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家书,泪双流
儿已长大何须愁
日夜思虑儿女事
青出于蓝再无忧
周日女儿放假回家,返校时拉下了一本书。千方百计的翻找无着落,女儿电话托同学借了送到我们家来,老公趁午休时间给女儿送至学校。返回时带回了女儿买给她弟弟的零食水果,还带回了女儿给我捎回的《格言》,这是昨晚电话里女儿已经告知的。昨晚电话中听女儿的声音是刚刚哭过,再三追问才告诉我是刚读了一篇文章被感动的,说让我明天看看书就知道了。到底什么样的文章让女儿哭成那样呢。赶紧接过书打开,发现书里夹带着女儿写给我们的信,迫不及待的我由老公自己去吃饭,急急的打开书信来看:
妈、爸:
昨晚看了一篇文章后泪就止不住了!
我想你们!
我一笔一划地将它抄在了随笔本上,今晚,我抄下来给你们看看。妈,我一看就哭!
另一张纸是我的第二次月考总结,就是您来开家长会的那次。是很早的事了,纸张都被我“折磨”的不成样子了,你看看吧。
重点看我抄的那张。妈妈,爸爸,你们是伟大的。我,拉拉,是幸福的。我总刁难你们,你伤心也好,失望也罢,不用理会我。因为整个过程中您每一句好坏话都是刺在我心中的剑,因为我知道该做与不该做,只是我非要拧着做的坏脾气,放纵自己,放任自流。其实,要对付我,最好的武器是我自己。妈,有好多“身不由己”,包括我学习中的偷懒与懈怠,但每一步,我都是拿着尺子量好的。
爱你们!!!
11.17
孩子,在你写着爸妈的地方,妈妈已经掉眼泪了......
那篇文章是外阅敬老院性质的机构里,一位老人写在墙上的。
另外----
以前波儿总是每天很早就拿着小包去上学,你们还都夸奖她,其实她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男孩儿:每天早上她不是去班上学习,而是去那个男孩子家,这些事好多人亲眼得见的。:)
细心的孩子,我知道你的意思,好孩子的标准,妈妈知道怎么去衡量的。
女儿抄写的文章如下: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教你慢慢的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教你洗脸、梳头;教你擤鼻涕、擦屁股......
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令我怀念不已!
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你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请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
孩子,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儿歌?
你是否还记得,你每天都逼着我绞尽脑汁回答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所以,如果我罗罗嗦嗦重复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如果我情不自禁的哼出我孩提时代的儿歌,请不要怪罪我。
现在,我经常忘了系扣子、绑鞋带,吃饭使经常弄脏衣服,梳头时手还会不停的颤抖......
不要催促我,不要发脾气,请对我多一点耐心,只要有你在眼前,我的心头就会有很多的温暖。
我的孩子!
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向前走,就像当年我牵着你一样......
这些令女儿感动的痛哭流涕的文字,在我看来,教育子女妈妈付出的是理所当然,不值得要儿女来报答什么,就和我们如今孝顺老人也是理所当然的一样,不应该让老人发出如此近乎企求的叹息!而女儿能够被这样的文字感动,在我也是一种欣慰!
女儿的考试总结:
第二次月考考试总结
这次考试使我又发现了学习中和考试中的许多漏洞,从试卷答卷情况来看,今后重点努力方向有:
语文:诗词鉴赏和高效速成作文。
数学:仔细。将该得分处全部得分;重点听课。红笔字:(课堂效率要高)
英语:讲过题把握,加强完形填空,优化分配答题时间。
政治:加强基本知识点的识记,全面、清晰掌握知识,讲过题会运用。
历史:强化记忆,提高课堂效率,有条不紊地进行全面复习(有待咨询)。
地理:认真走好每一步,对图和答题技巧的强化训练,识记基本知识。
这一次考试后没敢去瞧自己的成绩,只是草草想了一个分数。我想这或许是一种逃避,但是我认为还是这样给自己留片余地,总觉自己努力没有到尽头,该使的劲没有全使出来,所以一直对自己抱有希望,还伴着焦急与迷茫。成绩名次真的会影响士气,总是像无头蝇,一拍被打的不知方向在哪里,却又在低落中寻找希望。努力无限,不到高考的那一天,就不会决出谁胜谁败。优化计划,重整旗鼓,在求胜的道路上去争做最后的赢家。
Hever give in , Hever give np !
刘萌
10.29
老师的批语:不服输是你的性格,你不会轻言放弃的!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迟永胜,看来你看了这张总结和班主任的话,因为你真正开始努力了。也好,我先和你竞争,勇超!
想起那天家长会,我抽出身来给女儿去开家长会,女儿高兴的跟我谈了好多,她说现在她已经找回来学习的感觉了。你看这个小丫头,计划的满周到的吗,最后的英文我不懂,但是我能够知道,女儿在自己鼓舞自己呢!这个什么胜,应该是那个把女儿的名字刻在胳膊上的孩子。这个小丫头,还是那么的善良,不忍伤害别人,还在帮助别人一起进步呢!
纸的背面是这些,权做结尾吧: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行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失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屈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生物者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且放开胸怀,抛开一切思虑,与亲人朋友共享这造物主恩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风明月吧!
2004.11.18下午15:25星期四
[img]
http://img.bbs4.tom.com/upload_img/231/200406/pic_1088516743.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