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wolvring-个人文章

穿越时空的洞箫声

wolvring
2005-10-03 16:11   收藏:0 回复:1 点击:4947

    算起来,洞箫类的乐器大抵是人类最古老的乐器了。从远古的先人偶然听见长风掠过折断的竹梢所发出的呜呜声、从草原上的猎人偶然吹响雄鹰腿骨所振响的激越而凄厉的长鸣开始,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无论是在广袤的大陆、还是远隔重洋到美拉尼西亚群岛,就都有了这种竖吹的、或简单或繁复的乐器。少年时,家父常在工作之余,坐在藤椅上,给我们兄弟两个演示一段箫曲,及至青春,西洋乐器成为潮流,赶着学了萨克斯之类,很是风光了一阵。年齿渐长到而今,繁华照眼随流水,却渐渐厌烦起那种喧嚣与嘈杂,自然而然地亲近起中华传统乐器来,如古琴、如洞箫。喜欢那种清清幽幽的意境,喜欢那种透射出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月色一般的光华。但古琴价高,求之不易;小城偏远,学之亦难,于是学箫。
  
   箫好学也不好学,行话说“百日竹笛千日箫”,吹响容易,吹出意境来就难了。从技巧来说,箫远不如笛子那么花样百出,但箫声那种拨动你灵魂的气势和韵味,却和竹笛完全不同。箫声凄咽如诉,如同一个清高的隐士徘徊在松色苍翠的山林;箫声清远盘空,传递着长空雁叫霜晨月的回响。竹笛演奏时,听众会给以热烈互动;但听罢洞箫,却让人沉思到冥邈,忘了鼓掌。
  
   曾经一支箫吹到天涯。到海南时,带着洞箫,在南海之滨,合着椰风碧浪而吹。当时曾记下一些感慨:
  
   看罢鹿回头,下山到大东海的一个港湾。椰林、阳光、沙滩,碧海、蓝天、白浪,此时不吹箫,更待何时?于是离开熙熙攘攘的人群,找到海滩一处极是僻远的所在,旁人都畏惧路远而躲在树荫下,独我欣欣然信步而去。走到景区的尽头,有椰树四棵,相互依隈,像是几位好友倾盖而谈,树荫浓浓,不透烈日。碧水连天无际,白云飘浮于上,闲鸥来去若雪,长涛拍岸如歌。于是徐徐持箫,打算好好吹奏一曲。不料脑海中曲目翻滚,竟然没有一首曲子的意境与当下吻合。无论是《春江花月夜》、还是《碧涧流泉》、《平沙落雁》等等古曲,每每刚吹出头一句,便觉得格格不入于眼前景、心中境。无奈之下,任箫声漫起,旋律自由。须臾之间,觉得呜呜然潮声合于箫声,充盈天地;渺渺然魂魄离乎九窍,驰骛八荒。更不知身在何处,意欲何为矣。时光与流水共去,人生逐浪花无涯。渐渐潮声远逝,箫声亦杳然而息。睁开眼睛茫然四顾,箫声潮声如羚羊挂角,浑若一梦。再想回忆起刚才即兴演奏的旋律,却犹如雪泥鸿爪,了无踪迹。只是在灵魂深处,留下一抹永恒的记忆。
  
   唉!箫的意境,究竟该是什么样的意境?此时此刻的感受,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化境呢?我无法回答,大概只有飞翔在天水之间的海鸟,冥冥中能够给出答案吧。
  
  

作者签名:
听箫罢,犹堪袖手,慢上层楼。

原创[文.心路心语]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