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石韵-个人文章

怀念奶奶

石韵
2005-11-27 15:21   收藏:0 回复:6 点击:3203

    我的奶奶虽然已去世二十七年了,可每当想起疼我爱我的奶奶,依然心情沉重,喉头哽咽,泪眼模糊。
  
  奶奶活到八十六岁,她一生勤劳、俭朴、善良、心灵手巧。在我的记忆中,不管日子多贫困她总是微笑着。她尽力帮着母亲养育着我们,经营着这个家(那时父亲在外地工作爷爷身体不好),六个孙女都是她看大的。现在想起那时的奶奶,时常是背着小妹或抱着小妹,手里还领着大点儿的妹妹,再大些的跟在她身后走,奶奶就象因挂满果而压弯了的枝条。
  
  奶奶总是以一颗热诚的心温暖着家人,温暖着村里人, 哪家有事她都主动帮忙。她手很巧。听说,抗战时期做军鞋谁也没她做的好做的快,后来村里的闺女出嫁也都让她做嫁衣。奶奶会剪窗花,逢年过节差不多村里家家的窗户上都贴着奶奶剪的窗花。她仅有的一点点零花钱总也舍不得花,每年一进腊月,奶奶就把她那点零花钱拿出来给我,让我给她买来彩纸,然后,起早贪黑的为乡亲们剪窗花。记得,那窗花有小动物、花、鸟等,样子很多,乡亲们都说她剪的小动物跟活的一样。她把剪好的窗花小心翼翼的保存好,等我放了寒假在一户一户的送。那送窗花的幸福、快乐情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奶奶给我包好窗花,千叮咛万嘱咐别弄坏了、别丢了…… 我就象只燕子在村里的大街小巷及各户飞来飞去,送着奶奶对每家每户的新春祝福,又象只蜘蛛在编织乡情网。他们也象迎接到了什么珍贵的礼物,一家人围着窗花看不够,在他们眼里那窗花就预示他家来年的幸福吉祥。我也常是满载而归,不论我到那家,在我临走时都被拉着、拽着往口袋里塞红枣、栗子等,口袋不满我是决出不了他们家门的。有时送完了窗花、装满了好吃的还不能回来,非要让我等他家的年糕出了锅,给我奶奶捎回来,并嘱咐我半路不要玩儿,要赶热让奶奶吃上,凉了就不好吃了…… 虽然北方的腊月天寒地冻,可我这个传递乡情、亲情的小使者从未觉出一点寒意,反倒觉得那个时候我从心里往外都热乎乎的。
  
  奶奶出名的手巧,还在于她会做草帽,就是麦杆编的那种。她的草帽不但外形漂亮而且做工也相当精细,要成型一顶草帽得用好多道工序呢,就说备料阶段:先把小麦割下晒干、把麦穗轧掉、抽出麦秸顶端的那段细节、一把一把的捆起来、再放到泔水缸里泡上几天、等那秸软了白了才捞出来、再洗净凉干。下步是一根根挑出粗细,分等捆好。要遍粗的用粗杆,编细的用细杆。每个草帽都要先编成几十丈长的秸辩才行。要做成上等精细的草帽,各道工序都不能马虎。这活计她都是晚上或起早干,是跟着月亮干的,上半月晚上编,下半月起早编,一是白天没空,再是为家里节省灯油。我经常是睡醒一觉趴着窗户看,奶奶还在院里趁着月光不停地编着……
  
  那时,奶奶做的草帽有的给村里人,有的拿到集市上卖,以补贴家用。第一次上街卖草帽让我终生难忘!那年我十二、三岁,记得那天一大早我拎着奶奶包好的几个草帽来到集市,没敢到集市里面去,也不知道打听价,更不敢说话,只是把草帽放在地上低着头等着。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天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看我的草帽,他好能说:这街里面很多很多的草帽,这玩意不值钱,贱的五毛钱,贵的也不到八毛钱…… 我本来就是第一次卖东西,心里害怕又没底,让他把我说的就象这东西是他的一样,完全由他控制了,我没了一点主意。最后,他给了我一块六毛钱挑走了那两个最好的草帽。快到中午了,其余的也没卖了。我拿着那一块六毛钱往家走,半路碰到一个买了草帽的人,我问他花多少钱买的,他说花一块二,我的心咯噔一下!那草帽怎么能比的上我奶奶做的草帽!奶奶花那么多心血就值八毛钱!八毛钱我就给了人家了!奶奶在月光底下编草帽的情景闪现在我眼前…… 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怕被人看见,就假装蹲在路边系鞋带,任眼泪刷刷地流。回家怎么对奶奶说呢?我边哭边想,自己兜里原来不是有两毛钱吗?对!我拿出放在一块,到家就告诉奶奶卖了一块八,我的心里舒服了一些。到家奶奶看我卖出两个,边为我擦汗边夸我长大了,会做买卖了,她还说没想卖多少钱,就是让我锻炼锻炼的,没想这孩子还真卖回钱来了,卖的钱还不少。听了奶奶的话我的眼泪又要下来,赶紧跑了出去,只听奶奶说,真是个孩子一会也呆不住。我的辛劳、善良的好奶奶呀……
  
  您离开我们整整二十七年了!这二十七年来,咱们的家变化太大了。您没看到的事,我都已在心里默默的告诉了您,您都听见了吗?您走后的第三个月我就挣了工资,您知道我第一次拿到工资的感受吗?我又想到了那两个草帽!可我挣了钱却一分钱都不能为您花啦!我的好奶奶…… 咱家也盖了两层新房,看上了高档的彩电。您的那几个孙女也都生活的很好,四家有了汽车……奶奶:我们始终都没忘记您!您永远活在孙女的心中!您嘱咐我们的:“为人要真诚、正直、善良、别怕难往前走,没有过不去的事、穷不扎根富不养老…… ”淳朴而深富哲理的话,孙女已铭刻心中!也是照您的话做的,奶奶放心吧!
  
  后记:愿我们每个孙子、孙女都趁着现在的好时代,好好的孝敬健在的奶奶!记住去世的奶奶,记住去世的奶奶那个时代的一切吧!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