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忧子-个人文章】
我看到了天堂
□ 忧子
2005-03-31 09:02
收藏:1
回复:7
点击:4838
我看到了天堂
这是我一直不敢碰触的,可能我的心里一直都明白,她对我绝对不是我可以用笔墨就可以描述出来的。想想前几天带的那个学生因为我说“妈妈”而笑我幼稚,是不是我真的应该改口了?
母亲不是一个温柔或者柔顺的人。她太执坳,太固执,虽然她不是很羞于表达感情。她总是说我太过倔强,固执,殊不知,这些都是因为她的缘故吧,这是我长大以后最先得出的结论。我常常想,我们的骨头都太硬了。
所以不难想象我们在一起的“战争”了。似乎从我真正懂事的那年的假期,我们之间几乎不再有一天的平静。虽然其实在很多的时候都是太过简单的事,我也不明白它为什么会成问引燃我们之间战争的导火线。想想在学校我会是一个那么沉默的学生。是我太过固执?亦或是她过于固执?连我自己也不能给它一个确切的解释。每次吵后,我都会很痛心。其实我知道她的病是容不得任何刺激的。很多次我都想默默的走开,因为我实在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办法了。可是我还是做不到。也许从我来到这个世界就失去了这种机会了。
说母亲时,我会想起父亲。他们是一对模范夫妻——这也是身边所有人的共识,虽然他们偶尔也会吵架。但是怎么说呢?两个本来毫不相干的生命要融合在一起,毕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是个很浅显的道理,而我却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明白,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也就读懂了母亲。当然,我很早就读懂了父亲。
父亲多年来一直与我谈着心,从我很笑的时候起。我想我们之间既是父女更是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之间的关系却愈加亲近起来。所以我知道父亲爱着母亲。虽然母亲并不是个乖巧的妻子,更谈不上红袖添香。但是父亲和母亲会长时间的交谈,甚至很多我无法理解的事情。
我从来未怀疑过我对父亲的爱,就像从不怀疑父亲从心底对母亲的爱一样。我们多年来一直是最亲密的知己,进行着最深刻的交谈。直到今天,还有些话题,我只和父亲谈,而我和母亲彼此都欠缺了面对对方的那种平静,它似乎是上天让我们成为母女所付出的必然代价。
但我们平时也很少说到母亲,而且我们的谈话母亲多半不在场。似乎从母亲生病以后,她就成了我们之间最沉重的话题。父亲有时候也叫我学会面对母亲的那种沉默,虽然我一直都没有做到。跟父亲在一起,我感觉很踏实。有时候觉得他是辛苦养活一家老小的大鸟,而我估计就是一只忘恩负义的小麻雀。我知道父亲活得很艰辛,他几乎承担了所有的负荷,他对我说他不想让母亲劳累,他只想母亲可以过得轻松些。我说过,他让我感觉很踏实。他一直很乐观,不管发生过多少。这也是我多年来为什么一直与父亲那么亲密的原因之一。他的乐观是母亲,也是我永远都无法做到的。
我一直都很忧郁,而我却不希望父亲和母亲感受到我的沉重,在他们面前我总是展现着一个最快乐的自我。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虚伪。全家在一起时,我们就拉些家常,我希望母亲能在拉家常中简单的快乐,也希望我可以通过这种快乐让我与母亲的距离缩小到零,而这却又不可以让母亲察觉,从这一点上说,父亲在很多年很多年以前就比我更深刻的理解了母亲。
有时候因为我和母亲的争吵,我甚至想过离开这个家。我知道我们都在这种争吵中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有那么一天,我就看到了她的白发,虽然它被隐藏,可还是那么的触目惊心。自从生病以来,我第一次惊觉她的衰老,这个发现压在心里很重。可是我一直就是个多愁善感的人。高考后看到初中时候的班主任,竟然和三年前没有什么两样,她依然在这个年纪里美丽和年轻着——我不知道这三年里与母亲的争吵究竟带给了母亲什么。或者说我究竟可以为她做什么?问这个问题我甚至问自己感到可笑,或者从心底为自己感到可悲,什么时候我也变成了这么一个做作的人?又谈何理解?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并不是个活得很自我的人。现在发现我真的错了,从骨子里我依旧是个自私的人,对母亲的伤害,却不仅仅是无心。我真的愿意代她受苦,把那些苦痛都给我吧,我愿意用我十年的时光来换取她哪怕只是一天的健康和快乐。这些她是否知道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我知道她希望我快乐幸福,希望我可以过得比她好,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这一切。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尽力在读书,写字,顺从,接受,拒绝,为我想过而过不了的生活,想定义却定义不了的幸福,也为他们,可以成为父母的骄傲,做什么都可以,究竟是否在做自己这都已经不重要了。不禁又想起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所出现的那个作家朋友,他所有写作的动机只是希望可以出名,出了名让他的母亲为他而骄傲。他所有的一切都做得那么的单纯,那么的美丽。
“人越有文化越不干净”,这话一点都不错。比如说我,等我终于明白这一切的时候,是不是有些晚了?我活的远远不如她。
我拥有最好的一切,不是吗?
写于2003.7.25.桐城
改于2005.1.21.滁州
后记:等我再拿起它的时候,已经是一年多以后了。这中间穿越了一年多的时光。我只是做了一点点的修改,一年的时光说短却也很长了。这一年,我懂得了很多。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情已经跌落到了最低谷。因为很多。看看一年多前的自己,是那么甚至可以说是绝望。我到今天才把它拿出来,只有我自己清楚,我还是无法面对自己,我总是走不出来。有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究竟还可以走多远,还可以走多远年饿?我不知道,我从来都是看不透自己的。不管是上同还是幸福,一切都在预演着,因为这就是生活。
妈妈,请原谅我还是习惯这样称呼,可能是我的心底总是觉得“母亲”总是与“衰老”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我说过的,我并不缺少爱。不管是给予还是索取的,我都不缺少。在外地上学,我才发现我究竟是如何的爱着她,可却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年后。我用了这么多年的时光才明白这一点。如果我在几年前就明白了,也许我跟妈妈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争吵,可这一切都只是如果,发生的还是发生了,过去的也终究是过去了,我再也不认为那些是上天让我们成为母女的必然代价,再也不了。
这一年的时光,我做了很多,也一直在努力。《很近很近的过去》是我2004年后半个暑假所唯一做的事情。那些文字记录着我的成长。我的爸爸妈妈已经不再年轻了,我希望我能做什么,能够给予,这很重要。
有一天,一个朋友对我说,你不要太过强求自己,学会爱自己,如果事物本身就是那样的,为什么要苛求自己去改变它呢?你相信自己会坚持吗?我说我会的,我是个不容易做一件是,发生决定了就一定要做好的人。要么这某件事的过程是快乐,我会去做;要么结果是多么的美好,过程再痛苦,我也会去做。我相信我一定可以治好妈**病,这已经不再是一个梦想,而已经成了我理想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了。
转眼间,新的一年又到了,似乎离我的生活又近了一步,而每离生活近一步,就离理想又近了一步。还有三天就可以回家了,确切的是可以看到爸爸妈妈了。我太想他们,只要我们知道,彼此都知道,我们是如何爱着对方,这就足够了。
该收笔了,下午还有考试。呵呵,幸福和爱就好了。
2005.1.21上午于滁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