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三木子-个人文章

袁黄和冯梦龙的互动

三木子
2025-07-08 04:57   收藏:0 回复:0 点击:90

    袁黄和冯梦龙的互动
  
  
   与袁黄同时期的许多大作家,如小说《三言》的作者冯梦龙,语录体散文集《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清初小说《姑妄言》的作者曹去晶等,皆与袁黄相识,对袁黄著作十分熟悉,对袁黄推崇备至。冯梦龙《古今谭概》中记载了一段袁黄四处踏勘,寻觅风水宝地的轶事。袁黄问一位村农:“你曾听说这里佳穴很多吗?”村农说:“我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三十多年了,只见过一些戴乌纱帽的人来寻觅风水宝地,却从未见过那些戴乌纱帽的来上坟。”袁了凡听了,默默地走开了。 此文充满趣味,当非冯梦龙的虚构。清嘉庆《嘉善县志》也有一段类似记载:
  “袁黄晚年信风水,将营寿藏,一日买舟往乡觅地。至一村,见一老人,须鬓皆白,问之曰:‘此间有好风水否?’答曰:‘农民生长此地,七十余年矣,但见官人来作坟,不见官人来上坟。’袁恍然悟,遂反棹。”
  相比较,两段文字只是文字略有变化而已。
  冯梦龙还在另一著作《智囊全集》中引用《了凡四训》中对“子路拯溺”一段故事和评论文字,也很是耐人寻味: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文末还有[冯述评]:
  袁了凡曰:“自俗眼观之,子贡之不受金似优于子路之受牛,孔子则取由而黜赐,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论流弊,不论一时论永久,不论一身论天下。”
   可见那时的袁黄就已是非常人物,他的《了凡四训》在文人墨客中有较大影响了。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