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闲云孤鹤-个人文章

柳下惠与晁错

闲云孤鹤
2005-08-07 16:32   收藏:2 回复:8 点击:6525

    台湾著名学者,女作家龙应台先生,长期游历于世界,可以说学贯中西。博览群书是她的一大嗜好,而她却说,作为华人,每隔两年总有那么几本书要再读一遍,她列举的书目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以及古文观止,等等。 她说:每一次都会有新的认识,跟新的启发,从来没有让我觉得这是旧书。我从十岁开始,我的父亲教我们背诵《古文观止》。《古文观止》这个简单的书,我到现在几十年之后,每一次看了都有新的体会。
  前不久我也重读了一遍“孔孟”,感触颇深,又获得了一些新知,长了见识,提高了悟性。也正应了苏轼的那句话: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了孔孟,那个时代的许多人物也就耀然眼前了。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比孔子大几岁,且大名鼎鼎的柳下惠。
  《论语》和《荀子•大略》以及西汉时鲁人毛亨、赵人毛苌《毛诗•苍佰传》中,都有关于柳下惠的故事,称赞他能“坐怀不乱”:柳下惠夜寓郭门,有个找不到宿处的女人要求住一宿,柳下惠怕她受冻,用衣服裹住她,叫她坐在怀里,同坐了一夜,并没有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被称为“坐怀不乱”的君子。《现代成语词典》解释为:乱,淫乱。“坐怀不乱”后指心地纯粹清白的人在男女关系上,光明正大。《辞海》解释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上品格高尚。
  
  柳下惠(亦称柳下季),姓展,名获,字子禽。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人,是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裔,官拜士师(掌管监狱的官)。因他居官清正,执法严谨,不合时宜,弃官归隐,因他的食邑在柳下(今濮阳)。死后被谥为“惠”,故称柳下惠。
  历史上,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是有许多的,坐怀不乱美名之于柳下惠那只是一件小事。而柳下惠层次、境界更高的言行,却不在这里。请看《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汪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在鲁国柳下惠,官至司法部长或最高法院院长。掌管刑法。然而他三次上台,三次都被罢官。于是有一个人对他说,你何必一定在鲁国做事,出国去吧!你自己国家不要你,何必一定干,到别的国家说不定有更好的地位,柳下惠答复他说,一个人终身行直道,思想、行为、做事完全直的,走正路来做人家的部下,在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做事,都是一样会有问题,都要吃亏,都会被挤下来的。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手段来取得地位,以得功名富贵为荣耀,并不想真为国家社会做事,那又何必离开父母之国呢?祖宗都在这里一样可以做事。换句话说,随便在那里,绝不走歪路,而走正路,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很难的。柳下惠的人品就在这里,为了贯彻人格思想,为了贯彻传统文化,以正道事人,以正道立身处世,把功名富贵,视为身外事,并不在乎,这就是他的人格。这就是他的境界。这就是他的高人之处。
  孟子也称誉柳下惠: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万章章句下-凡九章)
  柳下惠不以侍奉昏恶的君主为耻辱,也不以官职卑微而辞却。进身任职不保留自己的才能,但一定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被遗弃,也不怨恨;处困境,也不忧愁。和卑俗的人相处,悠然自得而不忍离开。他说:“你是你,我是我,你纵然赤身裸体站在我旁边,又怎么能沾污着我呢?”所以听到柳下惠风节的人,胸襟狭小的人变得宽容了,刻薄尖酸的人变得厚道了。
  在这里我还要顺便说一下汉朝初年的名臣晁错,晁错是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
  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死,而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后实现的,而且是正在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时候,被冤杀了,所以他死得特别冤。
  他是为国深谋远虑,为自己一点都不深谋远虑,所以《汉书》对他的评价是:“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自己要倒霉了,他都不知道。
  有人说,晁错是一个只会谋人不会谋己的人。按照现在人的观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晁错该死。
  我认为,一个国家,一项事业就得需要有如柳下惠、晁错一样的人。只要有人敢于牺牲,勇于奉献,国家才会兴旺,事业才会发达。大事当前人人都替自己打算,然后应付公事,那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的。
  说到牺牲与奉献,奉献要比牺牲难。牺牲也许会轰轰烈烈而奉献只会平平淡淡。这也好比任劳与任怨的关系,任劳容易任怨难。多干一点活,好象许多人都能做到。如果是多干了活,做了好事,却不被人承认,甚至会受到人的谴责,这时候你还能任怨吗?你还能沉得住气吗?这里柳下惠与晁错做到了。
  媒体上经常说,要振兴中华,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复什么?要兴什么?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停一下你那飞驰的思想,静一下你那浮躁的心绪,仔细想一想。愿我们的祖国有朝一日能重现汉唐之辉煌!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