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梦漪繁-个人文章

走出虚弱——胡杨使我改变之二

梦漪繁
2004-06-21 16:33   收藏:4 回复:32 点击:4670

    清茶。
   琴曲。
   或月色,或斜阳。
   倚驻床头,捧读《飘》、《简•爱》、《茶花女》、《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也读《家》、《呐喊》、《过把隐》、《浮华背后》、《平凡的世界》。
   得来一句“很有品位的小资情调”的评定。
   不去理会,因为相信:走自己的路,让人说去吧。
   渐渐地,习惯于这样安适恬淡无风无雨的日子。对周围的人和事懒得多看多问,怕紫陌红尘沾染了精神世界的明净。于是,周而复始,月落花开,我就这样地过了很多年。
   享受着,来自亲人朋友同事同学邻人各方面的关怀和帮助,自赏着,凭着自己建立起来的遗世独立云淡风清的蜗居情怀。
   突然的一天,爸爸无声地走远,事业骤然滑落低谷,赖以维系信仰的人性大厦轰响塌碎……世界在旋转,视线在弯曲,事实在呈现,滴血的心忘了明天还有太阳会升起,哭泣的灵魂已将对未来的向往击得麻木呆滞。曾经以为自己的世界是一座洁净而不失瑰丽蠹定且不乏动感的水晶城堡,这一连串的变故却让我清清楚楚地知道,其实自己不过是一只易碎的玻璃酒瓶,在瓶子碎裂之后,无论XO还是二锅头流淌尽了,自己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清晰地看到心的碎片在世界不足轻重的一角悲鸣地颓然地残卧着,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我一次又一次抬起麻木的双臂无力地收拾补缀,可是,也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碎裂剥离,我一样能清晰地听到那种掷地有声的带着轻灵明快节奏的破碎声……鲁迅曾说人最痛苦的是梦醒后不知该往哪里走,而我觉得人最大的痛苦是明明知道该往哪里走,却无力向那个方向迈出脚步。——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和书,都帮不了虚无软弱的我走出那种局面,即使一遍又一遍地想看完张海迪的《生命的追问》,每次都在第一辑之后嘎然而止,除了陪着那些文字流泪,我根本无心看后面那些关于文学关于生命的诠释,那些对作者是追问的题目,对当时的我,只是遥远的虚幻。生活底蕴不足、无助又无能的我,在恍忽中只能以无声做外衣伪装着自己最后的坚强维系着最后的那份所谓的气质。
   无奈的挣扎中,常常选择在人群中倾听,听张家长李家短赵家富周家抠之类与过往所喜好的生活毫不相干的事,偶尔会坐到麻将桌上感受“胡”的快乐,也常与一群又一群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吃各样名目或毫无主题的饭,更能够真心地听一个原来曾不屑一顾的女人对我工作和生活所做的分析。渐渐地,这些“世俗”的人们让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关怀,无论是一小瓶我根本不吃的韭菜花,还是一次我根本不需要的市内大扫除,这些善良朴实真诚的“凡人小事”帮我重新撑起关于“人性”的房架,我终于能够心甘情愿地融入他们当中,开始分担他们的俗烦庸恼,并从他们的信任和倾诉中体会到真实的快乐。
   这样的日子过上快两年的时候,缝补起来的心可以拆线了,许久不读书的我,又真切地有了虚无的感觉。这一次,不因心碎,是因心的透支和浮躁。迷失了方向的我,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心灵。
   当知识就是力量托不起我沉落的灵魂时,我在现实的人群中得到慰籍安抚;心伤好得差不多时,现实又让我无法适从。难道岁月的年轮就在迷惘着的沙漠中虚延、在荒芜着的旷野中空转?漫长的路途中真的要为身躯的安详而丢弃心灵的航标?
   就在这个时候,偶然走进胡杨林。
   三个千年的诠释给我雪中送炭,如沐甘霖的精神力量。虽然她的规模无法与搜狐、新浪等知名网站相提并论,她的内涵也无法与GGTV、人民网同日而语,但是,她的清新、明快、纯净和从容让我感到她适合我这样平凡而又不想流俗的小人物,是可以放逐自己心灵的广阔牧场。
   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让我感受到这里的清香如淡淡的花茶如幽幽的白兰,这里的图腾如屹立的冰川如广阔的草原,这里的景象如和着高山琴瑟的流水,也如月下浅唱低吟的小溪,如沉静深思的哲人,也如如风飞奔的运动员。她不是贵族玩票的场所,不是腐烂恣肄的温室,也不是幽灵出没的坟冢,这里有放飞梦想的旋梯,有追赶理想的轻舟,有演绎思想的舞台;这里是守望者的精神麦田,是开拓者的物质基地,是思想者的雕塑场馆,是平凡者的休闲乐园。
   以对拥有三个千年的生物进行写实手法来命名的网站,可能不够流行时尚不够标新立异不够华众取宠不够隆重震撼,但是她能够经得起任何文字的撞击,能够在网络林立的大漠开出自己的绿洲,能够以她特有的风格流淌出沁人心旷的泉水滋润日渐龟裂的文学园地。从这里,我能看到文学坚持自身个性的影子,能听到时代浪潮前行中应有的大浪淘沙的沉淀声,感到网络生命的强大不在其身形有多大多壮,而在于其内在的精神支撑是否坚强是否有力。
   这里,没有太多的生硬说教,没有太让人高山仰止的大部头,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畅销品,这里和声细语中娓娓道出一篇篇碧玉章节,击节而箸中飞扬出一个个热烈观点,沉思静想中脉脉掷出特色剑戟。
   无论是谁,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园,不用经历退稿和失败的过程,用了心就能建造自己舒适的文学园地。
   也许这里不能解答我所有的疑问,但让我以读书之外的形式拓宽视野汲取营养充实生活丰富知识。这里也可能永远无法超越大师们的杰作,但给我的是别的时代所无法企及的回馈。罗先德的坎坷路径、田高峰的朴实厚重、西木歼的换位深思……让我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经历对人的影响,再看着小腿以下纵横交错的蚊路(蚊子叮咬的线路)、芦苇无意的锐利偷袭和因水土不服引起的水泡侵蚀,我不再流泪和委屈,把这当作生活对我的另一种馈赠。在胡杨林里,看每一篇回贴都让人感觉到书刊中读编往来所不可比的亲切,每一封信件都使人感受到有别于手机短信的珍重。在这里感受平凡与平凡的碰撞,感应真诚与真诚的交会,感觉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这里教会了我一个平凡人在网络时代如何带着梦想上路,如何快乐地坚守怡人的宁静。
  网络是虚拟的空间,胡杨却是真实的存在。
   面对生活的风雨,虽然我还有泪在流,可我的方向是明晰的,我的脚步是坚定的,我的世界是安然从容的。
   我知道自己无法呵护胡杨走过漫漫三千年,但胡杨的精神鼓舞我在岁月的流逝中真诚地善待生命,以延续生命的方式陪伴胡杨也是一种坚强吧?所以,走出胡杨走上QQ时,一个填着年龄100岁的人可能就是我,那是我的一个心愿,50岁以后的艰辛路靠什么支撑,我早有自己的答案——不论胡杨网站那时是否存在,我的心愿不会改变,因为一种精神不因一种形式的存在与否而毁灭。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