酱来!’这位大爷来两包-!大娘也来两包了!不买的让让“;唱着一下又板起脸说:"看看!看看!要挤翻我的摊板了!往后点,往后点.来!这位大嫂来两包呢!”脸上马上又映出一片烟霞来.对面又唱上了!“南来的北往的,再不买来买不着,天津的,上海的,新进的材料铁打的,吃去吧!香着呢!”“老醋二斤!打上,打上!紧打醋,慢打油,不紧不慢提老酒,咱这里不那么办.看看,满满的,您拿好”“……”
   慢慢的人流动了!我们终于挤到了鞭炮市,那里叫的热更闹了。
   一声炸响高喊道:来了!来了!东乡里,西乡里,都来听俺放响地,我卖不净我放净它.哪位英雄敢上前,点上!点上!又点上了!那人站在桌子上,左手抱着十几挂鞭炮,右手高高举起杆子,那鞭炮在空中炸响着.响过后,大人们觉的很响,又不断捻子(断捻象征断顿,是最忌讳的)都上前去买,孩子们都上前去抢那些没有炸响的落地炮.老板卖时又喊到:“一块钱四卦,两块钱十卦.这位大哥要四卦喽!”一阵喧闹还没停下,对面桌上的人,跺着脚又高喊起来了:“来了来了,看一看啦,梁山的‘门关急(捻子短快)’啦,不是好汉不放炮,买我一炮福财到,不是好货不敢点,来吧!上前送财神吧,点上了!”劈雳啪啦一阵响……
   声嘶力竭高喊,惊天动地的鸣放.我多么想用两毛钱买一卦鞭啊!自然是享受不到那个优惠的.正在犹豫,前面抢鞭炮小孩打起来了。仔细一看,有我们同来的伙伴,我刚要上前劝架,已经晚了,对方已扔过来一块砖头,重重的打在伙伴头上,顿时鲜血殷红.伙伴们象发怒的狮子冲上前去,打成一锅粥。
   有人劝说道:“还不快把伙伴带走,对方是北关的,那里有一帮泼皮混混,三蛋,六狗,七歪疤一会都来了,你们那孩子还要吃亏!”
   我们上前拉开来,这时天已过午,人群松散了许多.我们带那孩子包了头,我也摊了一毛钱.完了!两毛五一卦的鞭炮也买不了。
   回去的路上,在合作社买了一毛五一挂的小周鞭。
   这个年,我只有玩放这挂小鞭了。
   ......
   不知为啥,我现在成了环保主义者,恨透那时所放的鞭炮了。
   但是,一到节前,耳边就幻响起那一声声带有乡音的叫卖声。然而,那浓浓的年味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就象那欢快的童年岁月,再也找不到了。
   2006-1-25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