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丑鬼阿呆-个人文章

三十遐想:我的学生时代

丑鬼阿呆
2004-03-14 12:13   收藏:0 回复:1 点击:2615

    三十以后,我突然发觉时间变得快了起来。
   三十以前,我经常是懵懵懂懂地过日子的。记得小的时候很贪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玩,玩够了,吃完饭后才猛然记起还有作业没写,顿时挥汗如雨地写起来。我在这儿运用“挥汗如雨”这个词并不是对自己的褒奖,好象是自己在学习上是多么刻苦、多么用功似的,其实不然,那只是心虚,怕第二天被老师批评,一阵心慌,这“汗”也就自然流了出来,既使是冬天,为了赶作业我也是常常急得满头的大汗。这是平常日子里我的学习状态,到了暑假或是寒假,我总是要长长地出一口气,因为总算可以玩了!等玩得差不多的时候,掐指算一下,又要把我吓得心惊肉跳起来:还有一个礼拜就要开学了,可是我一个字也没有写,不由得我不又“挥汗如雨”起来。这时每每有父母亲的同事到家里串门,见我刻苦用功的样子,总是要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夸道:“这个仔,满晓得学习的啦!”
   这时我总要羞红了脸,把头更低地埋进作业里。那时我的学习偏科已经很严重了,可是我还是不自知。我的语文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矛,可是数学和英语却老是让家人为我惭愧。我仍是懵懵懂懂地学习,仍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语文书让我翻得稀烂,每一篇课文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烂熟于胸;一旦自己不喜欢的功课,就是原子弹也没有改变我观念的力量。
   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一个二十多岁、不到三十的小伙子,在他的班上有几个最让他头痛的学生,我便是其中的一个。那时的我并不是调皮的坏学生,相反,我很老实,上英语课的时候总是认认真真地看语文书,或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没有心情听他讲课。老师于是三番五次找我谈心,总是跟我说什么“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之类的话。我也总是唯唯喏喏地答应下来,回去却又仍是我行我素。
   说良心话,我不大喜欢这个年轻的英语老师。我不喜欢他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不够品学兼优,也不是因为他不为人师表,更不是他这不好,那不好的,相反,他很好,只是我不喜欢他。我们最初的英语老师是学校的教导处主任,姓陈,是个女教师,为人特别和蔼,在学校所有的老师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她了;她有一个女儿,原先比我低一年级,后来跳班到了我们班上,圆圆的脸蛋,煞是可爱。因此当年我发现是她的母亲教我们英语的时候高兴坏了,学得也认真,很快便把二十六个字母全部学会,我对英语渐渐地充满了兴趣。可是好景不长,几个月以后,陈老师不再教我们了,接替她的便是这个小伙子。从这天起我就感到了莫大的失望,因为他并不是我喜欢的人,不是我心目中的老师,尽管他是优秀的,可是我并不喜欢他。
   这以后,我的英语成绩直线下降,再加上我的数学,我便在三年级那年留级了。我的数学之所以没学好,现在想想和我的眼睛有很大的关系。刚上学的时候,我的成绩在班上是拔尖的,老师曾经组成了一个帮助小组,就是让学习好的同学去帮助、带动学习差的,我荣幸地成了帮助小组的成员,极端负责地成天追着被我帮教的对象,一门心思想让他的学习好起来。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我的眼睛渐渐地近视,黑板上的字逐渐模糊起来,加上我天生的腼腆,不敢把这一切对老师说明,于是一节课下来脑子里总是乱糟糟的。从此我的数学变得和英语一样差劲,只是语文始终让我意外,一样的黑板、一样的粉笔、一样的看不清的字,我的语文成绩却总是在班上居高不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这些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因为时间的久远,很多细节不能记忆,想来大致是如此的吧?学习不好的原因别人不会比我更清楚,他们知道的只是个结果,而去向结果的过程只有我自己才知道。在这儿,我不想对老师妄加评价,只怪自己当年太过幼稚,竟白白地浪费了这许多的时间。现在,我们早就举家从那个地方迁出,曾经的老师二十多年没见,这二十年多中,他的学生考上大学的应该不在少数,但是碌碌无为的一定也很多,比如我。
   三十以后,我每想起这段经历,总觉得有一股切肤之痛。小时候不知光阴的可贵,一味地玩耍;留级,对我来说是耻辱的,但也不能不说是个机会,可是我却没有很好地把握它,终于没能把自己从耻辱中拯救出来,相反,就此消沉了下去。以后我在班上成了负担,就连语文老师也不以我为荣,初中毕业的时候,我终于彻底地松了一口气。
   只是这几年我才发现了时间的可贵,在我看见自己第一根白发的时候,我猛地惊醒了过来,为学生时代的幼稚和荒唐感到可笑、感到无奈。学生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错过的光阴也许要付出一生的代价才能有所挽回。冰心老人的童年是聪颖的,在她九十多岁时写下的一系列文章中还时常引以为荣;张爱玲不幸,可是每每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便自豪不已。而我,这段经历只能让我汗颜,并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我不知道以后在我的文章中怎么去叙述它,但不说也罢。孔子说过老而好学如秉烛夜行,倘真能秉烛夜行倒也是我不同凡响的地方,也许这才是我最引以为荣之处吧!
  
   2003.8.17

作者签名:
最浓郁的玫瑰往往出自最沉默的蓓蕾。

原创[文.百味人生]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