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凌晨三点-个人文章

冯小刚和他的冯氏电影

凌晨三点
2004-12-27 19:54   收藏:1 回复:9 点击:4057

   
  
  一提到冯小刚,总会引来两种声音:冯小刚真是个爷们;这孩子就是一个痞子!冯小刚有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成就了他的梦想。当然,冯小刚也有一种痞风,这种痞风招来了不少骂声。
  
  最早看到他的名字是在王朔的小说里,本以为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当九二年《我爱我家》在全国热播之时,大家才发现,王朔笔下的那个小人物,其实是一个长着大包牙还带着一股子奴性的北京男人。
  
  后来,在一些颇有名气的电视剧中,都会有冯小刚的名字,不是美工,就是剧务,要么,就是一个跑龙套的。
  
  再后来,听说冯小刚做导演了,他导的第一部电影,就是他的铁哥们王朔的小说。
  
  此时,应当尊称一声冯导了吧,但他的身上,还是洗脱不掉那种特有的冯氏奴性,他与韩三平微妙的关系,他与广电局的几次交手,他与刘震云的强强联合,还有他与“冯徐氏”的爱情,不能不让人佩服冯小刚八面玲珑的技能。
  
  如果对冯小刚还是不够了解,那么,就去看看他拍的电影吧。
  
  如果说他早期的电影有着一种小市民的情节在里面,那么,自从《一声叹息》之后,你不得不佩服冯小刚的细腻和对生活观察入微的本质。
  
  看过《一声叹息》的人,都不会想到这是冯小刚导演的,他把婚外恋中各个角色的心理表现原汁原味地摄入到他的镜头里,从徐帆在外面沉着如水到关起门来破口大骂,从孩子藏鞋到刘蓓手捧鱼缸坐在公交车的后面看窗外的秋色。冯小刚都能通过镜头把细微之处描写出来。难怪一个曾经婚外恋过的哥们看了此片之后哭得如同个女人。
  
  当然,《一声叹息》的成功,冯小刚的功劳只占一半,另一半,是应当奖给编剧王朔的。
  
  如果《一声叹息》中冯小刚把特殊群体的内心表现活生生地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那么《手机》就如同把人们的内心表现分门别类地归纳在一个展架上,任观者评说。
  
  正因为冯小刚在电影里,把手机背后的秘密抖落到台前,说白了,是抖落到每个男人的妻子面前,才引得中国广大男人的群起攻之,当然,这也包括小崔。
  
  《手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能真实表现社会现象的一部电影。当然,《手机》的成功并不是完全因为剧本的成功,有很大程度上,《手机》是一部商业电影运作最为成功的一个案例。不过,如果大家没看过《大腕》,对电影的商业化还是一知半解的,如果看过了《大腕》,对《手机》里MOTO手机、BMW汽车和中国移动通信广告的频频出现,也就不得不赞叹冯小刚的精明了。
  
  据说《手机》还没有正式放映就已开始赢利了,而且,有很多广告客户成为了冯小刚的忠实投资者,我想,以后冯小刚的片子里,除了葛优那熟悉的面孔之外,一定会少不了BMW和中国移动的影子。这也难怪冯小刚在《手机》封镜的一次酒会上豪迈地叫嚣:兄弟们,我们坐等着捞钱吧!
  
  在《大腕》之后,冯小刚深刻了解了先期炒作的作用,但冯小刚从来不会象邓建国那样无中声有地侃,更不会象张艺谋那些神经兮兮,他只炒一些吊人胃口,把人们的情绪和好奇心引诱到临界点的片子,然后,再按期把片子投放市场。自己则与投资方们找个没人的地方看各地统计上来的数字,一边听着观众对自己的赞美之词,一边与投资方们慢条斯理地数钱。
  
  拍《天下无贼》就是如此。他把赵本夫的小说也如刘震云的小说一样,改得一踏糊涂,然后掺入特有的冯氏幽默,再结合面面具到的演员阵容,无疑又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一枚重磅炸弹。
  
  虽然《天下无贼》的剧情有些过于牵强,但没有人会去在意,懂得看冯小刚电影的人们是在看一种情节后面的感悟,而不懂得看冯小刚电影的人们,也会在笑声中去渡过一个美好的时光。
  
  冯小刚就是冯小刚,他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他的大包牙,他的国骂,他的自信,他电影背后的感悟,还有他独特而且正在良性循环的商业电影运作,都在去伪存真地留给人们一个真实的冯小刚。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