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熊钧平-个人文章

雨中心情

熊钧平
2005-08-09 10:10   收藏:0 回复:1 点击:4747

    我一位来自漠北的朋友,问他到江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毫不犹豫的说,就是雨多。
   身在其中的人倒是无所谓,雨是家常便饭,早就习以为常了。像我,如果有些日子不下雨,那才觉得稀奇。
   要是春天,不必说“青蓑衣,绿斗笠,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弄春之人,一副钓竿牵出的惊喜。就是三三两两的行人,在一叶花伞下尽情的谈笑,也让你无限的惬意。就不要说新绿的杨柳静默在雨中,把自己站成一个个乖乖听话的小姑娘。长长的古道蜿蜒在田野,成了天底下最曲折、最有内涵的文字。雨中临窗,就一碗清茶,邀三两朋友,品满目新翠,寄无限希望!春天的雨中没有伤感,有的只是满心的欢喜,有的只是满心的希望。
   这也难怪老曹把显赫的贾家姐妹的名字弄得和春天牵肠挂肚的!
   其实也有不对的地方,巴山夜雨时的乡愁,海棠依旧时的春怨,也是人生苦旅挥之不去的缺憾,也是繁华背后的凄迷,但因为有了几千年历史隆重的渲染,倒成了人们寄托相思,描绘心境的美妙的托词。
   “夏天的雨,隔牛背”,是我老家的人对夏天雨的描述,意思是说,站在牛的这边是晴天,而站在那边是雨天了。这话朴实明白,一听就懂,不像“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说的那样文气十足,看了表面,还要看内面。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说了夏雨的特点,像一个调皮的善变的小子,一会儿笑容可拘,一会儿又泪流满面。那小子要是耍起脾气来,直叫你徒叹奈何。
   那年,我骑一辆破自行车回老家,走到半途,一片云笼了上来,顷刻雨就瓢泼桶倒,直追着我下,我拼尽全力也未能幸免,还是成了落汤一鸡!惨不忍睹。片刻,又是阳光灿烂。近乡遇到熟人,让他们好好的高兴了一场。
   夏天的雨直露,像一个粗犷的汉子,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不是羞羞答答、欲说还休的小姑娘。他要是发起狠来,除了那咄咄逼人的气势,你似乎还能看到他健美肌肉,触手可摸那力与美的完美的整合。有许多的画家和诗人喜欢把自己笔下的人物定位成一个伸出双手来迎接,或者说是拥抱那天地间万物精灵的形象,我觉得对夏天的雨,一点也不夸张。正是这玉液琼浆让希望长出了翅膀,让激情鼓荡在胸膛!
   我的斗室,挂了一幅《牧归图》,画上烟雨蒙蒙,牧童手扬柳鞭,驱赶在湖中撒野的大牯牛,那亦呼亦喊的神态直让人叫绝。有时,面对画图,真想走到迷蒙的烟雨中去,和那牧童一起,一面回应慈母的声声呼唤,一面把喂得饱饱的牛儿驱赶。
   秋天,往往和肃杀、凄迷联系在一起,秋天的雨也就成了这沉重气氛的点染,雨一下就是几天,甚至连月不开,倒不是三杯两盏残酒和梧桐更兼细雨的问题,那只是闲愁,是春闺怨妇的倦怠,是为赋新词的文人墨客刻意追求的境界。
   早秋的雨,带着丝丝凉意潇潇洒洒的飘落下来,在原野和村庄随意挥洒,给渐渐老去的绿意平添一些亮色,如烟似霰,像雾像纱的笼罩出一片宁静与安详。激情浪漫的少男少女们,在雨中任调皮的雨珠钻入头发,挂在发稍,享受季节的馈赠,和庄稼果实一起走向成熟。
   晚秋的雨又多了些沉重,和着枫叶荻花弄出的阵阵秋声走入夜幕,隐然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境界,如果说这时候有惆怅,那就是栏杆拍遍无人会的英雄的孤独,和宏图未展的壮士的情怀,但是,决不委顿和颓废。这时,心无芥蒂,满心欢喜的要数守着一份平平淡淡的生活,刚刚收获了的农民。说到底,不得过且过,能淡入淡出,过平平淡淡的日子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江南的雨多情,就是冬天,它也会把你送到红泥小火炉前,静静陪着你和你的朋友,醉倒在浓浓的亲情里。
   不管是在什么季节,窗前读雨,梦中听雨都能使心境平静,思绪清晰,都能让你品味出许许多多的人间滋味。
   和我一起走进雨中吧,我对朋友说。
  
原创[文.心路心语]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