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思源奕奕-个人文章

舅母的人生

思源奕奕
2005-12-06 15:36   收藏:0 回复:3 点击:5982

    题记:舅母一生生了四个孩子,养了五个孤儿,赡养了4位老人,并一一为他们送终.她与命运抗争了一生,生活却赋予了她无数的打击,但她从没有向命运低过头...
  
   舅母的人生
  
  我与舅母
   舅母是我无数的亲戚朋友中,我最敬重的人,我打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对父母感情淡薄,对姥姥姥爷更是生疏,但惟独对舅母却是十分亲近。
   小时侯去姥姥家,我都是和舅母一起睡,尽管姥姥很疼我,可直到她老人家去世我都没有在她的屋子里住过一晚。姥姥去世后,妈妈曾经为我的冷漠流过眼泪,因为我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去参加姥姥的葬礼,理由是我根本不想哭。如今想来年少时的无知定是伤了姥姥和母亲的心!
   姥姥去世后,我几乎每一个假期都是在舅舅家度过的,舅母不管多忙,都想尽办法做一些我爱吃的东西,舅母的纵容,表哥表姐的陪伴,使得我寒暑假不赖到开学的前一天绝对不走。这样的日子持续到我小学毕业,几乎是一夜之间痛失爷爷,让我一时难以接受,性格也变的孤僻,此后渐渐减少了去舅舅家的次数,但对舅母的感情依旧。
   我结束学业,漂泊在省城之后,更是几年难见舅母一面。去年我结婚,正逢冰天雪地的寒冬,当六十多岁的舅母从千里之外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心里的酸楚真是难以形容。本来想着要陪她好好转转,但结婚带给我的烦躁,使的我无心顾及其它,现在只要一想起这件事情,心中就懊悔不已,也许她这辈子就来这一次了。
  
  舅母的理想
   舅母喜欢戏曲,年轻的时候也跟戏班学过几年,可哪个年代,农村思想保守,女孩子跟着戏班到处跑,会被人耻笑。舅母出于对戏曲的狂热从不将父母的训斥放在心上,听舅母说,她的父亲为了阻止她去学戏,经常将她关在家里不让出门,但每一次她都凭借自己的聪明逃脱。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她17岁嫁人,嫁为人妇虽然粉碎了她的梦想,但并没有扼杀她的爱好。姥姥曾告诉我,舅母刚嫁给舅舅时,曲不离口,出出进进都哼戏,在地里干活更是放开嗓子唱,那时候还是生产队一起干活,村里思想封闭的人,难免说闲话,舅舅生性软弱,对舅母也不怎么管束,这可让姥姥觉得丢面子,她用自己婆婆的威严训斥舅母,以后不许撤开嗓子唱戏,如果被她发现,将会怎样、怎样...舅母毕竟年轻,涉于姥姥的威严,之后就只能偷偷的唱了。
   舅母将她的这一理想,像所有的长辈一样,寄托到了子女身上,但她的对象是她的孙女,一个受她熏陶对戏曲同样狂热的孩子,她是舅母抚养的孤子中与她血缘关系最深的一个,舅母的理想是在她的有生之年,将孙女送到真正的戏曲院校去深造。
  
  舅母的婚姻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里面有句歌词:“女人难当家,当家的女人难”。在农村要做一个合格的女当家更是难,姥姥老年得子,加之舅舅性格温和,在当时的农村很难担当起一家子的生活重担,在姥姥的指点下,舅母进门就开始当家,其实当时的农村非常贫穷,当家只不过是更多的去操劳。
   舅母结婚时,正赶上大锅饭的末班车,不久农村就包产到户。舅母是个好强的人,她想把日子过好,就在自家地里栽种了一片苹果园,后来这片果园使她过了几年好日子。人其实胜不了天,舅母的果园在一个阴雨年被洪水连根拔走,“水火无情”舅母对这句话的体会可能更深,她用果园收入的钱盖了几间新房,在果园被毁不久,房子也化在一片火海,小表哥在房里玩火不小心点燃了家具,当时家中无人,等到舅母赶回家,屋顶都在冒火,农村没有任何消防设施,一家人就那样眼睁睁的看着房子被烧毁。
   家园被毁后,舅母病了一场,这水火之灾便是舅母苦难人生的一个开始。
   我一直认为舅母瞧不起舅舅,因为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是舅母一人做主,问到舅舅,他好象也不愿意发表任何意见。舅母是一个农村女人,所以也难免会埋怨自己的丈夫,她经常会说:“你舅舅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家里大小事都不操心,我看着他心烦”之类的话。就在舅母的埋怨声中,他们共同养育了四个亲生的孩子,五个孤子,并为他们操办婚嫁,供他们读书,一起走过了风雨四十年。
   舅母原以为日子就可以这样清贫而平静的过下去,但命运并不垂青这样一个心中充满热血的农村女人。几年前舅舅中风瘫痪,几个孩子都不在身边,舅母自己背着馒头,带着舅舅跑遍了县城周边的大小医院,走访了数位民间中医。她为了省医院的床位费,在医院旁边租了间民房,和舅舅搬进去住,自己每天做饭吃,为了使大夫情愿走出医院给舅舅扎针,她每天给主治大夫看孩子。舅母的真诚感动了给舅舅看病的每一位大夫,他们尽可能的帮舅母省钱。半年之后舅舅已经基本能够生活自理,对于中风偏瘫的患者来说,这不能不是一个奇迹,看了半年病只花了几千元。曾经给舅舅看过病的两位年轻大夫,如今都把舅母当成了亲戚,逢年过节经常会去看看。
   舅母的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但舅母却用最淳朴的爱为自己的婚姻打上了真情的烙印!
  
  舅母和她的孩子们
   菊表姐是舅母收养的第一个孩子,那个年代农村穷,几户人家住在一个院子里,一家一孔窑洞。菊表姐家就是其中的一户,菊表姐当时10岁左右,她的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改嫁,但却不愿意带着她,将10岁的女孩一个人扔在了那孔窑洞里。舅母当时刚结婚不久,自己都没有孩子,但她却执意要将菊表姐领到自己屋里照顾,这一照顾就是十年,直到菊表姐结婚生子。
   后来舅母有了四个自己的孩子,但她丝毫没有减少对菊表姐的关心。并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相继收养了秀姨和继表哥。
   秀姨是同院住的三爷爷的姑娘,三爷爷只有一个儿子,秀姨是他领养的女儿,继表哥是他的孙子。我听母亲说,继表哥刚出生一个月,他的父母吵架,父亲一时气不过自杀了,他的母亲因伤悲和气愤离家出走,三爷爷和三奶奶只有这一个儿子,经受不住打击双双一病不起,同在一个院里住,好心肠的舅母主动担负起了照顾病人和孩子的义务。
   我不记得三爷爷和三奶奶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只知道是舅母和舅舅为他们操办的丧事,两位老人去世后,舅母没有选择地担负起了照顾秀姨和继表哥的责任,继表哥的名字也是舅母起的,名字中的“继”字是舅母对这个孩子的期望。
   舅母是一个心强的母亲,她对所有的孩子都寄予了厚望,她种地挣钱供他们上学,但所有的孩子却无一让她欣慰,高考相继落榜,为此她痛苦了很长时间。
   孩子们没有考上大学,接下来都到了婚嫁的年龄,舅母又一一为他们操办婚事,等到所有的孩子都安顿好,原本以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谁知道,更大的打击正在等待着这位年逾六旬的母亲。
  
  舅母和她的儿媳
   二表嫂是一个勤劳贤惠的女人,娘家的条件非常好,但她打小就知道舅母的为人,所以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二表哥。舅母对这个儿媳也是喜爱有加,为了不让表嫂在农村受罪,舅母送表哥去学电器修理,又贷款为他们在县城开了店面,随着两个小孙女的相继出生,这个小家也是其乐融融。
   小女儿一岁的时候,表嫂被查出身患癌症,已经到了晚期,在医治了一段时间后,表嫂的娘家人表示他们要放弃,将表嫂送回了家。舅母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她说自己不会放弃给表嫂的医治,这么年轻的生命如果就这样走了,她会一辈子不安的。
   舅母不顾表嫂的乞求,东凑西借了2万元,带着表嫂去了西安,在那里接收化疗,几个月后,钱花完了,医院也劝舅母带表嫂回家。化疗使表嫂的头发全脱了,舅母用身上仅剩的一点钱为儿媳买了假发,自己饿着肚子回了家。
   回家后,表嫂每天要不定时的注射止痛针,农村医疗条件有限,舅母就自己学着给表嫂打针,由于技术不好,经常打的针眼周围发青、肿痛,她就流着眼泪用农村人的土办法,洋芋片、热毛巾给表嫂消肿。全村人看到舅母对表嫂的照顾无不感叹,亲母亲又如何呢?
   舅母的爱并没有挽回表嫂的生命,她还是走了。那一天,我们去看舅母,所有的人都哭了,但她没有,她对着已经空空的床位,喃喃地说:我今天不哭你,我不哭…
  
  舅母和她的孙女
   自从二表嫂去世后,表哥常年在外打工补贴家用,舅母就担当起了照顾两个孙女的责任,几个孩子都不在身边,她一个人既要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又要照顾舅舅的生活,还要自己耕种一些田地。
   去年春节去看她,她告诉我,白天忙完地里的活,晚上还要忙家务活,经常是干着睡着了,醒来不管几点接着又干。
   两个孙女如今一个13岁,一个10岁,由于从小没了母亲,孩子特别懂事。每天上学时,一人书包里背个塑料袋,放学沿路拔一些草回来喂牛,不到背不懂两个人绝对不会回家。孩子晚上回去后,舅母一般都在地里忙,大孙女就负责给爷爷做饭,小孙女喂牛、烧火。两个孩子的体贴懂事常常使舅母泪流满面。
   听母亲说,两个小姑娘学习都不错,我真希望他们能圆了舅母多年的梦!
  
  
  后记:这是我的舅母,一个农村女人,一个母亲,一个奶奶平凡而苦难的人 生,她的磨难还在继续,她的幸福却没有未来…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