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霜叶-个人文章

大石山

霜叶
2004-06-01 14:31   收藏:1 回复:8 点击:3467

    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多少次,我梦回故里,梦回故里最多的地方,是那曾带给我梦想与遐思,充满了艰辛与酸愁的大石山。
  大石山是大洪山脉向江汉平原接壤的尾脉,大石山是立在山之上的大山。在大石山的脚下,便是连绵的座座小山,小山上全是人工种植的松林,由不同的生产队分别管理着。而大石山之所以叫大石山,完全是因为它在这一山脉中,全是大石而著称。大石山上除了大石,只有灌木和杂草,据说很久以前石缝中还是有很多大树的,只是由于逐渐砍伐才没有了成林木,后来人们也曾多次植树,但终因土层太薄而难以成活,所以这里便成了公共地带。上山的人在这一带可以自由的放牧,割草,打猎。特别是一岁一枯荣的小草,也就成了周围的老百姓用作一日三餐做饭菜的能源。
  在大石山上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也有许多奇境险峰。山的北端有一条上山的石径,由层层石阶构成,在最险要处的石阶上,间隔着有一只脚印,一把伞印和一只驴子的踢印。传说是王母娘娘下山时留下的,伞印可能是因为千百年岁月的风蚀和行人脚力的踏磨,早以不见了,驴踢印和一只三寸金莲的脚印,倒是深深的印在那儿,而王母娘娘从驴背上下来后,跨出的另一只脚,踏在哪座山就不得而知了。这条小径筑在最险要的地段,从层层石阶的排例,可以看出人工雕琢的痕迹。从山下远远的看上去,小径尤如一条飘迤的彩带。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嵴。
  经过小径来到山嵴,沿着山嵴直达顶峰的另一条小径,更是其幽无比。这条小径时而宽敞,时而狭窄,狭窄的有时只能容一人侧身而过,有时还需低头弯腰才能通过。在顶峰有一座泉源,一年四季泉水不断,泉源旁有一座庙的遗址,俗称顶庙,与山腰的一座崖庙互为依托、互为呼应。而崖庙就依附在一块向前突出的巨石上,巨石的下方有一深凹的石座,高2米、宽1.5米、深50公分,可能是用来供奉神的吧!据说以前这两座庙的香火非常旺。两庙之间有一条奇险的攀岩小径,如果不是身强力壮者,恐怕是很难在这条道上行走的。
  我从十岁开始上山,在山上牧牛,在山上砍柴,在山上找回自己的学费,直到十八岁我离开家乡。大石山给我太深的印象,它的险俊,它的秀美,虽不及那些名山大川,但它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是我青少年时期弥足珍贵的记忆。可以说,我艰难求索的人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我坚韧的性格也是从这里开始形成的。
  在这里,我度过了我人生充满幻想的年代。我们上山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用山上的杂草去换回日常的开支和学费。每当我累了的时候,我便抬头去看头顶的日头,真希望太阳快点下山。望着天上那变幻莫测,一会是人形,一会是各种动物图案的白云,我的思绪也跟着云朵一起漂游舒卷,常常是被妈妈的一声叫唤才得已回过神来。
  在这里,那些险峰奇洞,也成全了我的好奇心,锻造了我的冒险精神。我和我的伙伴们,到过每一个山洞,熟悉了每一条险径,连每一块山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我们都熟悉无比;虽说我们并不是刻意在寻幽探险,但是因了我们要去采药,要去砍柴,而山上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最后我们便不得不到最险要的地方去。
  在这里,更是让我学会了在孤独艰难的时候,如何克服恐惧,如何让自己不要害怕。当我身处大山的时候,我感到周围是那样的寂静,寂静的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尤其在夏日的正午,烈日当头,连自己的影子都找不到,偶尔风过处,那阵阵的松涛会使人感到心悸不已,还有远处传来的猫头鹰的声声鸣叫,更是让人感到了无比的凄历与恐怖。每每这种时候,只好自己小心的干咳一声,或是故意拿块石头轻轻地敲出一些声音来。总之,当你感到害怕的时候,是不能回避、不能逃跑的。
  在这里,我也体会到了,人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是多么的珍贵。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一位低智商者对我的帮助,那是一个整年都在山上砍柴,谁也没把她放在眼里的一个傻女人,我不止一次的听她一个人在山上洇洇地哭泣过。正是这个“傻女人”让我第一次在没有亲人的困境中,获得了亲人般的关爱与帮助,体会到了人在困境中需要别人帮助的感觉。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去砍柴,可能是我砍的柴太少,也可能是我人太小没力气,总之我砍的那一点点柴草,怎么也捆不紧担不起来,急的我直哭。是这个人帮我弄好后,放在我的肩上,我才得以顺利地挑下山来。
  自从离开家乡后,我就再也没有上过山了,每次回家总是匆匆的来,匆匆的去,关于山上的一些变化,家里人也或多或少地给我讲了,据说山上办起了好几个石料厂,原来上山的石径--山北端彩带一样飘迤的小径已不复存在了.若要上山顶,也只有走那条攀岩小径了。
  尽管如此,我终究还是想象不出,这些年来令我魂牵梦绕的大石山,她的沧桑到底有多少。
  春节,我抽了一天的时间,我一定要到山上去看看。
  远远的望去,山已不是从前的黛色,全然没有了往日的俊美与疑云荫韵,一个个采石场,看上去就象是一个个伤疤一样;大石山脚下的小山上,原来那一片人工种植的葱绿松林,也有如秃顶者的头发一样,了了无几了。来到山上,不知是有伴的缘故,还是远处石场有机器轰鸣的缘故,总之再也找不到往日的那种幽静了,那松涛、那蝉鸣、那猫头鹰的叫声都没有了。在崖庙和顶庙的遗址上,由那些信佛的人自发的修建了庙宇,虽没有人照看,往来烧香的人却不少。从那条攀岩小径我来到山顶,特意去看那四季不断的泉源,却早已是干枯无水了。倒是山上的茅草显得格外的茂盛。这些茅草,虽说不起眼,却也曾经是我们这一代人,努力寻求并以此作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如今已没人再去看重,我不免感叹,着实觉得这些“宝贝”被遗弃在山野未免太可惜了。
  事事变迁,物是人非。其实人非,物也非。不变的只是人的情怀。此一时,彼一时,不同的时期,人们的需求和取舍是多么的不同啊。而大石山的美丽也只能存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了。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