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jlyjlwh200-个人文章

足迹(12)--三年寒窗苦

jlyjlwh200
2004-11-16 11:00   收藏:9 回复:15 点击:3889

   
  2004年11月16日
  
  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是紧张而快乐的,三年的艰苦生活也是令人难以承受的。但是,对于幼小的温河来说那些艰苦似乎十分平常,并没有感到意外和多么困苦。
  家距学校有4里地,作为困难家庭出身而又从小饱经劳动磨练的温河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一遇风雨天那就不同了。
  长春地区属平原区,春季风特别大,七八级风一刮尘土遮天盖日,迷得眼睛难以睁开,生活好一点的人家买个风镜戴上,就可避免迷眼了。可温河只有羡慕的份,眼睛里迷满了灰尘,流泪不止,最后只有借助眼泪将灰尘冲刷出来。
  最令人头疼的是下雨天,都是乡间小路。一下雨泥泞的道路简直无法行走,到学校的一路,少说也得摔个十几个跟头;还没有鞋穿,母亲做的布鞋哪里沾得了水,胶鞋又买不起。温河只好赤着脚走路,哪次脚都被玻璃馇子或碗馇子扎几个口子。那时肉皮子也和,也用不着上药,几天就好。
  后来大嫂看温河可怜,将自己几年来没舍得穿的一双水袜子(实际是防水的一种胶鞋)给了温河,温河如获至宝,省着穿,一直穿到初中毕业。
  1963年,虽然说三年自然灾害已经过去,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可是人们的生活实际没有多大改变,每年的粮食仍然吃不到新粮下来。温河夏季带的午饭,最好的就是高粱米大豆饭,熬豆角;经常是只带点咸菜,就顶菜了。
  七八月份天气热时,带的饭时常变质,出现馊味,那也得吃了,不然肚皮不干。
  那个年代,没有几家有钟表的,温河家也不例外,怕上学晚,都是凭公鸡报晓。
  温河每天鸡鸣三遍时就得起床,按现在说就是凌晨三点。开始母亲起床给温河热饭,后来温河见母亲身体太差,每天早起都咳嗽不止,于是温河心疼母亲,力劝母亲不要起来,由自己热饭吃,母亲见温河才14周岁,也是心疼孩子,但架不住温河的劝阻,终于同意了。
  住着平房,都是火炕,但是冬季难以保温,后半夜寒风一吹,室内也就是三四度,厨房还经常结冰。那年月天气也显得格外冷。能在屋内升个小铁炉子的人家就算不错的了,温河家还不错,也升起了个小铁炉子。
  温河早晨起来先将炉堂中的灰扒出去,在炉篦子上放些高粱挠子,上面再放些豆杆,木拌子是绝对没有的,麻杆上放好煤,最少得半个小时才能着起来。要是煤差一点就得一个小时,加上热好饭(都是现成饭,现做是万万不赶趟的),总之早晨没两三个小时是不够的。
  小铁炉子就安在全家睡觉的屋子里,常此,温河感到从自己起来开始,全家人都无法休息了,于是改为早晨不吃饭了,而是头天晚上将饭盒子装好,第二天早晨直接带到学校,在学校的炉子上热后再吃。那时,冬季都是两顿饭,早饭在哪吃都是一样的高粱米饭大白菜或大萝卜土豆。
  温河有个同学叫王俭,在温河的东屯住,每天上学,温河住的哈拉哈是他必经之路。王俭学习成绩不好,但是能起早,于是每天路过温河家,都喊温河的名字一起去上学。没想到这王俭是越起越早,有时鸡叫头遍就来喊温河(大约午夜12点多),温河也只好跟着他一起走,因为毕竟有个伴,不然一个人走路终究有些怕。
  温河和王俭来到学校后,首先把班级的炉子点着,然后在炉子上热饭,吃完饭就开始学习。
  班级原来生炉子都是学生轮流,这下让温河和王俭全包了,被老师和同学们赞誉为做好人好事的典范;后来校领导发现温河班天天过半夜灯就亮,终于发现了是温河等在班级学习呢。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在全校大肆表扬,又被誉为刻苦学习的典范。其实温河就是为了上学不晚、热饭方便这样简单的小事,却别人树为两个典范,还真是有些不好意思。
  天将欲晓风更紧。每天上学时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刻,身上只穿个棉袄棉裤,无任何内衣和外衣,经常是零下30多度的天气。刺骨的寒风打到身上,如冰贴身一般冷,冻得浑身发抖,牙齿打颤;双手没有手套戴,只好插到衣袖中,缩脖子,弯个腰,真像南地小山猫,简直是冰天雪地中跋涉一般。
  由此,温河患上了严重的气管炎,每年冬季一到,就整天咳嗽不止,经常是咳得嗓子哑半冬,而买不起一粒药,干挺着。此后,这气管炎一直困扰了温河20多年,尽管以后温河工作了有公费医疗,却怎么也治不好,将近40岁时,不知什么原因,温河的气管炎不治而愈,从未复发。
  手脚耳朵冻坏是每年都会发生的,穷人的孩子抗折腾,不用治天气稍暖,就自然好了。
  初一的最后一个学期,是中考之前的冲刺阶段,不少同学为了方便学习,多数都住校了,可是温河却拿不起那每月10元钱的伙食费。而仍然通校。冬季上学放学的路上都是黑天,一般晚自习下来,大约就是八点多钟了,正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节目,结束曲是《国际歌》,公社大广播喇叭一放,四五里地都能听到。温河每天都是伴随着国际歌声走在回家的路上,由此,温河将国际歌唱得烂熟,并对国际歌充满了十分真挚的感情,此后,一听到国际歌,就想起了初中放学回家的那乡间小路和那可爱的学习生活,
  温河非常羡慕别人有一支好钢笔,那些年时兴一种金星笔,大约3元多钱。温河拣了三年废铁卖,才攒够这个钢笔钱,怕自己买不好,将钱交给了哥哥,哥哥却将自己一个旧笔给了温河,还不愿意下水,温河对此十分恼火,但又不好意思揭穿,就这一件事,使温河的心痛了好些日子。
  1965年7月,温河的三年寒窗苦终于结束了,但就是这三年寒窗苦,使温河增强了阅历,增长了才干,增多了知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也使这个不满18岁豆蔻年华的少年,向着既定的目标,满怀胜利的信心和喜悦,以坚定的步伐向人生更深层次迈去。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