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宿雾-个人文章

都市的乡下人

宿雾
2004-08-13 20:46   收藏:0 回复:2 点击:3400

   
   我和这座孤城的脉动仿佛是同速的,空荡荡的大楼里包裹着愁绪的心,有时候我非常清晰躲在暗冷角落人的眸光,同一座孤城中,他们拼搏凄凄然的生活,像极了都市里的乡下人,黯淡的仅剩下一抹余辉,却还在勉为其难的迎合机械伪善的生活,永远还带着传统的自卑感。
  
   不知自己是否也算同性质的一个,位在都市,心情依然向往着乡间。喧嚣的世界,我不愿去理会,这个假日里,我决定重返乡间。
  
   浩淼太湖枕畔的小乡村,东村。
  
   早就探知西山湖岛畔的东村,依旧保藏着完好的明清古宅,错落有致的隐居在乡间,更吸引旅人的自然是她的“处女地”性情,没有旅商的贪婪,没有都市诱惑的点染。所有的繁华与绚丽都隐在了西洞庭山的峰峦背面,真淳则自自然然的从农家的炊烟中飘拂出来。
  
   巴士到达了西山镇就滞足不前了,因为去东村的交通真的让我低估了随想。花费了众多的口舌,才说服车夫跑一趟东村。沿东村的环岛公路在修缮大桥,所以我的探访只有剩下这唯一的一条小道,那是修筑在山岩旁和太湖畔的洋肠石道,路的两侧尽是开山留下的石块,难怪车夫有些不乐的疑迟。
  
   柔肠寸断,那条山道让我有最深切的体会。坐在简易车中,无心欣赏清秀的湖色和一旁的山景,道旁的农人寥寥落落,偶尔会闪现一位孤清的采石人的身影。在自己快要身心颠覆的时候,幸好,东村已经在视野之内了,这才发现,东村并不是每个西山岛本地人所了解的,像眼前这位车夫一样。
  
   村口补网的老人告诉了我前进的方向。一样朴素的村落,可那却是太湖枕畔地势最美的古村落,光是驻足于村头,广大的绿野蓝天和西洞庭山的绮丽画卷便已尽入眼底。东村是条狭长的长廊,即使是乡间的小路也只能容下两人的间隙,东西仅两里也不到的东村内,却遍布着众多历史古远的私家宅第。走在村道中,朴素的美默默的浸染如秋天的微风中,田埂中露出的点点绿意、池旁野鸭嬉戏、槐树下安详的母鸡、棚户内传来老牛忧戚的嘶声,这就是乡村的心吧。我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自己的步履在乡邻的目光中很显伧俗,都市的乡下人,我演的不够真实,内质呢,还是一个旅人的角色。
  
   在东村,木结构的私宅比比皆是,越往西边延伸,便也感受到更多的建筑构图上的美感,洞开的院门,静静的等候有缘过客的探访,有些是较为考究的木雕悬梁式门楼,有些宅院则自然的半废弃着,堆砌着稻草及农具,在小村我又重新闻嗅到儿时依稀记忆中的泥土香。
  
   东村最富历史珍华的当数村落中段的栖贤巷门,古旧的巷门在江南或许并不奇特,惟有这座巷门,从布局和设立而看,亲切雅致。楠木结构的立柱,支起了久远的沧桑时光,巷门的设计也是简单的线条架构,但却透出浓浓的乡间亲情,在午后,悠闲的村民常会排坐在木栏板上聊天休息,那里居然成了大家公认的“乡间会馆”。
  
   身旁的农人抱着成捆的柴草弯腰吃力的走向村落的另一端,确是一种无法言宣的美,是出自生活与劳作的美感,都市人真的已经多久没有体会到这份触动呢?看着乡路边的绿草,我想,那每一株小草或许都是微不足道的,在都市人眼中。只是在农人的种植的用心中,变的高贵清灵起来,在野风中转成格外青翠的绿意。
  
   当然,小村的原始也经受不住外境的改变,环岛旅游公路的建设,将会征用很大范围的农田和土地,乡民的院门上白粉笔吱吱哑哑的诉说着侵袭的苦恼,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也在互相走访谈论着开会的传闻,过不了几天,村大队选出的代表就会参加丈量农地的会议,再美的景致也有流逝的过程,朴实的农景将会在都市化商利化的诱惑中渐渐远去。
  
   离开东村,我才又体验到交通的贫乏,因为村口的路上半天也候不到一辆车,询问刚才的老农,他要我等待顺途去镇上的汽车。有缘的是,我终于搭上了一辆同是来自苏州的桑塔纳。都市人总是有着相同的心性,司机笑着问我为什么会来这里,他说,这个地方难得有路过的车,我一方面笑着感谢他,我是来旅行看老宅的。他一定是对我的旅行想法很感奇怪,不可避免的,他也在惯用都市的直觉。
  
   都市与乡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其实不能算做问题,我第一次以都市的心性踏足纯粹的乡间(说纯粹,因为东村实在太过朴素原始了),如果要在两者间找寻某种落差的原因,那一定是某样元素过多了一些,而另一方缺少了一点罢了,造成失衡。多了诱惑,少了从容;多了逃避,少了洒脱;多了饥渴,少了纯粹。这些答案我们都能隐晦明了吗?
  
   乡间,我会再常常来的。车窗外面,望着蜿蜒而缩小的村落,我这样想。
  
  
原创[文.浮生杂记]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