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那年那月-个人文章

那年那月那端午

那年那月
2005-06-11 15:37   收藏:0 回复:4 点击:3354

    儿时不知道算节气,只知道一天天儿的盼着有什么节到来,童心里满溢着兴奋,连同嘴巴里咕咕的口水一起被强咽回肚子里,盘算着这一个节能吃到什么好东东了。
   端午节总是在三夏大忙之前到来,赶趟儿似的让女人们忙不皆的浸米泡枣摘粽叶的同时,还要去麦田里守望即将收割的麦子,因为某块地里的麦杆是老早就选好了的,粗细均匀且白里透着黄亮,那正是结帽编篮子的上好材料,更重要的是端午节还能扎上几个麦杆娃娃。
   渭北流传的端午香包,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手工和特色,大多香包是用布料所做,里面包上雄黄香药这类的,小孩子戴在身上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家里有新婚的女儿,娘家在第一年里要送“娃娃”,既用布料做成小娃娃的样子,在端午节里送到出嫁的女儿家,以示送子送福,人丁兴旺。每年的端午,母亲是最忙的了,常常被人请了去给嫁出去的女儿做“娃娃”。母亲打在娘屋里做女时就做得一手的好香包,做工的精细是远近有名的。母亲的香包做得极秀气,从十二生肖到四季花卉,以及大小的娃娃,无不逼真可爱,憨态可掬。每到过了清明,母亲便开始把柜子里平时积攒下来的各种颜色的碎布头拿出来一一整理好,布头大都是绸缎之类的料子,这都是出嫁女或是老人做寿衣的小脚料,色彩极鲜艳。整理的同时,母亲已经在心中盘算好了每种布头的可用之处了,精打细算的结果是端午节我们身上挂上了让全村女人和孩子羡慕不已的香包。也不乏有要好的前来讨要,母亲总是笑吟吟的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香包相送,于是雄黄与香药的气息就在炎炎夏日里在村头巷尾弥漫开来。
   粽子在大西北是很少见的,但端午节却是少不了。在那种饥荒的年月,谁家能有一小袋大米之类的细粮,那这个幸福的端午可真是能够让人回味很久的。记得小时候柜盖上总放置着好几个大瓶子,里面装着一些米粒,我只知道那时候四叔在外地的食堂工作,四叔是母亲带大的,对母亲特别亲,参加工作后常常会回来看母亲,每次他回来一回,那些瓶子里的大米就能多一些,于是到了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就能吃了香喷喷的粽子了。当然,那粽子也不会是纯大米的,里面会加一些红豆绿豆之类的,那都是自家地里种的,大红枣也是后院那棵大枣树上结的,母亲总是在它们红了以后守护着,防止被贪嘴的鸟儿啄了去。母亲会在端午的头天晚上浸好所有备用的东西,然后在灯下做香包。夜半醒来,母亲的身影在昏黄的煤油灯下长长的投影在墙壁上,我的梦里便挂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儿,好香啊……
  
   岁月如流水,无数个端午在成长中已经淡漠,而那年那月的端午节,一直深深地存封在我的记忆里,久久不肯离去。远在千里的这个端午啊,闭目暇想间,不由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空气中又有了那时的香气,雄黄与香药……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