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雪堂-个人文章

李鬼畅谈梁山经验

雪堂
2005-06-21 16:30   收藏:0 回复:2 点击:3451

    ——浅谈书评的创作
  
  我们不是研究已逝文学巨匠的学者同志,需要从遗留下来的浩浩长卷中去追寻那些本不认识的性情和人生,也从不企图透过专研某个代表性的作家的思想历程,来了解一个创作流派的历史。我们都是普通的读者,读了点近现代的文学作品,感受淤积于胸,希望能找个方式和作者交流一下,给别人一点反响以示尊重,给自己留下一些笔记,以此证明没有虚度时光,所以没有太想过“文学评论对当代创作”有什么影响,只希望自己有一点能写出好看的书评,能读到更多有趣的书评,这样一来或许可能说清楚什么是书评了。这是对自己有要求,有追求;当然,也知道自己的眼神,因此对自己的该种创作有比较自觉的观念。
  
  但是即便如此,写好看的书评太难了。什么是好看的书评?正如我们打算给一个青年当大媒,问其有何择偶条件时,该青年说“差不多就行”——这种业务是不能招揽的,“差不多就行”意味“什么都应该差不多”,这太困难,而且也有很大的“意识流”印象,所以最好拔腿走人。书评也是如此。根据创作的经历来看,现在的书评创作有一些顾忌,但也有一些是技术上的问题。比如创作上的顾忌有:
  
  1、书评广告。作书评而要避开其中的广告成分很难。于是就有两种勉为其难:一是束手束脚,褒贬两方面都不敢深谈,怕越争议越像活广告,这样的书评注定没有深度;还有一种是收到了朋友——有的甚至是老友的赠书,不写一点过意不去,尖刻自不用提,批评也还难办,只能任自己写一点平淡的东西,顺风顺水。于是就有一种圈子逐渐形成,互相写评,而且鉴于书评与原著的作者都是够等级的文人,所以这个圈子就昭然若揭,司马氏之心,很是贬值。其实这种顾忌没有道理,书评的标的物是原著,而不是自主创作,焦点自然应该是原著,宣传的效果是不可避免的。“合理宣传”就成了一个尺度,心态还是放松些好。
  
  2、写作姿态。上述心理基于书评作者对自身写作姿态的顾忌。这种顾忌带来的灾难深重,可能影响到其他题材的创作。写作姿态其实是一种身份证一样的东西,有两个用处:一是证明评论者是某个特定的人,即把他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二是证明他是哪一类的写作者,比如他(表达风格上)是君子还是小人。一旦成为“君子”就不得不保持前后的一贯性,而“小人”就灵活的多,变化无常。“小人”的创作姿态往往具有极强的亲和力,于是就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我怀念“小人”。我们都应该善于发现那些对熟人的作品进行无情鞭挞,保持自己评论风格的书评作家。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这些缺点是那么醒目和直接,以至于人人都知道。换句话来说,除了这些缺点,只剩下了闪光之处,特别是思想独立而不受各种干扰。和盲目追求洁身自好的写作姿态来做比较,还是前者更有用。
  
  3、误读。误读几乎是百发百中的。不能克服自身对于误读的恐惧和虚荣心理,就永远无法更加合理的写书评。相反,我们到是应该更注意自己为什么会从那样的角度来看待作品。同时误读并不都是误导。误导,也是一个典型的书评创作上的顾忌。书评家并不天生就是来误导人的。以为自己写书评会误导别人的阅读,怕被人骂,对于一般作者而言,显然是高估了自己的表达和逻辑性,低估了读者们的判断和感悟力。
  
  4、不能完整说明原著的文本价值。说实话,不是如椽巨笔,最好还是从一部作品的某个方面、某个特点来说事情就好了,一次说明白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很不容易的。强求完整表达出原著的全部文本价值,那么每次都会很累而结果残缺。有的人有这种顾忌而不愿写书评,不免可笑。
  
  5、书评本身的合理价值。原著是小姐,书评就是丫鬟。一出滑稽的《西厢》就是这样炼成的。因为重视自身创作的价值,而不愿去写书评,认为书评不如自主创作那样攻城拔寨,这种想法是糊涂的。
  对于书评的价值,不能从它的影响上来谈,特别是它对原著的影响,不论是消极还是积极。这时的主体是书评创作本身,它的价值不因原著的优劣等级而决定,甚至,不因为书评中的某些观点谬误而决定。关键在于是不是提供了一个供人思考的途径和方向。这种书评就是有价值的。书评的价值虽然和原著的价值没有多少可比性,却是也应该被重视的,这种由阅读交流产生的乐趣,也是很大的。
  
  在书评创作上存在的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比如:
  1、表达上过于“无我”,过于客观。这是一种评论类文章写作时的一种本能。客观公正听起来很好,但是大概无法真正作到,书评作者超然物外,不容易和书评的读者直接沟通。那样的文字硬邦邦的,从二楼扔下来“嗵”的一声,说的有理,只是别人早就走开了。我觉得好的书评在追求畅快的表达,说“透”为止。与此同时,更要有趣,甚至是个人脾气的表现,往往却很吸引人。书评中的感性挥洒,感受的通俗表达,是创作时不可多得的条件。这一点,书评应该向电影杂志中的影评多多学习。近年来这些影评,很有看头,正在于一批影评写手不拘泥于原作品而在评论中展现鲜明的个性,思考反而不可谓不深。
  
  2、追随原著风格。表达上还有一种,就是不自觉追随了原著风格,这有过长年阅读史的人、特别是既读又写的人都很清楚。比如喜欢王小波的人,读的太多,又喜欢那种表达,放下书后写东西有一段时间就沉浸在他那种风格中了,一时很难转还。这段时间里,这不仅仅是在给《黄金时代》写书评是这样,很可能给别的书写书评也这样。这样不是不好,也不是不能学习别人的叙事表达风格,是不利。对于书评作品而言,就难于吸引原著其他读者的注意,因为风格差别不大(当然模仿终归是模仿)。对于一本大家都很熟悉的原著来说,如果换用一种和原著风格大相径庭的风格来写书评,效果可能就很好,要表达的意思也就容易使人理解。
  
  3、与同类名著、经典瞎比较。文学评论都有这样的毛病。比如谈戏剧,莎翁就很辛苦;评小说,乔叟就要受累。这样的比较,除了表达和手法之外,就很难有强的可比性。书评应该尽可能接近原著写作的时代背景,说现时的话,看当代的事,谈当代的思路,否则就失去了公平。从形式上看是对书评作品的拔高,其实就内容实质上是悬空而谈。
  
  4、资料引述过多。有资料是好的。但是别人都可能知道的。现在有的书评作品盲目追求厚重,且以为内容详实就是厚重。于是就写成了“文物介绍”。或者是因为自己的观点太少,只能用资料填充,然后在行文的逻辑性上下工夫。这种书评有收藏价值,只是往往叫人忘了是谁写的。
  
  5、自觉转向原作者个人思想历程。这种书评偶尔有一些很好,过多就转移别人的注意力。老实说,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越过作品本身而奢谈原作者的思想里程。书评首先应该是对文本的一种总体把握,甚至是一种感觉。在一篇书评里,对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能谈的很好,谈“历程”未免就分散了对原著的注意力和思考,从而转向希望了解原作者这个人。
  另一方面,谈原作者个人思想历程有可能引起对个人隐私的好奇,降低了书评的创作等级,是最不为书评做取的。书评的这种趋势不能助长。
  
  以上的这些问题,可能有利于对书评创作的思考,一定有浅薄不当之处。
  关键是,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书评的。
  
  2005.6.15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