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尹冯秋格-个人文章】
苛刻
□ 尹冯秋格
2004-09-21 07:27
收藏:0
回复:2
点击:4533
还有八天。
流风发来问候中秋的消息。
文字内容是短信世界里逢遇节日随时可以成批发送的那些,无非种种。
一直没有找到适当的语言和语气来回复任何如此般的消息,又不想用“谢谢”二字含概无话的尴尬。犹豫片刻,居然鬼使神差手脚利落的直接键入了几个字:我不喜欢这样的消息。
看着那九个不加任何标点却带着明显厌烦情绪的文字折叠成信封模样遥遥而隐没的时候,才恍然间觉醒:自己居然苛刻张狂到了这样的地步,连简单问候里的善意都敢大胆践踏。
手机果然再也没有传来信息提示的一点声音。
毫无保留直白无所顾忌的堵兑应该就这样在对方那里生将出一种暴露分明的嫌怨。
而关于苛刻,来不及挽回。
流风是我十年前结交的笔友之一。
远在几千公里以外的陌生城市,除了曾经维系着的纸笔间的默契,以及每年每个节日早早而至的问候,或许他原本也是个陌生的人。
类同于很多从小伴随成长的伙伴一样,我一直认为某些纸笔间相见的友谊是年轻岁月里必需并且永恒的。而往往从开始各自的爱情,继而或者,开始各自的工作生活起,我们的疏忽便会遍及种种。
在那样的世界里,从此因为鲜明的情绪和琐碎的生活种种而丢失很多岁月里本该缠绕在周围的细节。
现在才明白,什么是那些人们口里说的“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也有时日,曾经在抽屉里放满了信封,信誓旦旦的要如何来描述一种联系。只是后来,最终没有取走其中的几个。
因为懒惰,或者是乏善可陈的生活让自己觉得少了叙述它的信心。青春时激越书写的欣喜早已荡然无存。笔墨里一次次加深生疏,后一次倾诉很容易成就了前次的简单重复。对自己的是,对别人的也是。凭生顾忌。
一直相信,仍然愿意亲笔书写信件的人除了那些同当时的我一样新奇的孩子,便一定是些内心温存的人。他们愿意抽出弥足珍贵的时间铺展平白的信纸铺叙索淡的心情。而我,显然早已从他们的人群里脱节开来,对于任何联系尖锐敏感,忌讳纷扰。我象个孤独的寡人,自己都不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包围。面对任何方式的联系我都能草木皆兵,寻找逃脱奔离的理由。
惊慌异常。
有时候,我并不明白,我是对他们苛刻,还是对自己。
也许,并非变了。
只是无时无刻我们身边都在缺失和徒增某几样东西。至少这里面有着时光和年龄。
时光飞跑。年华老去。它们磨损去的应该是我们身体里最柔和最质朴最容易感动的表层。剩下的,是足以保护我们自己的安全表情。
虽然我并不喜欢,但生活大概就是如此。
常常看着别人如何游刃有余的生活而心生顾虑,生怕自己也变成这样。
而怕的往往都会如愿。
不能原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