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褪色的记忆-个人文章

痞子蔡的泡沫四处飞扬[转载]

褪色的记忆
2005-08-09 20:12   收藏:0 回复:0 点击:2589

   
  苏阳
  
  
  
  
   明星是大众的快乐指南 倚门卖笑的流行音乐 狼狈弱智的电影电视 读书堕落成时尚 作家凶猛 文学走进炒作的新时代
  
   娱乐圈、影视界、出版业……
  
   名人出书、明星作秀、歌手绯闻、作家排名……
  
   各种热闹层出不穷,各色人等相继登场。
  
   这一切,在作者犀利的笔下,统统被剥去“文化”的外衣而还原其商业运作的本色。
  
   “痞子”这个词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当初,王朔的小说被人称为痞子文学,这个词就与文学粘糊在了一起,不但充斥各类大众媒体,而且成了一个时髦的社会流行语,十余年来,可谓经久不衰。如今,情形有了一些变化,一个来自网络的、叫蔡智恒的台湾人,毫不留情地抢走了王朔头上的桂冠,痞子王变成了痞子蔡。恍惚间,江山代有人才出,城头变换大王旗,横空出世痞子蔡。王朔老眼昏花,精力不济,只好让位于那厮。也难怪,王朔不懂新经济,虽然后来也混迹于网站,可为时已晚,所以至今还是“传统作家”,哪敌得过来势汹汹的网络高手?痞子蔡特精明,既要鱼又要熊掌,两块根据地都占着,网上网下齐吆喝,人气旺着呢!
  
   这么些年,王朔一直被误读,这孩子看上去有些痞气,实则很美,是一个色厉内荏的好孩子。他的小说貌似痞子文学,内容实际上蛮正经的,形式上“动物凶猛”,本质上“玩的只是心跳”。要说痞子蔡与王朔远不是一个重量级,他的东西和王朔根本没法比,那是一种羽毛和秤砣的区别,由他来接王朔的班,的确十分勉强。我之所以把这俩人搁在一起说,是因为痞子蔡目前的人气、地位、呼声、趋势与当初的王朔类似,都有点如日中天的意思。另外,痞子蔡的那些所谓网络小说,具备痞子文学的一些特征,或叫基本特征,那就是:浅薄、无聊、低俗、虚假、矫情。这类东西,其实就是一种没有任何重量的文字游戏,是电子化时代的语言垃圾。读这样的东西,除了浪费时间,几乎不会在任何层面使我们有所收获。
  
   当下的情形是,痞子蔡被网友和众多的媒体推崇为大师,那本《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被隆重地煽乎成经典。它的荒唐之处,不在于痞子蔡本人,这纯属一种阴错阳差。痞子蔡的现状有点类似于买彩票中了五百万的大奖,是一个意外,一个运气使然。这种荒唐局面的呈现,起因于现时代文化的荒漠化,心灵和情感的粗鄙化,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水土流失,以及失去重量的精神生活。于是,大家以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需要放松,需要快乐为借口,凭借电子化技术化的优势,虚拟一个现场,聚集在一起,磨磨叽叽地起腻,委委琐琐地“亲密接触”,实质上是一种相互意淫和集体偷窥。这就是网络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因其充满着想象空间,具有刺激性和暧昧性,所以能够风靡于城市里荷尔蒙分泌过剩的人群中间。
  
   痞子蔡制造出一个轻舞飞扬,我相信,用这个美眉的名字来夸这部小说,也会得到很多同志的赞同。像柳絮一样轻舞飞扬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多传神的一个比喻呀。凡能又飞又扬的东西,都是没有重量的东西,都是轻飘飘的东西,像什么杨花啊柳絮啊,不但能飞扬,还能迷人的眼睛。《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就让众多的人迷了眼睛。眼睛出了问题,视力自然受影响,就会看不清事物,看什么都模糊,甚至变形、夸张,能把猪八戒看成美女,把乌鸡看成凤凰。而有些人恰恰又有自以为是的毛病,以为自己“眼见为实”的东西绝对是好东西。由此,空气里到处都飞扬着夸张的谀词。
  
   现在让我们深入一下文本,小说共写了四个人物,痞子蔡、轻舞飞扬、阿泰、小雯。阿泰是个脸谱化的人物,是个泡妞专业户,一个彻头彻尾的痞子,他是痞子蔡的性启蒙老师,所发言论可以编一本《泡妞指南》。小雯呢,是轻舞飞扬的陪衬人,实际上可有可无,惟一的作用,是给痞子蔡通个风报个信。另两个人物,当然是男女主人公,整本书里,基本上是两个人在飞扬。痞子蔡闲着无聊,经常去网上游荡,在一个凌晨,与一个叫轻舞飞扬的美眉邂逅,双方很快就打得火热,急急忙忙见了面。这一见,双方果然很来电,于是就开始忙活。先是喝了一次咖啡,痞子蔡借机整出一套“咖啡哲学”。然后又看了一场电影,轻舞飞扬觉着自个儿跟《泰坦尼克号》差不多,有一种要沉没的感觉。接着又玩了一次浪漫,制造了一场“香水雨”,轻舞飞扬就神秘消失了。原来,美眉得了红斑狼疮,很快就真的飞扬了。痞子蔡只好在网上思念他的轻舞飞扬。
  
   小说故事老套,情节单调,人物形象苍白,情感虚假做作。在叙述上,出于技术的需要,采用分行式的平铺直叙,语言直露,缺乏光彩,偶尔为之的“幽默”,也显得生硬。读罢此书,看不出有什么出色的地方,令人相当失望。与媒体上那种云蒸霞蔚的鼓吹相比,反差大得惊人。就是那段被当成经典中的经典的帖子,也不过那么回事。
  
   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我有一千万吗?没有。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我有翅膀吗?没有。所以我也没办法飞。
  
   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焰。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所以我并不爱你。
  
   小说结尾,轻舞飞扬也写下与之类似的一段话。这么两段绕舌的“名言”一时间流行得一塌糊涂,成为城市新人类的爱情物语。我想问的是,它真的那么好吗?真的那么出色吗?它真的能感动我们吗?真的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吗?我觉得一个三流诗人都能弄出这种东西,它不过是个比较聪明的语言游戏罢了。
  
   据说许多美眉读过这部小说后,都心情激动泪流满面,不少具有城市小男人情怀的大虾,也感动得不行。我真怀疑,他们是否读过真正的文学,是否读过真正能感动人的纯粹的小说。这么一个虚假、矫情的东西,居然能成为经典,被广为称颂,真是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事。真正好的,有价值的文学,被埋没了,被颠覆了。歌唱家隐在幕后,假唱者在台上张扬,精品无人问津,赝品风行于市。谁能告诉我,这究竟是为什么?谁能告诉我,这是对还是错?在此,我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险来断言,如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是经典,那将是文学的灾难,所谓的网络文学也不会有什么前途:如果痞子蔡是大师,那将是文学的悲哀,同时作家这一称号也可以不复存在。
  
   读过《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我对网络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那些嚷嚷网络文学是新文学,必将取代传统文学之类的鼓噪显得更加可笑。在我看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根本特征是一致的。文学是关注人的,是关注人的心灵与情感的,只要是真正的文学,都莫不如此,网络文学能超出这个范畴么?网络只是一个载体,是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新型媒介,把文学放在网上传播,与放在杂志上传播,功能是相同的,它们怎么就可以取代一切呢?这不是说胡话么?由于技术原因,网络文学在行文的规矩上,与传统文学有所区别,文中夹杂的大量外文字母、单词和符号,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无论现在和将来,它们都无法成为文学的本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只是传播渠道不同,在文学的内在精神上,应该是相同的。当下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距大得很,好比一个是成年人,一个是幼儿。所以,网络文学还是谦虚一点为好。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撞开财富之门以后,痞子蔡处于一种疯狂状态,一边掩耳盗铃,一边流窜于内地的各大城市淘金。看来,他不把自己搞臭,是不打算罢手了。什么《第二次的亲密接触》,什么《再一次的亲密接触》,什么《雨衣》,什么《爱尔兰咖啡》,真是没完没了。痞子蔡的文学泡沫,正在神州大地四处飞扬,这不是文化沉沦,文学衰败的象征又是什么?
  
   台湾的一个导演把《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拍成了电影,由台湾的陈小春和内地的马千珊联袂主演,老家伙搭新妹子,将怎样演绎这段飞扬的网络神话?我只是佩服那个导演,如此单薄的一本小说,他将怎样对付出一百分钟的胶片?听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已经把这部小说搬上了话剧舞台,开始我对这则消息几乎难以置信。一向注重艺术的北京人艺也来赶时髦凑热闹?也想在这场时尚的大餐中分一杯羹?
  
   最后,我就仿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经典片断,写几句话,送给我们敬爱的痞子蔡大师:
  
   如果我有智力障碍,我就崇拜你。我有智力障碍吗?没有。所以我仍然无法崇拜你。
  
   如果我喝高了,我就买一本《雨衣》。我喝高了吗?没有。所以我没买《雨衣》。
  
   如果把整个洗脚盆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不屑的火焰。整个洗脚盆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我怕弄脏了房间)。所以我不再读你的书。
  
                     ——摘自《文坛青红帮》
  
  

作者签名:
总是不愿相信,
但是,
这就是我的命,
我别无选择

转载[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