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敬一兵-个人文章】
石头
□ 敬一兵
2004-08-26 17:33
收藏:1
回复:0
点击:4837
我卜居重岩
鸟道人迹绝
何有庭际所
白云抱幽石
——引以为题记
一群鱼儿嬉戏着从涧水里的石头上游过。
几株虚荣的紫罗兰傲慢地绽放在几乎被遗忘了的石头旁。
就连跳跃的蚱蜢也只顾了与阳光尽情而忽略了赖以栖身的石头。
石头就这样被栩栩的欢快漫不经心地抛弃在旷野,倍受冷落地变成了生命的旁观者。这到也好,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为石头搭起了一个自得其乐的观察平台,从而冷静,客观,连续,全面,平等地把眼中这变幻莫测的生命景观一一刻录进自己的元素之中,再籍由消化吸收演绎出或斑斓或质朴的点和线,潇洒地点缀在从表面通往内心的那一层层重叠面上。只要星移斗转还在继续,那么这份刻骨的记忆,就会穿过鱼,紫罗兰,蚱蜢乃至伟大的人的短暂生命被撕破的断层屏障,永远保存在石头的心间。如若功德圆满,无论是人或是其他什么生物,也会有幸复归于石头,免受风吹尘埃那般碰撞的痛苦,进而从容见证岁月的沧桑。
虽然石头表面看上去有些冷漠,呆僵甚至是坚硬顽固,然而它的内心却昭示了跋涉者的过去是现在继续的瞬间,也昭示了世间一切生命艰难之后的辉煌。如若将寄生和强加在表面的青苔以及灰尘去除,人们还会清楚看见石头是我们行动之后的产物,可以让我们的行动获得许多事先看不见的最终结果。就象小草虽然在某个地段极有可能因遭至水泥和海洋的覆盖而毁灭,但终有重现于阳光的那一天一样,契而不舍的努力也终于会让埋藏在石头里的生命之火花,燎原成现实当中的烈火,旋风式地燃烧着我们的情绪和精神,使原本被遮蔽了的灵魂美丽及真实得到提升。
想到远古流淌的光荣,精彩,沧桑还有热情都是与石头相通的这一点,再看看今天仍然沉着而富有灵气,永埋土中成为大地之骨干的石头,一种亲切敬畏便由然而起。质地坚硬,默默无语,风吹雨打坚固不移的性格造就了石头的风采,也展现了石头能够抚慰伤口修复情趣的灵性。这种灵性,可以让曾经疲倦了的灵魂再次回复到开始。从时间,从空间乃至从生命的意义而言,石头就是开始。诚如一位作者所说,开始先是一种无,尔后渐渐成长为一种虚幻中的有,一旦动手,这种虚幻的有也就奔扑在现实的途中。的确,静置中的石头只是一种静止的相对状态,倘若被外力运动,它的方向和目标可以在任意之处,是无数的,为石头的出发提供了想象和选择,其中不乏偶然与巧合。如果仅仅只是把开始装在心里,那么开始就会回复成石头的本来面目重重地压在身上;要是把开始垫在脚下,石头就会演绎成开始,成为进步的台阶。
选几块形状不同的石头稍加摆弄,于抽象中脱颖而出的随心所欲就栩栩如生了。石头与生命,连续与间断,抽象与具体还有时间与空间就这样在相对之中获得转换。这种转换是一种情绪的搬运,是一种希望的交替,也是一种思念的剥落和生长,一切的一切,就如是定格在了石头被搬运的过程之中。对石头的搬运,可以验证出勇气和胸襟,区别出忍耐寂寞煎熬的能力高下,这是因为一旦搬运石头,也就是开始了尝试把握命运的里程,你可以随时随地放弃,也可以向一个更高的层次飞跃。诚然,这样或那样的因素,使得命运很难被把握,即使是一块石头的命运,相信谁也把握不定。也正是因了石头搬运的难以把握,才在过程中尽显出风流,难怪太湖东山人刘恕那“千金一石不为痴”的心得,就是缘于对石头搬运而迸射产生的。
石头棱厉可以药靡,雄伟卓越可以药怯,空明坚劲可以药伪。于是,我开始冲动,希望象石头的性格那样去做人,盼望象石头的沉稳那样去面对天地,更期待用石头的坚韧去打开通往一个完整宇宙意义的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