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木子*-个人文章

有梦的人

*木子*
2025-07-17 18:12   收藏:0 回复:1 点击:119

    有梦的人
  李天银
  
  “有梦的人睡不着,无梦的人睡不醒”,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励志的话,让人过目难忘。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一个有梦的人,一生六十年过去了,回首往事似有很多不甘与无奈。
  在本职工作中我追求专业精,学术深,每年都坚持开展一些试验研究,每年都争取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这个我做到了,几十年来我做个近百项试验研究,也发表了八十多篇农业学术论文。
  限于我从事的专业是农业生产技术,大多数试验研究一年只能做一次,很多重复验证试验都得等下一个生长季,而北方这样一年一熟的农业气候区,开展农业科学试验不仅受季节限制,也受时间的制约,很多试验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取得成果,农业科学实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我所在的单位是一个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体的生产企业,不仅要保障粮食生产,也需要追求种植生产效益,根据市场调整种植结构,种植附加值较高的农作物就成了农场经营的必然选择,很多试验研究也不得不随着市场转,种什么研究什么,有些研究很难善始善终,不得不中途收场,即使开展的研究项目也多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为目标,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诸如不同农作物田间杂草防除,新品种引进,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等等,是我们试验研究的主要目标,至于作物生理代谢,遗传性状很少有精力关注,且农场试验研究条件简陋,只能进行田间试验,所以我的研究也主要是应用技术研究,并没有深入的理论研究,也没有重大的学术突破,项目虽然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解决了一下具体生产难题,获得了系统内部的奖励,个别项目获得了省上奖励,我也获得了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突出贡献奖,甘肃省科技项目评审入库专家,农垦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等荣誉,获得了高级农艺师职称,但就系统性研究,培育新品种等仍留有很多遗憾。
  在业余爱好上,虽然坚持业余写作几十年,也曾在《中国农垦》《词刊》等刊物发表过几篇(首)散文、诗歌,加入了省级作家协会,而大多数文章是发表在系统内刊或本地报刊上的“豆腐块”,虽然也出版了诗文集《大漠星语》,散文集《情系黄花》获得了本市文学创作奖励,但也只是在本地、本系统有一些影响,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最多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水准,愧对作家称号。
  无论怎样,成就大小,我自己把自己归为有梦的人,总想此生能做一些事情,取得一些成就。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梦想,在农场几十年无论多苦多累,无论做什么工作,风里雨里我没有退缩,寒来暑往我没有懈怠,总是坚持不懈,记录好每一个试验数据,观察好每一次作物生长状态,把作物当亲人,把农田当家园,这就是我一贯的工作作风。白天迎风冒雨走田间地头看庄稼生长变化,夜里伏案灯下漫笔,整理资料,撰写论文,有时累了,写一点小散文、诗歌,调节一下疲劳,日积月累在写好论文的同时,也写出了一些散文短章,诗篇小幅,爱好就成了习惯,与工作成了不可分割的两个翅膀,托起了我飞翔的梦想。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也许我的梦想并不高远,我的成就也就没有多大,我只是起飞了,没有飞出广阔的天地。然而我努力了,我奋斗了,在这个滴洒汗水的道路上我一路走来,我体会的是奋斗的快乐,我享受的是努力的幸福,与掌声无关,与鲜花无关,重要的是我经历了,我付出了,我情怀丰盈,我内心充实,我的满头白发是我汗水的滋养,我的容颜皱纹是我年轮的积淀,“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我是陪伴着,在登上顶峰的坡上我是攀登者,在农业科技奋斗者的行列里我与袁隆平有着一样的目标,在文学高峰攀登途中我与莫言有着共同的目的,能坚持到今天,此生我足以。
  
  
  
  
  
  
原创[文.心路心语]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