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皖淮-个人文章

家书

皖淮
2005-07-17 12:35   收藏:0 回复:1 点击:3064

   
  自从下放当知青之后,便开始写家书,寒来暑往,细算起来已经有三十余载。其实小时候下放是在本省,离家并不算太远,坐火车加汽车也不过五、六个小时的样子,可毕竟是在外面过集体生活,家书便成为联系感情的纽带和桥梁。后来参加工作,离家又远了一些,回家不方便,还是选择了家书这一沟通情感的方式。
  完成了一天的劳作,在没有事的晚上,洗漱一番,点亮15支光的昏暗灯泡,拿出普通的信纸,趴在小木箱上,如同在向母亲述说劳累的感受。直到庄重地贴上一张8分钱的邮票,感觉此时最是温馨惬意。
  大约每隔两个月,我总要写上一封信。伙伴们很奇怪地问我,没有啥事干嘛要写信啊,其实写家书读家书都是一种享受,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父母都是一种慰藉,一种报答。家书不是命题作文,不要列提纲,也不须过多地潜词造句,只要是真情流露,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写,只要是真情流露,便是给亲人一份最美好的问候。自己的学习劳动、生活起居以及情趣心情都可以写,只要你乐意写就行,亲人们是你的最忠实读者。汇报一下劳动收获,得了多少工分,庄稼收成,请教一下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当然也有对老人的祝福和关心,正象李春波那首《一封家书》一样。有时候家书并不长,语言也极简单扼要,却打动了亲人。写家书是件快乐的事,写下自己的孤独与寂寞,写下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你可以尽情地渲泄思绪,没人笑你颠狂,没人说你自大,忧愁有人分担,快乐亲人享受。抽空儿让乡村邮递员把信捎走,或是接到了家中的来信,一阵惊喜,好心情溢于言表,一看是妈妈熟悉的笔迹,简直高兴得要跳起来。迫不及待拆开读完,心中充满暖意,晚上躺在炕上,忍不住再打开信细细品味,母亲要我注意身体,劳动累了要休息一天,再就是学习,向贫下中农学习,读书学习。在远离家乡的远方,读了信无比温暖,字里行间满是融融亲情。年轻时下矿井,再后来当了干部,直到1996年来到安徽还是通过写信的方式与母亲述说。淮南的风土人情,新集矿区的变化,甚至在登黄山、游洛阳之后,每次游历都一一写下,如今母亲已经80岁高龄,虽然电话也方便,还是愿意读我的信。我把信寄给家乡的日报社、寄给省里的杂志社,居然还登了出来。那封“悠悠山菜情”的信,告诉母亲年龄不饶人,不要再采撷山菜啦,孩子们不会忘记那个艰苦的岁月。家里人读了都说好。每次休假回家,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从大文件包里取出厚厚的一沓信,说是收好,没事的时候家人在一起慢慢地读、慢慢地品味,总是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感受。来来往往的家书,平平淡淡的家书,包容了多少亲人的思念。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