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雪堂-个人文章

笔墨官司与“书评”视觉   

雪堂
2004-03-10 14:54   收藏:0 回复:0 点击:1076

    “文化”一旦成了“事件”,自古以来受人关注;近年来“文化事件”竟然成了“文化案例”,被收存以备今后同类情况处理时应用,这个事情总是给人一种复杂的心情。
   笔墨官司能在如今这样匆忙生活、追求便捷的年头里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除了让人重温那种“文人办事,观者最累”的谐趣无奈,便是隐隐地感到其中若有若无透着一种社戏开锣的喧闹气氛。关注现在的笔墨官司的人们大概不怎么关心谁谁的“戏份”多寡,也很少有那种较真着要通过这个事情真实地认识、重新认识一个公众人物的心态;很多时候,就只为这样的气氛,因为这事关乎“文化”二字。
   于是,从传统意蕴中逐渐走出、走到今天的笔墨官司是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对一件事情的证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以各种姿态和口吻进行了讨论,讨论的结果显然不是形式上的官方判定能说明得了的。很多时候这样的讨论远没有结束,于是下次换个场合和人物继续讨论,因此我看出来——那些被反复订正的文字“技术问题”根本就是皮毛枝节,根本就是形式,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且我希望我们每次有过这种经历之后,都能进步。如果每次都能在更深的层面上争执笔墨,那这种官司还算是有意义的。
   而如果我们已经厌倦,希望收手,那就必须明确地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谁不“文化”?
   我要说,没有。所有沉浸于深厚民族文化,并致力过文化形态成熟——破裂——重建进程的人们,所有出自对文化的深切认同并参与多元文化相互磨合的讨论的人们,他们是真正尊重文化的,是真正的敢于承担文化责任的作为者——不论什么时候,“文化的作为者”不应当受到苛责!
   当然,这是在以人格与良知作为基本保障的前提之下的。
   而如果我们把精力浪费在长篇累椟地掰扯纯粹的“笔墨问题”与“人身问题”,即便你的背景资料提供得再详实,说理说事的逻辑与衔接再严密,我看了只觉得累,累得忘记了最初的意义。难道这样的“笔墨官司”还真有个所谓的成败?
   所以现在人们写书评,就值得注意了。吹鼓手不愿做,打招呼、朋友的书可以尽量不做,严肃地说事情又怕遭人家“案例处理”,浪费时间和精力——表面上来看,是这个样子的。不能说这纯是人们对待文评的视觉态度同样远离本意而自缚手脚,但这的确成了怪事。如果我愿意现在也写些书评,我想我会这样看待这件事:
   只对作品本身——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记得老辈说唱艺人训徒,往往“走台”前的第一课和那些孩子们这样说:“你看清了,先不要说话,你先在台上给我站住了,站稳了。”我们现在也面临这个问题,我想说,我们先把别人的作品看完——看进去,看懂了,能把握一个大概了,再说别的。我们要读书,要作评,立足点不能离开作品本身太远。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误读。人们都知道,真正深刻的东西是无法用文字完整演绎出来的,而且,轮到文字出场的时候多半已经无力与软弱。这些都需要认真思量,否则就很让人错疑你不是在说一本书,而是在“说事”。这样变色的书评,本身就浮躁不安,让别人读了更不安。
   不死缠作者的生活。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国人读书习惯,历来有“观文以观人”的提法,这本身是不错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纵使你再怎么隐藏,落笔就有自己的影子,个人的生活经历与观点是跑不开的。所以,通过作品认识一个作者是一个途径,然而能完全了解一个人则不可能——不仅仅是在书本,其他方面也非常困难。我的很多朋友,我越是了解他们的生活,就越无法相信他们笔下的文字风气,有时候这种差异甚至是很令人吃惊的。相信人们都有这种体会。那么,我们作书评,要断定这个人的品质,何来的自信?相应地,我看见有的书评,除去一些坦诚的背景叙述,我们还能从中体察到这些书评作者企图解读、企图全面获取原书作者生活履历的清晰“探索”过程。这真的很累人。作者的生活劣迹斑斑在形式上不一定会影响其作品的销量,这在现实中是存在的;我们也不能根据书评,进而开始对原作者的早年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来增强书评本身的张力。我们究竟要不要问问那些时代名家的“出身”?可以问,但是问的时候心地要周正。同时,用类似考较论证古典出处的形式来问这种事情,我认为是一种浪费。
   不死磕学术“硬伤”。基本文化常识要不要深究?一定是需要的,也必须是要纠正的。史学功底,哲学功底,是要有保证的。然而不能过度去说。带一台显微镜来,什么样的作品文章能经受得起?还不都千疮百孔了?比如说《山居笔记》这个书名,人们硬是要考察这个“山居”的真伪,就有点难为人了,这一望而知是现代文人寄托“古风”追忆顺手借用的,你非要让现代的学者真的跑到山凹里草屋里蜗居去,这不现实嘛。我看不出根据这个书名去翻“古人山居”的史料有什么意义。这样一来就给一部作品添加了太多责任,这些重任往往不是一部纯文学作品所能担待得了的。有了“硬伤”我们可以按图索骥,一一订正,书评的话题却由此转向了“人身”,这就矫枉过正,甚至歧路不归。如果只谈“学术”,“在通往学术圣殿的路上,任何人都只是学生。”难道我们追逐的不是这种研讨的过程吗?终究谁能最后走向终极的深处?我不懂。
   最后再谈谈所谓“视觉”问题,这个问题很令人深思。上述的话头人们都是心明眼亮,哪有什么“思辨的苦难历程”?可是我们有的文评,其“视觉”就是有一定的“选择性”,视而不见。这些关于“文评”显露出来的问题,则不是正常意义上的文评作品可以简单解释了的。
   功利,或者其他。
  
   2004.3.7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