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雪堂-个人文章

聊聊“百种不必读”兼谈读书的“避让”     

雪堂
2004-03-03 10:41   收藏:0 回复:1 点击:3396

    近来到书市走走,里面学生很多,因为做给他们读的书现在越来越多。这大概是好事情。这些书中,很多都冠以“学生必读经典百种”等等系列之类的名字。学生时代可读可不读的读一两百本经典还是不为过的,所以还是不要去注意这种推荐的权威性了。毕竟还是有很多书,是值得提请人们去注意补读的。
   不期隔两天又看见人家开列出“百本不必读”的书单了。这份书单里收录的我翻了翻,则基本上是近年来最新露面在市场上的畅销书,而且很有几本是所谓“美男/女作家”、“新锐少年小说家”等等曾受到过广泛关注与大众品评的书籍。这书单后面可能没有相关说明,想来大概就和“百种必读”书系一样,其推出的理由正大光明且一望而知——这些书对学生甚至包括许多成熟读者来说去读无疑是浪费时间,所以同样划出来以节省人们的时间。
   表面上看来,似乎这个“百本不必读”是犯了书生意气,就像我们做过的其他走极端的事情一样:只放大了这些商品书过于浓重的包装做秀,及其思想内容上的亚健康,竟然就将如此数量的新书做了简单否定处理。这大概很是矫枉过正,得到过时代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这些新作品,难不成没有丝毫存在的意义,难道一点也无法引起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思想火花的迸绽?显然是不妥的。
   然而对于以上所说的这个“百本不必读”,如果只是如此“幼稚到可爱”的走了极端到也还不会让我们时常念叨。我看这个“不必读”的用意有两个可能。
   其中一个,我害怕的是,这是反广告。这个大概人们都能体会到的。中国读书人最喜读“禁书”,在文字这件事上而言历来有一个传统审美判断:那就是一个时代被禁读的书,其中大有可能有很多有趣的思想、真实的写照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读者思维方式习惯的剧烈冲击和思维逻辑水平的提升。因此多数值得一读、重读。另外就是我们经历的对正常书籍禁读的时间太长,重复的次数太多,因此培养起人们一种本能:什么书,为什么不让读?不让读书怎么是好,一定要去找来读读。所以每当文字被否定或者曾经被否定,这种文字多半会或早或晚的进入热读期,当然销量根本不是问题。如果是这样,这个“不必读”的书单可远比畅销书排行榜的效益大的多。此地无银,我在卖书——人们可千万别来买啊。
   另外一种,我们说这个意义就积极的多了。老辈人说“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是有古典意蕴的智慧的。书不可读的过滥,什么时候读什么书,要根据人生实际需要。要知道,成为“杂家”往往要终日徘徊在广阔与深刻的矛盾斡旋之中,并不十分好过。我也知道,很多人读书除了娱乐排遣之外,充实自己的谈资也是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杂家”是在短时间内展示自己阅读经历与思想水平的最好一种,换句话说,“杂家”看上去很美。这样说来,这种“家”确实有点功利的意思,不过这似乎也无可指摘,书本知识的装潢功能谁都不能否认,而且很少人愿意去否认。
   不过对于那些真正多读书、乱读书而且读进去的人,有时竟然是危险的。比如哲学问题,关于“哲学书籍的适读年龄”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个有趣的选题。哲学本身应该是助人脱离苦海获取豁达胸臆的,但是有的人——很多人在读了不多的哲学书籍之后、在了解了关于生命与生存的一些真相之后,却变成了彻底的、纯粹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者,生活中的精神状态一落千丈。这确实是一个因性格而异的特殊现象。这种差异性究竟与“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哲学基本知识和理论体系”有没有完全而纯粹的因果联系我还没有得出结论。这种读书的害处在思考的逻辑顺序中往往的表现是这样一个过程:你通过借助和倚重书籍从而获得了境界,然而此种境界在现实生活种竟然无的放矢,这种境界的表现方式无法在现实中得到满足。你可能获得了很高层面的心理境界,然而却仍然被迫拘泥在很低、很实际的生活层面上——由此而产生的复杂的心理状态在我看来,无疑是很痛苦的。关于这个问题,我和许多朋友交换过意见,最后的共识往往是:先不要读那个了,放一放再说。
   所以,读书讲究一个“缓急避让”,应该是有意义的。
  
   不过,对于先前我提到的“百本不必读”,其出品人有没有经过我们这样“离题千里”的思考过程,就很难说。比较起来,似乎还是广告来得快。
  
   2004.3.1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