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mingzhong-个人文章

我拿什么拯救你?——少数民族文化

mingzhong
2005-09-27 12:01   收藏:1 回复:27 点击:5894

    我拿什么拯救你?——少数民族文化
  
  中秋刚过,月饼的馨馨香气还在饶粱,国庆的脚步又匆匆踏来。据传2005年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在国庆黄金假期间举行,其规模之大是历届芦笙节前所未有的。节日期间有芦笙歌舞、大型民族服饰展示,民族民间体育竞技、百牛大战、民族村寨体验游等等。第二届中国西部模特大赛贵州赛区选拔赛也将在金秋十月的凯里举行。青春的曲线舞动着这方神奇的风景,时尚的旋律奏响着欢快的乐章。届时来宾将踏百年古道,听百年古歌,看西部模特风采,参观工艺品的制作和展销,尽情地领略黔东南州首府凯里的多姿风情。
  
  家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侗族的聚居地。这里居住着全国全国近一半的侗族人口和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同时还有布依、水、壮、瑶、畲、彝、满、回、藏、土家、仡佬等其他少数民族在这里居住。这里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戏剧、民间曲艺、诗歌、音乐、舞蹈、民间绘画、工艺美术、民居、服饰、器具,以及传统节日、庆典活动、民族体育和民间游艺、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异彩纷呈,积淀厚重。它们是我们民族自治州宝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黔东南自治州是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全球十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带来了民族生产、民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全州的民族民间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冲击而十分地触目惊心。现在很多少数民族不会说自己的民族语言,不会唱自己民族的民歌,比如我家那位就是典型的代表。如果我们再不注重民族文化传承的话,只要再过几代人,现存的这些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都将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消失。这无论是对本民族、还是对世界文化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这种损失是不可逆变的——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再也不可能复制和恢复起来。
  
  黔东南州的民族建筑,以其古朴典雅,古色古香的独特景观,直观地展现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内函。州境内各民族的民居木楼,全都是纯粹的木质结构,木柱作架、木枋为梁、木板为壁,不用一钉一铆。与鼓楼、风雨桥一样,造型美观,工艺高超。特别是苗村侗寨里木楼林立。远远望去鳞次栉比,气韵恢宏铺排壮观。这些木楼造型独特,风格别致,美观大方,做工也非常讲究。门、窗、廊、栏等雕刻精美,充分显示了黔东南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这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可是近一二十年来,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和污染、外来文化的侵袭,加上国家实行退耕还林、禁伐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还由于寨火山火的时常发生,致使州内许多农村的民居住房都改成了砖石结构或者砖泥结构的楼房。在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上出现了砖木杂混、土洋结合的民居怪胎,使原来风格独特、魅力无限的苗家吊脚楼、侗寨木楼等民族民居暗然失色。令人扫兴,叫中外文化游人愤慨非常。砖木结构的夹生吊脚楼随着旅游业带来的富有而随处可见。千年侗寨如今也有了砖木结构,土洋结合、不伦不类的民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不是一时间半会儿就能解决的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是根植在自己民族之中的。离开了自己的民族,民族语言也就不复存在了。由于贵州经济相对落后,80%的年轻人都外出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打工,普通话是唯一能够与各民族互相交流的语言。要想打上工,你不能穿着民族服装说着苗语或侗语去联系工作。卡拉OK的时候,也没有展示自己的苗歌、侗歌的机会。要求少数民族的年轻人保持自己的民族风格,穿民族服装,说民族语言,在自己的村子里可以。离开了自己土生土长的村子就不行了。要他坚持,无异于让他走上死路一条。
  
  保护民族文化固然重要,但是少数民族应该不是天生就爱山的,而是因为千百年来歧视少数民族的战争,才将少数民族推进了大山的深处。少数民族的人民也需要新的文化知识,也需要感受新的生活方式。谁不想到舞厅酒吧茶楼去约会呢。他们自己天生就喜欢用歌舞去表达自己的欢乐,寻求自己的爱情吗,应该不是这样的。就象有了液化气你不想去烧柴火,有了汽车你不想去坐拖拉机一样。有了电话随时就可以约到他的情人,就有了许许多多的约会场所。再叫他们去大树下通宵达旦的高吼大唱?满山林冒着蚊虫叮咬去约会游方?他们不是傻子啊!保护文化,那要在文化的顺延过程中给文化持有者带来一定的利益,只有利益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继续发展。就象战争会死人一样,失掉一些东西是很正常的,舍不得失掉就不能取得战争胜利.不改革社会就不能发展。
  
  现在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和旅游业的逐步发展,不少少数民族的年轻人都慢慢的撑满了钱袋。有了钱谁不想住别墅楼,谁不想开宝马车啊。修别墅的砖石水泥钢材到处都是,有钱就能买到,想修就修。修吊脚楼谁给你批木材呢。就是批了一点点,够他用了吗?吊脚楼可不是一点点木材就可以修得起来的。
  说到底,少数民族的人民也要过上好日子。时代在进步,他们也要进步。
  但是民族文化也不能不要,丢掉了实在可惜。我拿什么拯救你——少数民族文化。
  拯救这些宝贵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作者签名:
能鸣的钟说明没有停摆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