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逸舒-个人文章

应试教育之痛

逸舒
2004-05-07 11:50   收藏:3 回复:7 点击:4573

    以应试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体制成为无数学子挥之不去的噩梦,而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也同样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的孩子承担着严重超负荷的学习压力。
   从一个学生时代走过来,对于应试教育的切身之痛,我是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无奈的,不只是作为学生的无奈,老师也是有着很深的无奈的。教学业绩的考评,奖金的分发,甚至晋级提干,大多和学生的考分是直接挂钩的。
   曾记得为了在主课上取得高分,考一个好成绩, 我们牺牲了许多休息的时间和多一半的玩的时间。那些年港台的武侠、言情小说是很流行的,许多同学都相互借阅,尽管我们想方设法不让老师和家长知道,但总会遭到无情的收缴。有的老师毫不避讳的说:“我们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你们那些小动作最好收起来。”
   那唯一能得到许可的课外读物,印象中就属中学生作文精选之类的了,至于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总是能免则免,有的干脆没有。不少同学都发出喟叹:在题海里遨游,不知道岸在何方。
   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说在市场经济还没有走向成熟时弊端还没有那么明显的话,在这个经济逐渐全球化的时代,教育体制失败的阴影已经凸现出来了。谁都不能否认中国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刻苦精神以及聪明的头脑,但付出的与得到的未必就成正比,由于应试教育中教育者生硬的灌输所谓的知识与被教育者被动的接受的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空间。让受教者几乎变成了一个容纳知识的仓库。
   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知识型的人才的确为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天空下,知识型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了。从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里走出的无数学子,突然了现竟找不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了。
   有报道说在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纷纷报怨:用高薪招聘不到真正有用的人才。
   现实情况就是这样的,从中国大学学府走出来的大学生,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有着很难挽回的缺陷,在儿童和青少年时代被禁锢的思想可能影响终身。
   中国的奥数选手能轻易的摘取国际金牌,而此领域的中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金的没有一人,这说明什么,除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底子薄之外,和教育的失败有直接的关系吧!
   西方一些专业评估机构对世界各国关于创新能力的评估显示,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台湾、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远远排在中国的前面。这种结果是不容乐观的,却代表着一个客观的事实,那就是: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应试教育是失败的。
   创新能力表现在创新的思维与创新的实践。应试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除了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对实践能力也同样缺乏。一位英国国际学院的女经理说,由于狭隘的教育制度,按照国际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学生强于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和批判性的思维方法。
   缺乏批判性的思维方法是被动接受的直接后果,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潜力没有被充分的开发出来。只用一种惯性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对一些东西只是逆来顺受,不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只注重理论知识和学生的考分,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是不科学的,学生在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时,将遇到许多的实际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在较长的时间里,人才与企业难以融合,理论与实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知识在较长时间内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而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对新员工进行再培训。
   不过,让人欣喜的是,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并逐渐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引发了中国教育体制的一场革命。这场空前的教育改革应该说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沿海城市与发达地区走在了改革的前列,更多的地区改革步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区。
   优质的教育创造优秀的人才,而优秀的人才决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巨大差异将促使贫富悬殊进一步扩大,从而可能引起灾难性的后果,这不得不让全社会感到忧虑。
   就拿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说,这是一家民办寄宿制、小学中学一体化的学校,作为身处改革前沿——珠海的一所被教育部评为“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改革计划项目”的实验学校,同时也是“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和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唯一的一个培训中心,这所学校在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教学工作无疑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良好、宽松的校园环境与学习氛围以及一般学校无法比拟的硬件设施和优秀师资,为教学改革掂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所学校与一大批处在教育改革前沿的学校以推行的素质教育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灵魂,让中国的教育事业走向了一条全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轨道。
   在经济和思想双重落后的地区,这样的学校是暂时没有的,无数学生还在落后教育体制的的束缚下成长。我在希望与失望中矛盾着,但愿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能对此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加大对落后地区教育的投入,使其均衡的发展。更希望创新的教育能尽快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辐射,在创新教育改革中获取成功的一大批学校能带动更大一批暂时落伍的学校,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则中国教育的前景将是光辉灿烂的。
   以此为基础的教育的均衡发展必将为贫富差距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我相信应试教育终将成为漫长的历史,而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揭开二十一世纪教育新的篇章。
  

作者签名:
信步凌波/去无名岛/大风起时/我恨无翅/不能飘逸/随风而去/舒怀大笑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