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我被风吹散-个人文章

空白的敬畏

我被风吹散
2005-03-13 09:52   收藏:0 回复:1 点击:3186

    许久以来,我一直在思索关于空白的意象。
   在东方哲学里,空白乃是一种无极。一切于空白处失去坐标,并于空白处重建、重生。任何一种历史,都首先从一段空白处潜行;任何一种历史,也必然遭遇空白而泛流。争战会于空白处结痂,思想也会在空白中灰飞烟灭,归于沉寂。然而,一切伟大的思想和高贵的人格,又无不在空白中诞生或重新建构。那些引领人类前行的智慧火把,那些烛照人心的灵魂灯台,常常是在空白的静寂处唤亮。
   空白的玄机与人的个体生命关联得如此紧密,因而在种种具象的空白面前,人们总下意识地表现出一种困惑,一种谨慎,一种庄重,一种无力思索甚至不经思考而来的深切敬畏。
   还是很小的时候,大概是贫困的原故吧,每次翻开一个新本子,哪怕是一页新的白纸,总是心生一种感慨,绰绰约约的,不那么清楚。但落笔时,心中都会多几分恭敬,字就多几分端正,写出的成绩,自然就好几分,因而,也就多听几句师长的夸赞。没人知道,竟是因为新用了一个本子。
   长大以后,倒是不必因一个本子而论及贫富了。本子越来越精美,越来越精致,心绪却越来越粗糙,越来越浮躁。但每次翻开一个新本子,却一如从前,凭添几分踌躇。不知该写下些什么,抑或是一时间要写几行字,但又不敢确信,还能否密密匝匝地写满,竟有了愧对新本子的忧虑了。所以常常索性抓过单页的纸张,甚至干脆用报纸,胡乱地写个痛快。因为没有了用新本那种面对空白的庄重和压力,因而倍觉潇洒。这样的习惯,就把一个个精美的本子积攒起来,满抽屉都是。却又总忍不住去翻看这些未着一字的本子,一看之下,竟似乎看见自己的人生竟有这样多空白的页面,并且曾经有过的那些颇为自得的散乱的人生思索也都找不见了。斯时愧疚和遗憾,更加自责得痛切肤髓。也终于明白,自己常常不敢面对的,是新本子那种扉页的空白,唯恐唐突了那种纯洁的期待吧。
   面对一个崭新的扉页,如同站在一片田野的边沿,独自面对着它的空旷与寂寥,就会感到一种很重的责任在迫近。从此将与这片田野的丰减系之,如果真将面对一个失收的秋天,又怎能面无愧色?
   一个空旷的雪野,正像一张未着一字的白纸,无论什么人走上去,都会有一种小心翼翼地时时回头看自己的脚印,那应该是一种最直接的内省吧。天真的孩子们嘻笑跑过,欢欣的,不也正是那行从未有过的脚印吗。至于成年人,大概都想踩得更哲理些吧。
   所有迫近眼前的时日,当然也是一种空白。只要醒着,活着,就要面对,就要珍重地书写、填充。在自己无法预知止期的行行重行行里,该留下怎样的人生标记和记忆符号。
   空白总是在朝我们迫近。不经历空白,似乎永远也未完成自我的重塑,永远也不曾有过灵魂的出浴,永远地走在烟里,走在尘里,走在别人的路上。真实地走过一段空白,才似乎真正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泅渡,有了岸的感觉。回头看时,才可以说,何处沧海水,哪里巫山云。这有点像道家开悟的玄机,曾听大师说,开悟之时,只有大白光一片,天地澄明,一切有与无都是一种通透的疏离。彼时,灵魂的页面,恰如一张簇新的稿纸,一种最宏大,也更是最微渺的空白。
   敬畏空白,是珍重空白的无极,面对空白,我们不得不庄重,而不有任何恣肆。因为空白是一种契机,而不是草稿。我能付出的,只有我一个人的诚实与勇敢,一个一直思索着朝圣的灵魂。我知道,与我遭遇的所有空白处,终会印满一种喜悦的印迹。
  
  
  
  
原创[文.百味人生]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