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坠入深海-个人文章】
坚持的过程就是幸福的[转载]
□ 坠入深海
2003-04-06 12:46
收藏:0
回复:1
点击:4447
皮皮(作家):我愿意把问题重新设置一下:假如说坚持或者不坚持都得不到幸福结
局,回头再做选择,怎么选?我选坚持,虽然结果一样。过程也许比结果更重要,就像纪
德说的那样,幸福是你在追求幸福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很多人喜欢悲剧,但没人喜欢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有时候同情心是很值得怀疑
的。禾林小说几十年坚持幸福结局,可能就是吻合了这样的心理,就像有人喜欢看好莱坞
的电影一样,能在电影散场之后,舒心地喘口气,没什么不好!
■我喜欢幸福的结局
胡亚权(《读者》常务副主编):幸福是什么?中国百姓的通俗理解可能就是幸运和
福气,所以人类对幸福的追求从来就带有一种宿命。这种有关幸福的宿命将伴随着每人的
终身。一个人要追求生活的安逸快乐,追求爱情婚姻的美满,追求人生的社会价值等等,
那是为了个人的幸福。更高层面上的幸福是社会的、民族的、国家的乃至全人类的。
恐怕幸福还和历史、地域、人文、自然甚至国家的政体、经济实力密切相关,所以世
界上有两类幸福———理想和现实的。个人的幸福常被限定在某些大环境里。
我喜欢幸福的结局,因为它会给所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或者将要降生在这个世界上的
人一种光明的感受:或者是认同,或者是追求,或者是希望,或者是憧憬,哪怕是苦难中
的人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幸福的标准可能千差万别,寻求圆满结局的幸福观却是一样的
。
■幸福是一种和谐
杨澜(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主席):我觉得幸福其实就是一种和谐,能够顺应
你自然的天赋和你自然的秉性,同时能够和你周围的环境取得和谐,就是幸福了!而你个
人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个人能够在哪方面做得比较出色,对自身的了解是幸福的关
键。很多人我觉得得不到幸福,是因为他们心目中幸福的标准是别人定的,或者是人云亦
云的,这样往往给自己造成一个很大的负担,其实我觉得了解自己也是最难的,一旦了解
自己,而且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那么自己和自己讲和了,自己和自己的环境讲和了
,那就是一种幸福。和谐就是一种幸福,起码对我个人是这样。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幸福或者不幸,但是,人要是相信幸福的话会
活得容易些!
当我有闲暇时间的时候,我不一定喜欢看大团圆的结局,喜欢看那种开放式的结局,
让自己想得更多一些,但是我很忙碌的时候我希望看大团圆的结局,至少我看完以后就不
用去再想它了!我觉得身心能够得到放松,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不同的阅读。
我选“阳光”代表了几层意思,我认为历史和文化都应该是温暖的,充满了喜怒哀乐
,是有人情味的;第二点,我觉得阳光是常新的,就是说每天的太阳不一样吧!历史其实
有很多的解读方式,文化有很多的解读方式,从这个角度说我觉得也和阳光比较契合;第
三点我觉得阳光是全世界的人共同的,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同拥有的一个力量源泉,其
实人文精神以及人性中高贵的地方也是具有全球性的,泛人类的。从这个意义上选定,我
觉得阳光是一种形象,有力量、有温度!
■没有追求就没有幸福
王蒙(作家):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提出的根据,难道小说结尾是由人设计的吗?作为
一个小说作者,我要说,甚至作者自己在到达结局以前,也常常设计不了小说的结局。
问题不在于幸福或者不幸的结局,问题是人们追求幸福,这种追求是感人的,这种追
求常常不能实现,或者实现了以后才发现原来追求的并不那么幸福。
不幸福才追求幸福,追求幸福才幸福,没有追求就没有幸福。所以,不幸福与幸福是
孪生的姐妹。
而且有各种各样的幸福,真实的与自欺欺人的,深刻的与表象的,依靠旁人承认的与
自己体验的,暂时的与长久的,自得其乐的与可以共享的。
一个小说家,写出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望和一厢情愿的虚妄,写出追求的艰难与追求的
充实,写出在幸福与不幸之中的众生的困惑,这是否也是一种幸福呢?
■坚持生活本身的提供吧!
■池莉(作家):别说21世纪了,时间不重要;也别说网络了,技术也不重要;情感
世界与形式无关。对于人类的幸福来说,任何外在的途径都不能够通达,通达之途唯有自
己的内心。遗憾的是,我们的内心从远古到如今,总是那么孤独;那么怪僻;那么敏感;
那么嘈杂;那么苛刻;那么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那么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那么高
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那么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那么梧桐更兼细雨,怎
一个愁字了得;那么十年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那么独自莫凭栏;那么天凉好个秋;
那么欲说还休。如果有人能够偶尔获得一段幸福过程就不错了,去哪里遭遇什么幸福结局
呢?艺术创作还是坚持生活本身的提供吧,管它是什么!
■还是大团圆吧
■陈村(作家):如果没有非常必要的理由,我赞成结局大团圆算了。虽然是俗套,
人本来就是俗物,彼此相配,并不唐突。大家活得都不容易,何苦再给生活增添不痛快。
人对苦难的耐受是有限的,对喜乐的追寻是无限的,仅此一条,何去何从,即可猛醒。说
得更直接一些,那种似乎很有艺术追求的想法,还得配上一颗红亮的心。无私才能无畏。
如果想的是收视率,是印数,是洛阳纸贵一鸣惊人,趁早死了折腾大众的念头。
自从有了莎士比亚,再把戏做得苦兮兮就不容易了。倘若不留神把悲剧演成了闹剧,
把正剧演成喜剧,就让人哭笑都不是了。君不见网上有多少妹妹死哥哥哭的恋爱小说,大
悲大恸,看到后来,大家都笑不动了。人贵有恻隐之心,惜生之德,时代风尚坏在文艺作
品的手里,岂不太亏?所以我是宁肯看到俗气的。
■爱情难有结局
海岩(作家):我是属于旧时代的人,对二十一世纪唯一有所预知的,是全球化的竞
争和魔鬼般的科技将人类生活的走向变得不可预知。譬如我,我的热情还留在年轻时的原
处,我不忍已经变小的精神空间被蜂拥而来的物欲填满。我看到每一个势利的面孔就想:
你还向往纯粹的爱情吗,还把这样的爱情当做幸福吗?还是像我一样,仅仅当做理想中的
幻象?这就是我为什么总喜欢在倾心描绘这个幻象的美丽时又执意让它毁灭的原因。也许
没人想听一个不幸的故事,但听了常常又被感动,因为在这个数码氛围的时代里,有太多
的人在筋疲力尽的竞争后会突然感到无趣,感到幻灭,感到自己的脆弱、渺小和自私,感
到幸福的结局其实是多么遥不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