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梧桐雨2005-个人文章】
也谈李敖
□ 梧桐雨2005
2005-10-20 13:03
收藏:1
回复:5
点击:4620
也谈李敖
李敖,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名字,特别是在九月份受凤凰之邀赴大陆的神州文化之旅后,人气更是飙升,但随之而来的铺天盖地的赞誉及唾骂也不绝于耳。对于这样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借这股东风,我参阅了有关李敖的大量资料其中包括他的长达四百一十四页的回忆录及在北大,清华,复旦的三次演讲,也在网上查阅了大量喜欢他的人及不喜欢他的人的看法、文章。心中也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只要你看过李敖的书,就不难发现他确实是一个有才的人,有着深厚的史学功底,旁征博引,学冠古今中外,笑嗔怒骂,自成一家。很多人说李敖是一个恃才自傲的人,是不无道理的,才思的敏捷,加上少年时代就拿过台中市演讲竞赛第二名的嘴上功夫,使之在台湾思想文化界搅起了一次次波澜。可以说李敖是从《文星》发迹的,《文星》给李敖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他就像一匹时刻想挣脱缰绳的野马,在这个多山地的台湾艰难地小跑。锋芒毕露的李敖以反传统、反权威的激烈姿态登上台湾文坛和思想舞台,接着又以反国民党专横独裁的斗士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之后李敖因《文星》入狱。李敖曾有一段经典的独白——“多少浮云世变,使我觉得,为文星而作战的人,如今只剩下我一个。风雨如晦,水深浪阔,我再做多久也不知道,但是,我不会终止,我不会背弃文星的理想,我总朝前去了!”此时的李敖确是令人感动的。
大陆的一些知识分子并不喜欢李敖,骂他“无德”“小丑”、“流氓”、“恶霸”、“畜生”,对于李敖的德,我无法评说,虽然李敖太过于自负,太过于会粉饰自己,就像从头到尾地在回忆录中大量对自己的歌功颂德,虽然他也像大陆一些知识分子那样容不得异类,睚眦必报。但我们仍可以看到一个真性情的李敖,他敢说敢做,而不像充满广袤大陆下的矫情。他在强权下蔑视权威,受到种种非难,被困于囹,试问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有谁可以揭杠而起,登高一呼呢!没有,绝没有!在强权下只有温和的声音,却听不到自由的召唤。李敖的大陆之行,使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正视李敖,北大,清华,复旦的三次演讲,我们仍可以感受到一个锋芒毕露,老而弥坚的李熬,听他的演讲,你不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年届古稀的老者,你会感受到他的放荡不拘,你会感受到他处理问题的睿智,你会感受到李敖的演讲是近年来在公开场合最自由的声音,虽然他的隐晦使之失去了一部分光彩,但这符合李敖的个性,也体现了他的圆滑老到。
尊重这样一个老人,老人不老,生活的凄风苦雨磨灭不了他的斗志,比起在挫折中一蹶不振,在打击中意志消沉,在失意中困惑一生的人来说,这样一个老人是真正值得尊敬的,而更让人尊敬的是他所带来的自由的气息,李敖的人生或许是一出悲剧,虽然他穿着喜剧的外衣,可他悲得精彩,悲得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