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方林-个人文章

教育,农民心中的痛有几许?

方林
2005-05-20 12:53   收藏:0 回复:24 点击:4410

    据有关数据显示: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贫困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这一个报道在教育界、新闻界等诸多领域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可以说不亚于石破天惊。其实这更应该是引起政府和教育部门反思的问题。
  我们知道:目前中国的教育是属于非营利性质的,可是尤其是高校的学费在不断地膨胀,甚至有一种状况:专业越好,收费越高。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惊人的市场化的运作。
  在西部农村,为上学,孩子们徒步十多里甚至是几十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学校却在一步步合并,学校的数量越来越少,单个学校的辐射区域越来越大,并且多集中在城镇中心区域。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大量的家长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在学校周边租下房子陪读,主地下室是这些孩子和家长最多的选择。可以说,国家的政策减去了农村中小学生在教育经费上的负担,但教育机构的精简,他们又背上了新的经济负担。
  在农村,读书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视为孩子们唯一的出路,如果不能通过读书跳出偏僻的农村,就只有重复父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可以说,农民对于子女在教育上的付出,是义无返顾的、不计成本的。曾经听一位农民父亲亲口说:“只要他能读,砸锅卖铁我也要供他读下去。”说这句话的时候,家里已经因为孩子上学而负债累累。
  近来,社会上不断爆出某某名牌大学生回乡卖肉的类似消息,自由选择职业本无可厚非。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国家为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投入多少。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受教育的人数相对一定。也就是说,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选择上大学就占用了大学一定的资源。而如果你在大学学习后,不珍惜自己的学到的知识,选择一个与学到的知识毫不相配的职业,那就是对大学教育资源的浪费。正因为你的浪费,让真正想学知识并运用知识的人被排挤在大学校门之外。由此我们想一想:这种现象应该吗?值得我们的媒体宣扬吗?
  相对来说,农村的学生对受教育的机会是备加珍惜,家长们更是对孩子们寄予了厚望。的确,教育的改革,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是整个社会的进步,但和城市比起来,依然没有可比性。我们可以简单地将送子女上学理解为一种投资,甚至是风险投资,那么,在西部的农村,农民的这种投资,很多都是将家庭、多年的辛苦劳作甚至身价性命都压上了。这种投资可能到头来没有任何回报。由此我们可以想一想,教育,对农民来说,痛是几许??
  

作者签名:
冷冷的风是我的外衣
我在冬天的街口
看你冷冷地离去

原创[时事关注]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