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穆阳-个人文章

昨天——今天——明天

穆阳
2004-09-28 13:33   收藏:1 回复:4 点击:4730

    乍一看这题目,似乎很熟悉吧,其实不然,这和本山大叔、永元大哥毫无瓜葛的。
   凭着《2002年的第一场雪》横空出世,并迅速窜红的刀郎(罗林),从前可能算是蚂蚁般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如今却红的发紫,紫的发亮,令人咋舌。独特而苍凉的嗓音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又不无蚂蚁变大象,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感慨。
   昨天名不见经传的刀郎,也许从未想到会有今天,也许也从未敢想象,那时一个穷酸懵懂的少年,坎坷重重,挫折重重,即使看到希望的曙光,也是微茫的,境遇可想而知。今昔对比,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不由得想起句读书人的古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即可喜又可悲的读书人的命运。唱歌和读书道理是一样的,不在于好坏,关键是如何“脱颖而出”,如何将这门敲门砖的技艺发挥到极至,门敲开了,即使是唱的不好,甚至大字不识几箩筐,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就有位歌坛跑调天王,国内不行,就到国外闯红,回来还不是一样火的发焦吗,想来他是深谙此道的。
   自身良好的资质,独特的嗓音,刀郎的崛起理所当然,众望所归。而我所关注的是这被世人赋予耀眼光环的背后,记得当接受记者采访时,当然是成名以后,刀郎话语间流露怎样的情绪,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间的一种自我解嘲或某种不便明言的讥讽。那些昨天曾轻视他,辱没他,不屑他,今天又积极吹捧,搬门盗洞般邀请,将其奉若神明般的媒体们的嘴脸。
   刀郎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大卖之前,刀郎没有到任何一家电视台宣传,是他不想吗?非也!实在是己所欲,人所不施。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人家压根不让。每一次给电视台打电话时,对方都会冷冰冰地回复:“机票不能报销!(那是昨天的事了,今天不用吱声,电视台就会主动问:您看,报销多少张合适?)你根本没名气,我们不划算啊!”刀郎实在急啦,甚至放下做人的尊严,低三下四地央求:吃住都不要你们管(怎么敢要管);行了吧,我只要露几分钟脸就行了。可是还是遭到了拒绝。我是相信刀郎话的真实性,和说这些话时,心是纯粹的。这与后来刀郎名气冲天后,迟迟不肯露面不无关联。同时更是对某些媒体将“不肯露面”解读成“保持原有的神秘感”的有力回击——那里是我不肯露面,实在是当初伤透了心呀!
   成名后的刀郎,身价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曾不屑者们又纷纷雪亮起眼睛来,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还嫌不够,更来了个慧眼识珠玉,东拉西捧,还犹恐不及。在某种程度上又重新诠释了一遍:一人得道,鸡犬都跟着沾光——这个古老、又极富生命力的词条。我们在承认刀郎自身努力的同时,又不能不警醒“刀郎式成功”的背后,一系列值得好好深思和反省的社会症结,刀郎毕竟是幸运的,幸运的背后,是无数终身无名的“刀郎”的不幸。
   昨天的默默无闻,今天的风光无限;昨天想露脸不可得,今天的不想露脸都难。这不知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明天会怎样,谁也不知道,当耳畔再次响起《2002年的第一场雪》时,只想说一句:苦尽甘来的刀郎呀,放开手脚,大赚钞票吧!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