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阳光盛开-个人文章】
当我死去的时候(二)
□ 阳光盛开
2006-01-02 13:14
收藏:0
回复:8
点击:1065
——“别哭,亲爱的人,我想我们会一起死去”
我曾经说:给我一朵盛开的阳光和一束灿烂的鲜花,让我在你的怀中,静静死去。这是我关于死亡最美丽的想象。我一直胸无大志,对什么都没有迫切的追求,如果说我有什么愿望的话,那么死在爱人怀中是我最美丽的愿望。
很多年前,我在一个男孩子的怀中,忽然轻轻叹了一口气,喃喃说道:如果就这样死去,该多好。我被自己吓了一跳。想了很久,我才明白,我这样想是因为只有死才能把这一刻变成永恒。再后来,我知道那是因为我心里潜藏了深深的不安和恐惧——其实也许我并不想得到永恒,我只是在害怕失去。
分手都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曾经在我生命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男孩子现在和我音信全无。我们天各一方,彼此的悲喜疼痛已经与对方全无关系。可笑那时年少,竟以为这是一生呢。
我最终明白的是,死和爱是那么深切地联系在一起。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死去原已万事成空,灵魂飘散,肉身灰朽,无知无觉,埋葬何处又有何妨呢?但是我们却还是那么深切的希望能够腐烂在自己深爱的土地里面。
大学时有一篇英语作文《我的家乡》,其用意无非是让我们用英语介绍一下家乡的风物地产之类。我很想把这个老掉牙的题目写出点新意来。最后我的文章的大意是:我的家乡跟别人的家乡并没有很大的不同,无非是一年四季。我也从来没有觉得我的家乡是如何的美丽。唯一不同的是,它是我的家乡。如果我死后不是埋葬在自己的家乡,我会觉得刻骨的悲凉。
家乡就是家乡,它就像我们的生身母亲,无从选择,也不可取代。也许我们曾在自己的家乡吃苦受难,也许我们曾经不顾一切的想逃离,但是它承载的东西是我们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如果说我们在旅途中遇到的一切都是际遇,那么家乡则是我们的宿命。
为什么许多人年老之后要不顾一切地回到自己的家乡,为什很多人死后都一定要葬在家乡?因为无论在别处生活了多少年,无论你对那里有多么的熟悉,无论那里有多少朋友,发生过多少故事,那里终究是异乡,不是故土。
“是啊,对于我们来说,它是套鞋上的土,是啊,对于我们来说,它是牙齿间的沙,我们踩它、嚼它、践踏它,什么东西也不能把它混杂。”这就是故土,这就是家园。无论什么东西都不能取代,不能混杂。
我想究竟什么是最深的爱,也许爱就是不能取代。
许多人在我的生命中来来去去,他们的来与去以及来去之间所发生的一切都构成了我不能改写、不能取代的生命经历。然而,这许多的不能取代仅仅是就发生过的事实来说,而不是就发生这些事实的可能性来说。命运之手颠倒播弄,只是恰好把那么一堆人拨弄到你的经历里面,这所有的经历有太大的偶然性。如果你在另外的环境,你的朋友,你的恋人可能就会是另外一些人。
但是,就像肉身有故土,精神也会有不可替代的家园。没有你的时候,我也曾心安理得地过自己的生活,面对着茫茫前路无数的可能性;从我遇上你到现在,已经几年过去,我渐渐发现我的前路只有一个可能——爱你。我曾经不顾一切的要向你飞去,也曾经不顾一切的要逃离;曾经那么爱你,也曾经那么恨你。我终于知道了,我爱你,这是任何事实都改变不了的,无论是否跟你在一起,无论记得你还是忘了你,无论爱你还是恨你,谁都不能将你从我的生命中分离。生命中曾经有过有许多人,也还会有许多人,但是唯有你不可取代。
我的朋友说:没到死的那一刻,变数永远存在。我说:生命中总有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要不然你怎么能认定你还是你,他还是他。是的,我相信有些东西是至死不变的,就像母亲,就像故乡,就像我爱你。死亡会带走些什么,但是有些东西是死亡都改变不了的。
正因为爱你,我是多么希望和你一起死去。然而我知道不能。也许我会葬在故土,却不能死在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刻骨的悲凉。
生已是孤独,死去却原来还是那样的孤独。若这世界已荒芜,我将和谁一起死去?若生不能相见,死不能同眠,我该活着还是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