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红杨树-个人文章

高淳古代文化名人(五)

红杨树
2004-04-20 14:02   收藏:0 回复:0 点击:5184

    “忠心贯日”的甘霖
  
  鲍照有一句诗:“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在明代“靖难之变”中,高淳的齐泰以及陈太初等人,以忠臣的形象,表现了为人臣之忠,为人杰之气。与他们一样,当时高淳还有一位忠臣——甘霖,在危难时节,他毅然拒绝名利的诱惑,“从容受戮”,决不作“贰臣”。
  甘霖,字沛之。他才思敏捷,长得慈眉善目、清秀超绝。年轻时曾移居安徽怀宁,洪武丁卯中举人,升任福建道监察御使。他为人耿直,敢说真话,得到中台大人的推重。但说真话又是何等之难,他不久就因直言而丢了官,只得回到高淳。没过两年,他又被推荐给朱元璋,朱元璋一见他的长相便觉得非同常人,问他的姓名,他答道:“甘霖”,朱元璋笑着说:“浙江正值大旱,你就到那里去霖一下吧。”于是就授予甘霖左参政之职,甘霖于六月赶到赤地千里的浙江。这一夜他做了个梦,梦见一位神仙告诉他某地有一口废井能掘出泉水,翌日果然挖出了一股大泉,据说就是后来的吴山井。接着甘霖就与同僚们举行了求雨的仪式,如有神助,大雨真的就接踵而至,老百姓欢声四起。
  过了两年,甘霖因病告归。不久,即发生了“靖难之变”,朱棣登上帝位后,为收卖人心,便录用建文帝的旧臣,甘霖也被任命为江西布政使。但甘霖坚决不肯就职,因而被逮捕下狱。在押往京师途经采石太白楼时,甘霖感慨万千,赋诗一首:“流恨吴江泣静晖,楼祀李白出层巍。潜来醉月人今逝,带血啼鹃何处归?”他是多么地羡慕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但是李白的时代已一去不返。甘霖被押到南京,仍然宁死不肯就范,同御史董镛、叶希贤、魏冕等人一同求死,最终“从容受戮”,用生命书写了一个士大夫的“名节”。
  永乐五年,甘霖才被平反昭雪,赐葬淳北之官墩,家乡人民建起一座“表忠祠”来纪念他。杭州、怀宁也为他建了牌坊、祠堂,祀为浙江名宦、怀宁乡贤。直到清代乾隆年间,高淳还建了一座“忠义祠”来表彰他的节气,乾隆帝并亲自赐“忠心贯日”匾一块,嘉庆九年皇帝又赐了忠臣匾。
   12002/12/12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