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闲云孤鹤-个人文章

我学的语文课

闲云孤鹤
2005-01-08 19:02   收藏:0 回复:6 点击:2930

    说来真是不幸,我这个也曾教过几年大专生的人,从小竟没学过一堂像样的语文课。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从小学到中学,几乎是在“文革”中度过。小学是在乡下念的,教我的“民办”老师,是我本家的姑姑,整个小学的课程,基本是她担任的。从感情上讲,她算是我一生难忘的好老师。可她的学历水平是初中以下呀,况且,那时的语文教材,课文内容不是这个万岁,就是那个语录。虽也能认有限的几个字,这能长什么学问呢?故,小学没有像样的语文课。
  上了中学,我们成了革命的小将,“红卫兵”的大红袖章,整天箍在臂上。学黄帅,学张铁生,停课闹革命,白卷满天飞。批孔孟,批封资修,“大字报” 铺天盖地。甭说语文课,什么课也学不成。
  到了1976年的深秋,国家已发生了大的变故,我们也已开始上高中。远远的,我们嗅到了一股春天的味道。当时教我们语文课的老师是一个退伍军人,工作身份是“社来社去”,“亦工亦农” 型。(怎么样?年轻人,这词像古文吧?)后来听说,这老师终是回了农村,生活状况挺惨。终归是我的老师,我怀念他。
  就是这位语文老师,一次因家里有事,提前给我们打招呼说:下一堂课由新调来的任老师代替。任老师,任易安。中等身材,风度非凡,清秀白净的脸庞,一双满含智慧与学问的大眼睛,仿佛能洞悉一切。她已是不惑之年,据说仍是洁身一人。任老师是南开出身,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才。我怀着敬仰与渴望的心情静等着这堂语文课的到来,我看得出我班的好多同学也有这样的心情。
  那天任老师来上课,她首先作了自我介绍。其实我们对新来任老师的了解,比她的介绍详细的多。我已忘记了那天该上的是哪一课。也许是与前任老师的课不好接茬,也许是任老师觉得那一课她不乐意讲。她说:这堂课与同学们随便聊聊,不讲课文。忘记了是怎么引出的这个话题,她问我们喜不喜欢民歌?我们都说喜欢。我那时并不真正明白民歌的含义。这之前,我们偷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还属于黄色歌曲。她问我们知不知道《兰花花》,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都摇头。她便用不大的声音开始唱开了。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
  蓝格英英(的)彩,
  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
  数上高粱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呦),
  就数(那个)兰花花好。
  
  … …
  听着歌曲,我心里即喜欢又害怕。老师怎么敢唱这样的歌呢?她说这就是我们能拿到世界上去的宝贝,中国要获得真正的解放,今后要面对世界,走向世界。 我们听着新鲜,感觉引人入胜。老师真有远见。我想现在的中国,应使任老师欣慰了。
  听着老师的教诲,我们的心情也豁朗了。话题开始深入延伸,她讲到我国的民歌“花儿”,讲到了陕北的花儿,青海的花儿,新疆的花儿以及王洛宾;讲到了江苏的花儿《茉莉花》,以及《图兰朵》,普契尼。还讲到了创作花儿《马兰花开》及她的作者雷振邦先生,讲到了雷先生的电影歌曲。进而又讲了中国戏曲上的花儿,讲了评剧《花为媒》上的“报花名”……
  接下来的几年里,那些电影我都看了,还真是那么回事。敢情电影《花为媒》上报花名的丫鬟扮演者,就是老明星赵丽蓉。
  时至今日,我还不敢断定,那是不是一堂语文课。任老师的课使我终生难忘。
  再后来,就是准备高考。我选的理科,于是进了理科“快班”,虽然学习正规了,可为了高考,语文、英语等课却停了,专攻数理化。只是在总复习时根据考试大纲,语文课是临阵磨枪。上了大学,是理科专业,不开语文课。
  真羡慕,现在的中小学生,你们的课文多好。
  真羡慕,现在的大学生,你们可以文理互为选修,而且有强制的学分。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