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笔公-个人文章】
将肉身幻作ID,我们变得真实
□ 笔公
2002-05-12 00:50
收藏:1
回复:2
点击:1111
人们描述一个性情中人或是形容他很本色,常用“敢爱敢恨”或者“快意恩仇”,而其他受到社会化程度太深的人们则只是“私下吐真言,公开说假话”(Private Truths, Public Lies)。追究其表面上的原因,可以认为非我族类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时的心理压力太大了!
可网络让人们减轻了这种压力。从现实到网络,我们不过是将这架具有唯一性的肉身打造成了一个或几个任我们所欲成就的各种ID形象,可世界却突然出奇地真实了许多。
人们之间的交往成本(或门槛价)大大降低,碍于身份或出于自卑不大可能接触的人我们可以从容面对,一个浑身每个毛孔都散发出世俗缺陷的人可以和我们毫不迟疑的求同存异,现实中的矜持如雾般散尽,即使是与人对弈也不再迷信对方可能会祭出什么“盘外招”……
将肉身幻作ID,我们变得真实,可以体现在“爱”上。对任何一个主要由文字构成的ID形象,我们都可能会因其透出的机智、幽默或者搞笑而不吝惜自已的“爱意”,哪怕这只是一种“扭曲”的相思。网恋在各个年龄段大大普及,这让佳话中的柏拉图都望尘莫及!我的一个网友虽有爱子美眷,仍然津津乐道并陶醉于网上“艳遇”中。
将肉身幻作ID,我们变得真实,还可以落实在“骂”上。魔鬼未必全然没有天使的爱心,天使也未必全是殷殷盛情。让某些过于自我约束的君子们放松一下神经而破口一骂,也许有助于他灵魂的晋升。由过分正经、假正经一变而为“一半是搞笑,一半是严肃”,甚至借一个ID之口大行国骂,极可能促使他在痛快之余清洗自己的良心。在清风,我曾经遭遇一个名流假托的ID“灌水机”,我就“他应该是谁”这一命题进行的苦苦求证得不到人们的认可,而一次口误却让他现形。
将肉身幻作ID,我们变得真实,更多地反映在“论战”中。即使是现实中的学术探讨,人们也达不到这样的彻底:不用顾惜面子,不用考虑底限,不用留有余地,不用诉诸情感,不找到对方的死穴将他拍死决不罢休,很有一股“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尔”的冲天豪气!虽然往往不讲究什么规则,也可能互不买帐,但一场精彩的论战会烘热一家论坛的人气而让旁观者大快朵颐,则是其不可否认的外部效应。只有在这样的论战(BBS术语称拍砖)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定理会稍稍走形,因为往往只有那些当事人才能感受在别人看来“寻常话语”下的切肤之痛。任是这样,一个好的砖客也要坦然受之而不能形之于色而致漏出空门,他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以牙还牙,致对方于万劫不复之境地。如果说BBS生活的最高品位的文体是“论”,则BBS的最强者应该就是那个巍然屹立坛上虽遍体鳞伤而不倒的论者!
将肉身幻作ID,我们变得真实…… (9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