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兰草2003-个人文章

走过的日子(十一)——生活(山里赶场)

兰草2003
2005-09-19 23:13   收藏:0 回复:4 点击:2889

    随着年龄稍大一点之后,我喜欢跟母亲一块去集市“赶场”看热闹,买东西。所谓的“赶场”就是在集贸市场上进行买卖交易,北方人叫“赶集 ”。峰洞的集市就是火车站附近峰洞公社的一个上千平方米四通八达的坝子里,周围是当地农户居住的砖木房、茅草房。地势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穷山僻壤都是这样子。每到“赶场”天,附近各乡镇的农民挑着或赶着马车带上自家生产的土特产、柴火、大米、家禽、猪肉、牛肉等,还牵活牛活马来卖的。赶集的人们从各条小路涌入集市,还有外地精明的一些商贩从不错过峰洞“赶场”的机会。这里离火车站近,上下车方便,当天来当天走,有他们的加入,市场上的商品又丰富了许多,可买到当地没有的物品,如布匹、盐巴、炊具、洗涤用品、化妆品、香烟、农药、农具等小百货。为方便商品交易,坝子里到处都搭建有摆东西的货架、木棚。为方便选购,卖同类物品的自成一行,如肉行、米行、菜行等,摆小吃的随地可见,有米粉、凉粉、面食,简单便宜,只是那时不时兴“烧烤”之类的特色小吃。每逢“赶场”天,无论刮风下雨,烈日炎炎,场坝里总有熙熙攘攘数百来人买卖交易,车水马龙,人欢马叫,从“赶场”中能真正体验什么叫“热闹”。热闹中也有遗憾,来自坑洼不平的土石路面,太阳天,尘土飞扬,污烟障气,简直可称之谓“扬灰路”;阴雨天,路面则是一个个的小水坑,车辆一过,便黄泥四贱,让人难以下脚,简直可称谓“水泥路”。尽管如此,“赶场”的热闹场景绝不会因为天气的变化受影响,似乎只有极少数的人察觉到有时“逛集”会因天气带来一点烦恼,证明了在这遍贫瘠土地上的人们还是渴望过热闹、富裕的美好生活。小时候,我们几姊妹个个很吃“长饭”,是因为“油水”太少,每人每月的国家粮食定量根本不够吃,但是无论当时市场的米价多高,母亲总是每逢星期天“赶场”,都要到集市上买议价米补贴,让我们几姊妹吃饱饭。尽管平常油水少点,但我们在母亲的细心照顾下,个个身体长得还算结实,很少生病。在乡村,“赶场”是一件很热闹的活动,无论你是上了年纪的老者,还是乳气未干的后生,每周必须的赶场,你都会三两相约的结伴而行,行走甚至十多公里的路程前来。同时“赶场”购物也构成了小站物资供应、解决生活必需品的一个主要渠道。
  
  (未完待续)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