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落花风-个人文章

十月,有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十月“在路上” 文评)

落花风
2005-10-26 21:53   收藏:1 回复:13 点击:5874

    十月“在路上” 文评
  
  网路上我已穿荆棘,走山路,行了几年,一直徘徊在红袖,且听,烟雨几大文学网,以及西陆和UC论坛。可我不爱热闹,只喜欢恬淡地发心情文字。跟帖发帖再热闹,似乎也与我无缘。只躲在自己和他人的文字后细细品味,很少发帖和跟帖。已记不清第一次进到胡杨林里的情景了,反正到现在,我的收藏夹里依然少不了胡杨林,葱绿的树林,千年不死的精神,对我是一种美,也是一种激励。
  
  九月底,在竹辉先生的盛邀下,我决定改变网络生活,出任“在路上” 编辑。说实话,我并不善长写游记,而且欣赏文字时,多是心情类和哲理类,对于游记,我的认识仅停留在“雨中登泰山”“长江三日”这些耳熟能详的高中课文。既然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何妨不坚持呢?下定决心后,便做到现在。之前,编辑工作对我很陌生,虽然经常发文,但我只静静地呆在自己的天地里,做了一个月,才发现我喜欢这个工作,让我对上网有了一种期待,有了目标。每看到论坛里推荐的帖子,总是认真地去寻找作者编织的每一个文字,因为每个文字后都有一个梦。通过这个工作,我也爱上了游记散文,爱上了游记的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打开一篇文字,如同打开一片心,一个世界。我更爱上了那些美的创造者:爱到荼靡,半路一把刀,木铃,冷月诗林,鸣笛,醉墨书生,音语石,木犁等。光看这些名字就足够让我品味半天,及至看了文字,我更折服。
  
  十月份,“在路上”共发文十三篇 。这些优秀的文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情景画三者的和谐交融,又各有侧重点,有的重在写情,有的重在写景,有的用解说词的方式,为精致的画面配上文字。构成了一幅绚丽缤纷的十月风景图。
  一、景
  
  1、进了大门后,“龙泉”便扑面迎来。只见那泉水莹然至清,此起彼伏的泉眼向上翻涌,明明是一泓碧水,却兀自鼓了起来,在寂静中似有瑟瑟细碎之音随之而出,让人顿感神秘无比。时有一簇簇的珍珠由伏而起,跃上水面却又悠悠然的散了开去。湖面上水气袅袅,泛起薄薄的一层烟雾,似轻丝飘渺。(木犁“百脉泉游记”)
  
  2、踏着山间的青石板小路上行,两侧的山坡上,零星的生长着高大挺拔的老槐树、山杏树和松树,还有矮小的山枣树和小榆树。漫山遍野的山枣,像一颗颗闪亮的红星星缀满了山间,柳枝在清风的光顾下,舞动着纤细的身影,那青春亮丽的脸上写满了喜悦。(冷月诗林“秋逛野风寨”)
  
  3、街道两旁各有一排高不过两层的楼阁,全是仿古式建筑,典雅古朴、精致美观。这些雕栏阁楼上都挂着一色的黑底金字牌匾,题着“文萃阁”、“醉书轩”、“聚香斋”、“皓月宫”等店名,全出自名家手笔,显出一种高雅的品位。(醉墨书生“古风遗韵书院门”)
  
  4、蓝天下,目之所及,山顶、斜坡、寨中、宅前,轻舒漫卷着经幡。远看,藏式风格的小楼,轮廓雍容不凡。近观,檐、廊、柱、棂,均重彩工笔,雕缕得五彩生辉。城外,不宽的土路,牛、羊与人共行,倘徉见恣。(木铃“行走西部——闲逛松藩”)
  
  5、沿途的景色是一种令人心碎的美丽,让人不忍触摸。白桦、落叶松、不落叶松共同在山谷间肆意舒展着浓丽的色彩,天空如洗,蓝的让人无法相信。抬眼望去,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延绵不绝的秋日画卷,雄浑而又秀丽,豪放而又纤细,如此和谐,如此统一。景色如斯,美得令人窒息、令人忘记所有的灰暗。行走其间,就是行走在图画之中,上苍,竟然给尘世间留下了如此一尘不染的绚烂华彩。(半路一把刀“如歌的行走——从禾木到喀纳斯”)
  
  6、巫山十二峰,如一串翠绿的宝石,镶嵌江中。宝石是娴静的,江水是流动的,宝石与江水和谐成一幅动与静的绝美的图画。激流劈出的巫峡,以其幽深秀丽、深沉肃穆著称。蒙蒙烟雨,潺潺细流,把峡谷妆扮成少妇的妩媚多姿。从山顶披泻下来的绿恍如女子的长发,柔媚出千古情话。古人善把情爱之事形容成“巫山云雨”,也许就是因为巫山能让人动情吧。秋到了这里,变得婉转而朦胧,羞涩而多情。(落花风“边走边唱——记游三峡”)
  
  同样写景,又各有各的笔法。木梨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冷月诗林,突出写枣树的色,柳枝的形,醉墨书生写书院门则不带一点的夸张与想像,纯写实地描写,严谨的文字与书院门的儒雅统一。木铃的远观与近望,让我们沉在松藩里不愿拨出来。半路一把刀的娴熟的笔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气势,但又少了一份沧凉,多了一份豪迈。我则以诗意的语言,极尽想像的手法来勾勒巫峡的秀美。
  
  二、情
  
  在作者的笔下,最成功之处就是文字中透露出的主观意识,即“情”。作者不是单为写景而铺排文字,而是借写景,或在写景中充分抒发个人情怀。所以从每篇文章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一些思想的闪光点,无不透着作者智慧的光芒。尤其是爱到荼靡,她的游记重在抒情,写景的份量少,但又是不可少的,因为作者的情皆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所依附。如“你是个帝王”中,先感性地描写深圳地王大厦的雄伟,然后巧妙地把“地王”与“帝王”联系在一起,进而有感而发,发得深沉,发得巧妙,发得精辟,建筑的政治化,建筑的人性化。在作者眼里,任何冰冷冷的事物似乎都带有生命的热度,对这些事物的描写与感慨也带上了一份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摘选:走出地王大厦的时候夜已深沉。站在这座气势的凌厉多于雄浑的建筑前,我脑海里再次出现初到“地王”时的念头。如果你爱他,就领他到地王大厦,让他体会一切都在脚下的帝王之尊。如果你恨他,就领他到地王大厦,让他感觉如踏地狱之门的渺小。
  
  “歌舞升平奥地利”中,鸣笛并没有过多地描写奥地利的美,而是从这个国家的古老与年青,闲适与富裕两个矛盾的方面着手,理性地看这个国家的历史与现状。在文章的末尾提到维也纳的河水与咖啡馆,更是一种理性思考后的升华。
  
  摘选:维也纳咖啡馆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无论贫富、不论男女、也不分老少和文化高低,人们对入咖啡馆是情有独锺。其实并不在于奥地利的咖啡非常有名,而是这里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咖啡馆文化,往往休闲只是原因之一,聚会切磋大有人在。我们到了这里,当然也要进去喝它一杯,虽说时间短,自己静静的喝,但总算对它有了小小的体验。
  
  三、画
  
  本来我是静静地看帖,以一种平静的心情点击了半路一把刀的“如歌的行走——从禾木到喀纳斯”。半个小时后我还没有把自己从帖子里拨出来,我震憾于作者的文字,更震撼于那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或是荒漠中直指天空的一株杉,或是蓝天白云底下贫瘠的土地,或是褐色草原上盛开的如花一样的朵朵帐蓬,或是密林中的一缕阳光,或是金黄的松涛,或是喀纳湖水泛出的如丝绸般的碧蓝,掠过沙滩的鸟群,透过木屋的昏黄的灯,阿尔泰的夕阳,河上的小木桥。一切都是那么诗意,古典,而在美丽的画面背后留给我们的又是多少可以咀嚼的东西啊!我只能说,一把刀,谢谢你,是你带给我太多的震憾,在每个画面底下那些平凡的解说词让我这个足不出户的女子走出了家门,走到了广漠的草原上。不敢说半路一把刀一定是个细致如女子的男子,但我可以肯定,他一定有着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美的所在,善于发掘不为人知的美。
  
  摘选:远望,夕阳在阿尔泰山脉中铺洒了最后一层猩红,使远山变得凝重而苍茫。近看,身侧的山坡上高耸的树木在色彩浓郁的晚空下显出剪影,神秘而婀娜。 随着太阳的离去,山中的气温似乎也在一刹那被带走,寒意顿生。
  西侧,则有一条小河,河的上面有一座摇摇晃晃的木桥,我在上面留影的时候本想靠着桥上的扶手摆个POSE,但是手一扶上去,差点连人带扶手跌到河里去。 河水则非常清澈,发着蓝黑色的光泽,看起来似乎像是浓稠的油一般缓缓流过。
  
  十月,我们到了北方大草原,游了西安书院门,去到深圳看大厦,回顾四川松藩的革命历史,百脉泉和野风寨也如在眼前,坐船一路直下三峡,倾刻间,又到了异国他乡,体验音乐之都的美。
  
  看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十月,我们何止行万里路,又何止看万卷书!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