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三木子-个人文章

拾毛蓝

三木子
2025-07-03 05:41   收藏:0 回复:0 点击:90

    拾毛蓝
  ——津门旧事小说系列之七
  
  在日本侵华时期,天津卫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像一块破旧不堪的抹布,沉甸甸地压在人们心头。街道上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残垣断壁随处可见,百姓们在这乱世中艰难求生。我姥爷,一个普普通通的贫民,也在这苦难的泥沼中苦苦挣扎。那时的他,每日跟着一群流民,穿梭在大街小巷,靠着捡毛蓝勉强维持生计。所谓毛蓝,就是天津民间对废旧衣物的称呼,将这些毛蓝分类整理后卖给收破烂的,能换得几文钱,好歹能换口饭吃。
  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日,姥爷和往常一样,在街角搜寻着毛蓝。突然,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棉袍,头戴一顶破旧的毡帽,嘴里叼着一根香烟,大摇大摆地走到姥爷他们面前。
  “嘿,你们几个想不想赚大钱?”男人吐了个烟圈,斜着眼打量着姥爷他们。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和警惕。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哪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别不信呐,”男人似乎看出了他们的心思,“皇军在招工,去了就有白面馒头吃,工钱也给得不少,比你们在这儿捡这破毛蓝强多了。”
  “去干啥活儿啊?”姥爷小心翼翼地问道。
  “就是去满洲帮着皇军干点轻松的活儿,又不累人,还能吃饱穿暖,多好的事儿。”男人说得眉飞色舞。
  “那……那要去多久啊?”另一个流民怯生生地问。
  “也就一年半载的,等活儿干完了,就把你们送回来,还能带着大把的钱回来,多划算。”男人拍着胸脯保证。
  姥爷他们犹豫了,对于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他们来说,这确实是个难以抗拒的诱惑。白面馒头、工钱,这些字眼像一把把钩子,勾住了他们的心。
  “我……我去。”姥爷咬了咬牙,做了决定。他想着,要是能赚些钱回来,家里的日子就能好过些,说不定还能给年迈的父母买点好吃的。
  其他几个流民见姥爷答应了,也纷纷点头。男人见状,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笑容。
  很快,姥爷他们就被带到了一个临时的集合点。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和他们一样被骗来的人,大家的脸上都带着迷茫和不安。随后,他们被赶上了一辆辆破旧的卡车。车厢里拥挤不堪,大家像沙丁鱼一样挤在一起。卡车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也在为他们即将到来的悲惨命运而哀鸣。
  不知过了多久,卡车终于停了下来。姥爷他们被赶下了车,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港口。寒风呼啸着,海浪拍打着岸边,发出沉闷的声响。他们被押上了一艘破旧的轮船,轮船缓缓驶离港口,向着未知的远方驶去。
  在轮船上,姥爷才知道他们被骗了。根本不是去满洲干轻松的活儿,而是要被送到日本去当华工,做最苦最累的活儿,还吃不饱穿不暖。姥爷的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恐惧,但此时,他们已经身处茫茫大海之上,根本没有逃脱的机会。
  到了日本,姥爷他们被带到了一个矿山。那里的环境恶劣至极,四周都是荒山野岭,矿山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在监工的皮鞭下,没日没夜地挖矿。吃的是猪狗都不如的食物,住的是又脏又破的窝棚,十几个人挤在一起,连翻身的地方都没有。
  有一次,姥爷因为体力不支,动作慢了些,被监工发现了。监工挥舞着皮鞭,狠狠地抽在姥爷的背上,一道道血痕瞬间浮现。姥爷咬着牙,强忍着疼痛,不敢发出一声惨叫,因为他知道,一旦反抗,迎接他的将是更残酷的折磨。
  在这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姥爷和其他华工们每天都在盼望着能回家。他们无数次在梦中回到了天津,回到了亲人的身边。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能活着回到家乡。
  几年后,日本战败投降。姥爷终于等到了回家的机会。当他踏上天津的土地时,泪水夺眶而出。他望着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心中五味杂陈。曾经繁华的天津,如今依旧满目疮痍,但对姥爷来说,这里才是他的家,是他心灵的归宿。
  回到家后,姥爷发现父母已经离世,家也早已破败不堪。但他没有被命运打倒,他带着在苦难中积攒的勇气和力量,重新开始了生活。他时常会给我们讲述那段悲惨的经历,眼中满是沧桑和感慨。他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永远不要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浮 世]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