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转载大王-个人文章

口舌之剑与三思而行[转载]

转载大王
2004-06-21 11:28   收藏:0 回复:0 点击:5322

   
   这两句话的不同,一目了然,希望诸位要多加警惕,可惜的是:许多人就不懂得区别在那里?他们平时只会“口不择言”,而不懂得说话的真理。尤其,女人说话容易感情用事,几乎都是口不择言。
  
   满肚子的话,倾吐而后快,就是“口不择言”。换句话说,她们全不考虑话一出口所带来的后果。于是,常常引起意料不到的波折,最后还招致极多的麻烦。例如:
  
   “你简直不像话嘛,真没想到你是这种小人作风。”
  
   自己一听,就意识到过从口中,故又匆匆向对方表示: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昨天说错了,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请你千万别介意,请你别当做一回事……”
  
   即使再三向对方道歉,试想也会轻易忘记吗?他被你这么说,为了表示自己宽宏大量,也许嘴巴里说:
  
   “什么,昨天的事,我早就忘了,你放心好啦。”
  
   其实,一般人对于不愉快的事,始终耿耿于怀,而不容易忘记,只不过表面上装出忘记的样子,一旦碰到某种情况,也许会钩起他的回忆。例如:
  
   “那个家伙以前说过我的坏话,居心险恶,他给我记住。”
  
   有人以为说话得罪人,只要叫对方忘记就行了,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不考虑后果,只知侃侃而谈,显然是没有掌握目标,甚至没有把状况考虑清楚。
  
   截钉切铁时,拔起来后的痕迹,十分鲜明。如果是粗糙的木块,尚无伤大雅,倘若在贵重的桧木上面留下几个洞穴,后果不堪设想。
  
   同样的道理!如果完全不考虑口不择言的后果,就像在别人心版上留下钉穴,十分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百般解释:
  
   “我不是这个意思。”
  
   但是为时晚矣!
  
   所以,我们应该不断预测结果,慎重出言。例如:心想——倘若现在说出去,对方会这样接受吗?干脆现在不谈,再寻适当时机说话。
  
   那么,先从这个角度试试看。
  
   总之,我们要随时考虑到后果,才能把话说出去。
  
   不妨再从另一方面看,例如木匠技工,虽然精通道具的用法,及其劣性质,若不知所做何物,或如何使用这道具,必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以说话而言,则须考虑后果。
  
  
  
  
  《纵与横》
  

作者签名:
可以知道什么,是什么

念年年拈捻,话花花滑划

转载[文.浮生杂记]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