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雾都-个人文章

往事的回味(五)——心情

雾都
2004-07-06 20:40   收藏:0 回复:3 点击:2732

    五、心 情
  
   十八、九岁的人应该是人生中最容易产生远大理想的年龄阶段,对人生的追求、理想、抱负都是这个年龄的人最容易形成的。当时,我们有过追求、有过理想、也有过抱负,我们曾经憧憬过自己美好的未来,绘制过自己宏伟的蓝图。
  
   十八、九岁的人也是人生中思想比较单纯、活跃的年龄阶段,当时,我们几乎没有太多的忧虑,生活给我们的一切感受还是比较平稳的,没有太多的创伤和打击。尽管有的时候会感到劳动和生活都很十分艰苦,但是这些艰苦并没有让我们对社会的认识产生什么不好影响。这样的艰苦环境,对于我们那个时代出生的人来说,好象也没有什么过于的特别,所以,我们没有太多的伤感。七十年代的中国,全国范围内的居民生活水平都不是很高,特别是才经过那一场十年浩劫,各地的经济发展都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如果现在回过头来再去想我们的当时,为什么到了这个年龄阶段了怎么还会是这样不成熟,那答案只有一个:也许当时的社会没有现在这么进步的原因吧。
  
   然而,知青们的内心并不都是快乐,并不都是只有歌声、只有欢笑的。烦恼和忧伤同样的存在于这个小小山村、存在于这些年轻人的心灵。特别是在一九七七年我国恢复高考之后的日子里,一部分知青在参加高考录取后离开了知青点,还有一部分知青报名参军到了对越自卫还击前线也离开了知青点。从此,小山村里荡起了涟漪,人们的心开始骚动了,走的人皆大欢喜,留下的人惶惶不安,没有谁还能安心于地间的农活,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再像原来的那样安稳了,似乎在一夜之间,人们开始懂得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担忧,为如何离开这个“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农村、为如何离开这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山乡而着急了。平时,在地间劳动的时候,你会经常的看见一些人在无故地发呆,手中拄着锄头,目光无神,久久的看着一处,或许还会不时地发出长呼短叹的声音,此时,也许大家会用一种善意的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借以缓解劳动带来的疲惫;在休息的时候,你偶尔的也可以看到有的人静坐在不远的小山包上,双手托腮,两眼无光地朝着远方,一坐就是半天,往往在这个时候,当有别的人从此地路过的时候,总是会唱起那首久远了的歌曲拿他取乐:“对面山上的姑娘,你为什么这样悲伤,眼泪湿透了你的衣衫,你为什么这样悲伤悲伤”;到了晚上,当夜已深沉,万籁寂静的时候,你也许会听到从不远的地方传来阵阵悲切凄凉的琴声,那琴声给人的感觉,仿佛犹如是在撕心扯肺一样,大家不会再和他来开一个善意的玩笑,也不会再唱起悠扬的歌声拿他取乐了,而在这个时候,即便你是一个强壮的汉子,即便你是一个十分豁达开朗的人,当你听见这催人泪下的乐曲,当你联想到自己同样也是身处同等境界的时候,你情绪还能不为之感染吗?想想山外的人、山外的事,想想外面的世界,或许你会有这样的感受:“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快乐,有的人悲伤?有人的青春荡漾着幸福愉快的波光,有人的青春却包含着辛酸绝望的泪水?我问谁?问苍天?问大地?问我生存的世界?没有人回答!”
  
  (未完待叙)
  
原创[文.浮 世]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