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霜叶-个人文章

钓鱼

霜叶
2005-10-05 13:40   收藏:0 回复:8 点击:3229

    “十·一”长假的第二天,根据珍的安排,我们去钓鱼,一同去的还有娜和汪的家人以及另外两个人。一行男女老少总共有13人。
   本就有点休闲的意思,所以去的不是很早。再说,过了中秋,天已转凉,去早了也没有用,因此我们到达目的地时,已是九点多了,此前已有人在那儿等着,并做好了一切准备。
   老公本来带了一根备用渔杆,是准备给我用的,但他和其它的人被鱼主人带到另一隅去了。我和先期到达的汪招呼着,并从同伴手中接过鱼杆。渔线太长,一般而言,渔线的长度应等于渔杆,显然递给我渔杆的小伙子是一个新手。
   我和珍一人一杆,坐在水边,刹有介事的开始了今年以来我的第一次垂钓。我和她都不是第一次钓鱼,以往都是和同事、朋友一起去的,只有这次是以家为单位结伴而行。我熟练的拉紧渔线,当渔杆呈弓状时,放开渔线,钩便弹落在意想的位置。浮标在层层细浪的水面摇摆着,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好久都不见有鱼儿来上钩。风掠过水面,时而被吹起一层皱褶,时而象一层薄纱滚过水面。放眼望去,仍是满眼郁绿,但天有些灰,穿了外套,仍有些凉意,尤其在水边站久了更有些挡不住的寒意。
   邻座的同伴,已将一条条的鲫鱼拉出水面,珍的儿子,在其父的指导下也小有收获。无论谁,每钓上一条便会引来一阵欢呼声,对于我们这些尚未鱼儿上钩的来说,不免眼馋心急。于是我念叨着那首小猫钓鱼的童谣,更是引来大家的一阵嘻笑。
   我对远在另外一隅的老公大声问:“你那儿有上钩的吗?”
   老公回答:“死守窝子,耐心等待!”
   珍说:“落实八字方针,一定会见成效!”
   终于有愿者上钩了,浮标先是下陷,然后上浮,突然又没入水中。“拉!”站在我身后的小伙子大喊一声。我应声手一扬,好沉的感觉,渔杆已被拉成弓状。鱼儿或许是受到我这一拉的惊吓或疼痛,箭一般游向远方,可惜已难以摆脱诱惑的陷井,无法远游。我松一下杆,再用力将杆上扬,一条鲜活的鱼便离开水面上了岸。娜和朋友们急忙过来帮忙抓住鱼。
   渔杆上扬、沉手的那种感觉,可能是整个钓鱼过程中最最让人惬意的一种感觉吧。
   不久,珍那边的鱼儿也开始上钩了,娜在我和珍之间高兴的跑来跑去,男士们也忙着为我们服务,不到两小时,我已钓到近十条。转身望着老公,正单坐一隅,叼着烟,望着水面,显得甚是悠闲,我把渔杆交给了娜,向老公走去。
   老公选的是一处背风的地方,坐在他身边感觉温暖了许多。每有鱼上钩被拉上岸的时候一点声音都没有。我说把备用杆给我钓吧。老公说,不用了,你就坐这儿看我钓吧。
   钓鱼是老公的三大爱好之一,每次钓鱼回去后都要兴奋的谈他钓鱼的体会。这次也不例外,他目无旁斜,望着水面的浮标,间或掏出一只烟点上,一边吸,一边给我讲他垂钓的往事,那份从容、那份自信、那份平和、那份悠然,是我以前很少见的。就连弹烟灰的姿势,在这空旷的秋野,也显出几分潇洒和大气。
   记得第一次和老公见面,是在教育局的院子里,高高瘦瘦的,着一身当时比较时髦的深蓝民警服,戴一幅眼睛,既沉稳、英气又书卷气十足。除了老师介绍时必要的礼貌和客气外,不见一点点异性间的热情。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二十多年来,彼此间要么忙于各自的学习和工作,要么烦恼于各自的烦恼和不顺,要么忙于这个共有的家,已很难象这样静静的去感受对方、欣赏对方了,至少于我是这样。
   一会儿来了一位农夫,和我们谈起了他的老伴、他的儿女、还有他的经年往事。虽然是一些细锁的小事,但对农夫来说,也是一生中最大的满足。比如儿子们都有了一份能攒钱的工作;女儿出嫁后夫婿待她是如何的好;去年两老种的十多亩地纯收入就有四千多元,等等。老农讲这些的时候满脸都是幸福的光彩。老农还讲了他平身最得意或最失意的事,讲的最多的还是他的成功。老公递给老农烟,老农说,两年前就戒了。老公说,看来我要向您学习。
   聊了一会儿老农走了。
   我说:“刚才应该送两条鱼给老农的。”
   老公说:“是啊,刚才没想到。”
   我说:“我想到过,只是想先看看老农有没有这种意思,后来他走的时候倒忘了。”
   老公说:“他不会向你要的,一看就是不占小便宜的人。”
   我说:“是啊,给他还不一定要呢。”
   其实,要向农夫学习的何此是他的戒烟,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态与豁达。
   又有一条鱼上钩了,老公熟练的抓鱼、放鱼、挂诱饵、甩杆。 然后再掏出一支烟叼着,悠然的注视着浮标。
   我已没了钩鱼的兴趣。最近总是这样,很难对一件事有耐心。于是挨个去查看朋友们的渔兜,个个都是收获颇丰。兜里的鱼很是惹人喜爱,一个个总在不停的想往外游去,只可惜被网兜网着,一切都是彼劳……
   据说任何动物都有它们交流的语言,但不知此时这些在水中无比精灵的小家伙们在发表何种感概呢……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