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闲云孤鹤-个人文章

音乐欣赏——国乐飘香(一)

闲云孤鹤
2005-06-02 18:19   收藏:1 回复:7 点击:943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音乐是伴随着这悠久的历史与史俱来的。“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且不说那古战场上的战鼓隆隆,就说祭祀那能离得开音乐吗?
  中国最古老的诗篇《诗经》是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的。《风》又称《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绝大部分都是民歌。《雅》是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之意,把这种音乐称为“正声”,与其他地区的音乐分开。《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祖先及统治者功德的音乐。
  至圣先师孔子一生崇尚和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礼、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年孔子在齐国学习时,听了齐人的“韶乐”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耳,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现在我们能听到的中华民族音乐—国乐,是中华民族大熔炉的产物。其中融合着中华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只有有了这种大融合,才使我们的国乐灿烂飘香。
  演奏国乐的常用乐器有:古琴、古筝、胡琴、琵琶、笛子、唢呐、笙、箫、鼓、钹,等等。
  所谓“胡琴”就是胡人的琴,胡人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胡琴又分为:低音胡琴、大胡、二胡、板胡、京胡、高胡等。其中“二胡”现在已基本上成了我们国乐的代表乐器。琵琶也是来自于西域古国,尤以龟兹琵琶出名。
  这里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几件乐器:
  二胡:乐器特色: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弓拉弦鸣乐器类。音色柔美而深沉,表现力丰富,善于抒发感情。二胡的演奏技法艰难,有分弓、快弓、颤弓、顿弓和跳弓等弓法技巧和颤音、倚音和滑音等指法技巧。 多用于独奏,也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主旋律乐器。
  古琴:别称雅号:“琴”、“七弦琴”,型制多样,现今以“仲尼式”最为多见。
  乐器特色:是乐器家族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历史悠久,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发音浑厚深沉,余音悠远,具有浓的中国民族特色。演奏技巧复杂,有滑奏、揉弦和泛音奏法等特殊技巧,表现力丰富。属于典型的独奏乐器,较少用于合奏。古时也常作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
  琵琶:乐器特色:最重要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乐器类。琵琶自唐朝时期基本定型以来,还不断经历一些小的改动,其音色、音量和音域也随之变动。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其演奏技巧相当复杂,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模仿许多声音效果(如潺潺流水乃至战场上的人喊马嘶等等),十分逼真。通常为独奏乐器。在中国民族乐队中,琵琶也是极为重要的旋律乐器和伴奏乐器。另外,在以苏州评弹为代表的许多中国地方曲艺中,琵琶也是主要的伴唱乐器。
  筝 :应用谱号:“古筝”
  乐器特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分布甚广。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类,历史久远,历经演变,发音清脆悦耳,如山泉般流畅。由于按五声音阶定弦,故极具中国民族特色。无论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伴奏(伴唱),都是 特色型乐器。也常常用于中国民族乐队充任声部。此外,筝还广泛应用于中国的许多种地方曲艺形式, 如山东琴书、潮州弦诗等等。
  笛子:别称雅号:竹笛;横笛;“横吹”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据传说,笛子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笛子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演奏出连音、断音、颤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还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 无论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其独到之 处都可从中领略。此外,笛子还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把听众带入鸟语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参与合奏。
  笙:别称雅号:“芦笙”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乐器特色:古老的中国民间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  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丽、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在中国分布广泛,大致有十七簧、二十一簧和三十六 簧三种规格。多用于合奏以及地方戏曲伴奏。
  唢呐:别称雅号:“喇叭”
   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唢呐苇制哨子的结构与西洋乐器双簧管的吹口相似,均为双簧乐器,但唢呐的簧片较薄。音色高亢、明亮,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无论用于表现自然事物或者人类的喜怒哀乐,都有其独到之处。唢呐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自明代起已广泛流行于民间。有些民间艺人不但能用唢呐演奏出轻巧的颤音、倚音和滑音,而且能用唢呐模仿出箫的柔美音色来。是中国民族乐队中的主要吹奏乐器,常用于独奏、重奏、 合奏以及地方戏曲、歌舞的伴奏。在民间,每逢喜庆佳节,唢呐更是吹打乐队和锣鼓乐队中的骨干乐器。
  箫:别称雅号:“洞箫”、“竖吹”
  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族内的吹孔气鸣乐器,音色圆润、浑厚、柔和 ,但音量较小。箫为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其音色十分独特, 有一种悠远、苍凉的感觉,因此极适于演奏较为哀婉的乐曲。常用于独奏或琴箫合奏。在传统的中国江南丝竹乐中,箫也是重要的乐器之一。
  说到这里,有一件事对我的刺激很大。那是2004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元月1日音乐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金色大厅隆重举行,由意大利著名指挥家里卡尔多•穆蒂执棒。此前,CCTV专门做了一个专题片,主持人王雪纯亲自去采访穆蒂先生。一见面主持人先给穆蒂先生送了一件礼物,一件精美的中国乐器—琵琶,而穆蒂先生却不知何物。在国内,如果一个一般指挥家或音乐人,甚至一个普通音乐爱好者,见了苏格兰风笛或者是一架管风琴,若不知何物,准会被人笑掉大牙的。而穆蒂先生却不识琵琶为何物,这说明什么?恐怕没有多少人笑话穆蒂的无知,怪只怪,我们的民族文化十分的不普及,又何谈走向世界呢?
  现在我再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广陵散琴曲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汉魏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现有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
  十面埋伏
  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亥下最后决战的情景 。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渔樵问答
  此曲表现渔樵在清山绿水之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夕阳箫鼓
  是抒情写意的的乐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经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汉宫秋月
  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梅花三弄
  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 相传晋恒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移值为琴曲。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
  阳春白雪
  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阳春”取万物春,和风荡涤之意,“白雪”取懔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胡笳十八拍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用重金赎回蔡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