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三木子-个人文章

写在《袁了凡在宝坻》视频版播出之后

三木子
2025-09-10 08:30   收藏:0 回复:0 点击:25

    写在《袁了凡在宝坻》视频版播出之后
  
  三木子
  
  《袁了凡在宝坻》视频版终于完成了。在此我要感谢关心《袁了凡在宝坻》创作的老师们,朋友们,是他们的鼓励支持让我坚持写作,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特别应该感谢杨作鹏老弟,是他一直鼓励我写作,帮助运作。还要感谢“龙先生”精彩生动的视频制作。还要感谢曲苑和风”平台的朋友们,是他们让《袁了凡在宝坻》得以问世。这部作品由“曲苑和风”倾力呈现,旨在以影像的方式,将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在宝坻为官期间的事迹与精神传递给更多观众。作为创作团队的一员,我深感荣幸,亦有许多感慨愿与诸位分享。
  袁了凡先生一生践行“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信念,其在宝坻任知县期间,兴水利、劝农耕、施善政、教化百姓,以务实之举改善民生,以仁爱之心泽被乡里。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关于自强、仁爱、务实与担当的精神。我们希望通过这部视频,让观众在光影交错间,感受到这份穿越时空的力量。
  创作过程中,我力求在历史厚重与艺术表达之间找到平衡。无论是场景的还原、叙事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袁了凡心路历程的刻画,都凝聚着自己对了凡先生的尊重与对当下善学的思考。我深知,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我的文字,而是了凡先生的感人事迹,是他深刻的思想与坚定的信念。
  在史料运用上,既尊重《宝坻政书》等文献记载,也大胆进行了合理的艺术重构。比如了凡与盗贼搏斗的场景,虽事件无直接记载,但我们通过考究明代生活,构建了一些符合历史逻辑的精彩情节,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视频创作不同于文字,它需要具象的视觉符号和情感冲击。我们特意选取了宝坻四季的景色变化,以自然之喻呼应袁了凡“顺应天时而尽人事”的思想:春耕的艰辛,夏耘的汗水,秋收的喜悦,冬藏的沉淀……这一切不仅仅是为了还原历史场景,更是为了传递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循环。我们尝试将传统曲艺元素与现代视听语言相结合,为这段历史注入了更具中国气韵的表达方式。
  感谢“曲苑和风”平台,让这部作品得以诞生;也感谢每一位参与者支持者的无私付出,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让了凡先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最后,更要感谢屏幕前的您,愿您能从袁了凡的故事中获得启发,在各自的人生中勇毅前行、勤善修身。
  谨以此片,致敬袁了凡先生,寄语我们美好的未来。
  2025年9月8日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